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经典散文

故乡夜色美的散文

发布时间:2022-06-18 06:55:03

  素有塞北江南美誉的牡丹江中上游地区,周围群山环绕,林海茫茫,江河湖泡星罗棋布,山川毓秀四季分明,风调顺山青水秀的自然环境,营造出适合人类及各种野生动植物生存的天然氧巴。三千多年以前,满族的祖先肃慎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在风光秀丽的镜泊湖南端,有一条缓坡一直申入湖中,前有淸清湖水,后依高山密林,橫贯两翼沃野万倾,可捕魚,便守猎,宜耕种。

  我的故乡就在其怀抱中,在这美如仙境的诗韵里,对故乡夜色更是情有独钟,特别在镜泊湖下游有一处山青水秀,银色沙滩相伴碧波的湖光山色,天暮晴朗的月夜下,天上人间混然一体。月色中一叶扁舟惊着了宝镜中依恋人间的嫦娥、玉兔;桂树、吴刚。漁翁抖动湖水中的丝挂子,银色的红尾鱼、青林子、湖鲫一条条被摘下投入鱼篓……此处夜景——抱月湾。

  “漂白杆子”,更是渔民早期捕魚的绝活,漁民们在小船的船帮上钉一条白桦木杆子,在月夜中坐船从上游漂向下游,白杆子一面对准江岸,到江边觅食的魚群听到船的声响后调头就跑。魚怕白色东西,看到白木杆子时,惊恐跃过去,随后的魚群纷纷跟着跳跃着,恰好都跳进船舱里,不一会,送上门的江魚就挤满船舱。多么神奇美妙的猎魚方式啊!可以想象宁古塔一带,水源充沛,江河湖水流经茂密的森林时又带來大量的有机物和浮游生物,水质含氧充足,酸碱适度,不但盛产“东珠”,而且以鱼大魚多味道鲜美而闻名于世。因此这一带很早就流传着“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鸡飞进饭锅里”的民谣。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放学后,抢在落日之前,在村庄前后的水塘沟溪內,红脸的落日消失后,定会拎回家中一窜鲫魚、鲶魚、柳根……

  而今再也难寻那种富饶的自然景象了。人类科学进步的同时,又在破坏着自已生存的环境。如农药、化肥、道路融的工业用盐以及造纸等工业排放的污水,严重汚染江河湖泊,人类不得不承认这种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其实是仍了西瓜在捡芝麻,这种方式是一种生存的悲哀与劣根性,必须高度认识,彻底改变过来。人类将自身推崇与天地齐名的三杰者,却在用自已的手扼住自已的咽喉。核辐射、电磁波、转基因、农药、大气汚染……当人类正陶醉于所谓现代化进程中时,其实你的生存状态正倒退着,尚不如物资贫乏的清纯世界里,悲哀警示我们更加淸醒认识什么是真正意义的人类文明与进步——我们有责任让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质量,随着科学进步,物资丰富而同步提高,无任何理由推脫这种责任。

  二

  我的故乡村落——金坑,并非沙金储量极丰的金矿。我在少年时代的夏夜里,在村北一棵一抱多粗的老榆树下,围坐在一块巨型玄武岩石旁,聆听方大爷述说一段有关金坑名字的來历。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这里只是一片蛮荒之地,后來有一户姓钱的男女,他们发现这里土质肥沃,又有一条山泉汇聚而成的小河流过,四周群山环绕。于是小俩口春天开垦土地种上粮食,秋天收割储蔵,冬天上山打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儿子已长到十八岁。老俩囗行善好施,不断接纳逃荒要饭的穷苦百姓,这里逐渐增加五、六十户人家,土地少了,常常青黄不接。被大家推崇为村中主持的钱长者夜里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位白胡子仙人告诉他,明晚去村西北老榆树下那块大石头上,一定会取到一些金子回來,变卖后接济乡亲们。老人醒來后半信伴疑,到了晚上他独自一人來到大石头旁,果然在石头中央一个小酒盅大小的坑里有几小块黄灿灿的金子。钱长者天天去取金子,多了变卖后换回粮食,分发给穷苦村民度过饥荒。周而复始,钱长者己到垂暮之年,在其离开人世前,嘱托儿子如法炮制。儿子效法一年后,总觉得石头上的坑太小,装的金子太少,要是再括大一些,金子装得也多吗?除了接济青黄不接之外,剩下的自己可以中饱私囊。于是他找來钻子把原来的石坑扩大到一个二号碗那么大,夜里做了一个美梦,他晚上从那个石坑里取回一大碗金子回來。当他真的去取金子时,石坑中却空空如也。

