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说的随笔
我出生在唐朝,是一个很让人郁闷的时代,每个人都染上一种病,见不得太阳光,都得窝在家里,听说要是被太阳照到就会发疯一样的拔剑自刎,拔不到剑的就拍板砖,连板砖都拍不到的就只有闭气,一直闭到死为止。
虽然是传说,但因为没人敢尝试走到太阳下面,所以大伙只有晚上出来。
有学者想研究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把全长安的记者都喊来,通告大家他决定亲自去尝试一次。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沸腾了。
——终于有个不要命的了。
因为被当作为科学献身的人,官府出钱给他开了个大型的演说会,又觉得这样不够教育意义,就把那个学者作为典型在全国宣传,还专门开了一个节目,每天中午播,叫“俺家讲坛”。
为了方便交流,有心者还专门发明一种通讯工具,在各家各户拉出一根线绳,一直通到长安城中心的一座高塔上,然后在线绳上面挂上一个小滑轮,这样用力一推后那个滑轮就可以滑出去很远,然后在滑轮上夹上纸条,纸条上面写着给XX家的XX,这样就可以很方便的互相联系。
最后在城中心的高塔上有专门分检投递的人,给全城百姓服务,因为这是很无趣的工作,时间长了, 那些服务的人就喜欢对塔下的人发脾气,扔石头,所以大家就叫那些人和那座塔叫“服务气”。有时候走在街上会冷不丁的被滑轮撞到脸,所以又有人叫那些满城的线绳子“撞脸网”,但因为名字太拗口,又改成“呼脸网”。
至于那个学者,他最后也没有走到太阳下面,因此大家都很不屑他。这下他急了,在“呼脸网”上写了好多文章,说万恶的是那个太阳,让我们倍受磨难,并且支持我们要与太阳做抗争,后来就叫“抗日”了。
然后大家都开始“抗日”。
关于“呼脸网”,在之后大唐的子民才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慢慢又多了很多新的“服务气”,再后来公家就不愿意出钱了。于是很多私人开始干这个行当,在长安城里四处树高塔,然后挂个牌子叫“XX网站”,然后收钱,还有很多收费服务,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公家一看有钱赚,又开始搞自己的,还搞的很大,都叫“XX站”。
应运而生的就是我。
本来我是在私塾里读书,后来就不念了,因为偏科我就被退了学,被爹揍了一顿,因为没领身份证,干不了活,我每天只能憋在家里,白天不敢出去,晚上就点灯写点东西,然后发到“呼脸网”上去给人看,再后来我就成了每天只在家里,哪里都不去,别人都称我这样的人为“坐家”。又因为每天“坐家”的时候都是在上网,年龄又小,所以全称叫做“少年网络坐家”。
我是大唐第一批“网络坐家”
开始的日子还好,随便写点什么都能吃上饭,有空还能看星星看月亮,小日子过得还挺有滋味。
但不幸总是临界于世界某个地方,正如那句话所说。
——诸行无常,物极必反。
动动笔,写写字,在呼脸网上一投就有钱,拿了钱能吃饭,能喝酒,碰巧还能去“怡红楼”消遣消遣,这日子谁不想过?大家都想过,因为大家都想过,所以有一天我发现自己被人退稿了。
我迎来大唐第一个全民写作热潮,那时候,长安城七十二坊各坊都开了自己的网站,更有精明人创造的专用网站,名曰“伯客”。大约是创作者为了纪念大伯,起了这个名。
全长安城的百姓十之八九都有了自己的“伯客”,而十有八九又搞起了写作。
那一年。
群雄并起,分而争之。
我站在便桥边,远望的山不再是石头,幻化在夜里的长安城泛起白光,耀得让人想起久违的太阳。
——那些硕大而充盈的光景,因人的畏惧蜷缩在世界某个尽头,喔,当然那不是逃避,至少不是为了逃避人。
——愚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