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婺源乡村
金秋时节,我有幸来到婺源乡村,看这富有特色和内涵的文化村落。离县城不远,即可见幢幢民居,绿树掩映。村头曲水环绕,水车、老樟树、石桥、洗衣女,一派幽静恬然的田园风光。有诗为证:“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行走在山清水秀的婺源,一个个村子,仿佛是绿色大海中的一叶白帆,犹如一幅泼墨山水。
婺源的村落建筑多属徽派风格。这里古属安徽所辖,上世纪五十年代划归江西。徽派建筑特点是依山傍水,白粉墙黛青瓦,檐斗高翘状如马头。据说,婺源民居有“三件宝(即石雕、木雕、砖雕)”。山水灵秀、植物群落丰茂,木柴、茶叶、山货,连同石雕艺术,成了人们早期经商活动的内容。他们北上西行,加入了徽商队伍;他们赚钱而归,建房盖屋,修路架桥。或者读书致仕,荣归故里,留下了一件件精美的民间艺术。民宅、官邸都讲究雕梁画栋,稍好者雕砖,再好者刻木,更好者凿石。于是,一件件一桩桩,或粗或细、或文或野的雕刻,加上一些相同的名字,比如“余庆”、“聪听”、“笃经”、“成义”等,在民宅中保存下来,成为散落于民间的艺术瑰宝。延村的古建筑群最大,有56幢民居为明清时所建,其中“余庆堂”的雕刻,既有古典中式的福禄寿图,又有西洋的材质,以及百叶窗式样,主人曾留学海外,带回了西方文化的别样风格。思溪也是建于宋庆元五年,村中俞氏房屋宽大,木雕精美多样,最为突出的是,客厅隔扇门上,阳刻了96个不同字体的“寿”字,连同屋内其他处的四寿,组成精美的“百寿图”,为木雕艺术的绝世精品。还有著名的“百柱祠堂”、“通济桥”等,融会了雕刻艺术之大成。
当然,还有文风鼎盛时期,据说这是撑起婺源村落的灵魂。有俚诗赞曰:“山间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读书传家是这里村上的传统。自宋至清,出进士552人,历朝仕宦2665人,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入选《四库全书》。众多乡村都冠以书乡的称谓,仅一个理坑村历史上曾出了余氏兄弟尚书二人,其著作5种78卷入选《四库全书》,老宅处处可见进士第、尚书第、司马第、天官上卿等匾额,读书习文,维系了人脉,也赓续了文脉,更主要的是,小小的偏乡僻壤成为一个世人瞩目的所在,一个有研究价值的、极富人脉和文气传统的“世上遗存”。据说宋代理学大家朱熹是从这里走出来的,这里还是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桑梓、著名学者金庸的祖籍地。
我来到江湾,听说这里有二百多户人家,在婺源算是一个大村。走进村头,牌楼气势逼人,商贩林立,感觉不像一个村,好像是一个镇。踏上青石路的小巷,房屋回环往复,小径通幽,方知老屋旧宅气息森然。看到几家祖上为商人的大户人家,房子高古雅致,二层二进。后屋有天井,并置一大水缸,据说缸与老屋同寿,水经年不换,寓示家道绵长,香火不断。有一家老缸年已过百,缸沿上色重如漆,绿苔依依,水却清亮鉴人,轻轻抚摩,颇觉神奇。江湾村多为访客必到之地,颇有人气。据说村庄建于初唐年代,居民多江姓,历史上出了多个名人,有经学家、音韵学家、教育家、佛学家等等。
随后,我来到徽商古埠头汪,它位于婺源的东北部,古称永川,因地处双河汇合口。碧水汪汪而得名,宋大观三年(1110)由徙婺源九代孙朝议大夫俞杲建村,是一个以俞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汪口村山环水绕,风景秀丽,得山水之灵气,地灵人杰,是古徽州一方“徽秀钟灵”之地,历史上这里文风鼎盛,人文蔚起,经科举中进士者有14人,出任七品以上官员73人,著书立说,以斐然文采名于世者9人著作达27部,还走出了一大批商贾四方的徽商富贾和精杏林,工篆刻、善书画的名士贤达。
这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好地方,她的秋也是美得极致,一点也不逊色于春天。如果说春天像一个少女,杨柳细腰,妩媚动人;那么秋天则像是一个少妇,经历过后多了一份沉稳,一份淡定和从容,像那清晨晶莹透亮的露珠,河面上漂浮的薄雾。漫山的红叶,把这美丽的秋天渲染到极致。这里的秋天透着一股淡淡的香气,真是“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金秋的婺源,给人们增添了一份神秘、带来了一份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