  那树那石还在,金坑的名字依然延续下去,传说中的故事道出朴素的哲理,时至今日,仍有这种不满足原有“金坑”的大小,不断将其扩大,最终不是被其绊倒就是被其撞的头破血流,甚至死亡。

  如今在这棵老榆树下,没有金子的石头上,在夏夜的月光里,依然会听到老人给孩子们讲起金坑的來历,它的明鉴价值也许比金子还珍贵。

  方大爷在家西侧老榆树下,在银辉月光里,常常给我们讲起他老人家的经历。祖上不知几辈人从关内闯关东來到这里,开荒种地,伪满时期己拥有相当可观的房院地产,成为村子中有名的富贾,但有一点,乐善好施,经常接济贫苦百姓。特别国土沦陷,倭冦橫劣家园,方大爷老父亲经常在夜里接待抗联将士们吃住养病,用马车装上粮食,外面用粪肥伪装后,谝过敌卡给抗联送去救命粮。南满抗联主要领导人李范武曾经被鬼子追捕后,被方大爷父亲藏在大粮食囤里躲过敌人围捕。解放后,李范武曾担任过黑龙江省委书记,方家虽然土改时被划分为地主,但李范武不忘救命恩人与抗日有功之臣,亲自拜访恩人方家,并给予极大的关怀与照顾。文革期间,李范武被拉下马,在严寒的冬天里游街示众,批斗会上,李范武弯着九十度腰被五花大绑着,鼻涕眼泪己冻成长长冰溜子挂在嘴下……平反后,组织上请他二度出山,老人发很话,从今以后不与官沾边。这些官们打江山时抛头撒血,坐江山时吃苦在前,先天下之忧而忧,含冤受屈的,但他们以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境界忘我为民服务着。而今的官員很少具备这种品格,只要具备实权就大搞特权,于是这种权力便凌驾于一切之上,华夏灿烂文化人文思想中的最不嗤的一面劣迹,从古一直延续下來,随着现代步伐仿佛花样翻新在衍生着,

  春秋首霸齐桓公的辉煌业绩千古垂范,而托起一代覇业的高人管仲认为,治国之本,在于“顺民心”;治国之道,“必先富民”。“顺民心”就是顺从民众求逸乐、富贵、安全、繁衍后代等四方面需求。其中最基本的需求是丰衣足食。管仲有一句千古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他认为民富了,国富、政安、兵强、霸业这四方面都有了前提。

  桓公对管仲抱怨说:“本国地域不广,资源贫乏,众多朝臣奢糜无度,寡人很想根除臣下浮华之风,不知你意下如何?”

  “难得君主能想到。依臣所闻,下臣的衣食车行,都是以君王为模仿的对象。如今大王吃的是上等美味,穿的是绫罗绸缎,难免臣下会如此。囗说无凭,将无以服人。大王若想根除臣下的奢侈之风,必须以身作则才行。”

  此后,桓公就改穿朴素的朝服上朝听政,这样不出一年,齐国风气一新,奢靡之风从此銷声匿迹。

  也许今天人们看來这些道理,或许是相当平凡的思想,但这是两千多年以前,管仲能有如此真知灼见,实在令人佩服。反观今人的品行与思想只有汗颜无地自容的份儿。

  夏天,夜色下的蛙声,秋夜成熟桩稼地里的蛐蛐鸣叫,置换喧嚣尘世纷杂的情续。让人在不知不觉想恋起少不更事的夏夜里,小伙伴们在夜色掩护下,偷偷摸进西山一片碧绿的瓜地,正准备下手时,被看瓜的王大爷抓了个正着。王大爷把我们几个毛头小子带到瓜棚里进行一顿教训后,说以后要吃瓜时,大大方方,晴天白日來瓜地里管你们臭小子个够,葡够鸬脑馓す系毓涎聿凰担有⊙筛鐾档亩裣埃珌沓ご蠛螅怀赏峁狭言娌殴帜亍K婧笸醮笠执庸系乩锩隽礁龃笪鞴希橙抗希砀腥缑邸R院蟛髁司驼耪廊フ彝醮笠F铀卣钡拿穹纾负跤跋炝宋艺鲆簧淖鋈酥馈Ⅻ/p>

  金坑村东穿跃牡图铁路线,为了能使村民便利乘上火车,一位曾经担任陈毅警卫员的老人,奔走于铁路局、铁道部为民请愿,多年后,夜色下的列车终于在金坑小站停下一分钟。这一分钟缩短了十里赶车的路程,拉近了百姓与政府的距离,方便了山村的百姓。人们更不会忘记那位奔走呼号的老革命。

  那条夜色下的列车给人们带來无尽的欢乐。

  故乡有很多很多美丽的传说,可我更情钟故乡的夜色——故乡夜色美。

  二零一三年二月十七日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