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记忆…
在童年的记忆里,最向往的事莫过于过年,其次才是孙悟空的上天入海伏魔降妖七十二变化。
一交腊月,便有了鞭炮声儿零零星星在山谷里回荡,这只有隔梁儿的二狗才有不到年节就有鞭炮的优厚待遇。二狗屋里不光有炮声,有吃不完的糖果点心糖枣饼干……还有鼓鼓囊囊的衣兜里塞满永远让伙伴们垂涎的企盼。在心里暗暗埋怨父亲咋不像二狗爹一样在供销社当营业员强似在其它行业里混差事。
父亲虽不是营业员,却也总给家里带来无限希望。每到年关,褪了色的挎包里隔三差五会有吃的用的带回。一手潇洒的毛笔字让山民的院落贴满吉庆,巧手绘雕剪裁的灯笼画窗花让山村充满浓浓的年味儿。劈柴担水扫除的重体力活儿自然就落到母亲的肩上。腊月二十三送灶君上天,果盘里盛满诱人的苹果、花生、葵花籽,那一摞烧饼更是让我彻夜不眠。夜深人静的时候,忙碌了一整天的母亲带着我们姊妹几个匍匐在灶台前膜拜,不住嘴儿地祷告“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我跟在身后莫名其妙地一脸虔诚叩头作揖,心思却操在瓜果烧饼上,眼睛不离果盘左右。三柱香烟雾缭绕,一盏煤油灯将厨房照耀的一片通明,父亲每隔一刻要去续香的,要守护到五更才能撤下供品。
祖上传下的规矩真好,二十三送灶二十四小年,多过一个节日。二十三送灶君上朝天,真正能享受到实惠的是家中的孩童,撤下的供品总要分得半捧花生两三颗糖果。这糖果隔半天舔一嘴,若计划得好,一直能甜到腊月三十呢。
二十八炸果子炸麻花,在灶房门口晃悠着闻锅里飘散的油烟子。灶房是断然没资格进的,最忌讳锅台跟前乱说话,香油金贵的很,乱说乱跑会把油弄折。偶尔递出来半根麻花,把嘴堵得连呼吸都谨慎起来。
盼了一年到头儿,真正坐到团年饭桌上已近午夜时分。这桌饭已敬过祖先,在烧香、叩头、作揖之后,一家人才挤到方桌上,虽说房前屋后张贴了“童言不忌”,照样不敢随便说话,特别是死呀穷呀丢呀之类的字眼儿,从腊月十几就开始禁口,更何况是在团年饭的庄严场合。这些规程是上辈传下来的,从父亲虔诚的态度里映射出祖上往日家业的兴盛和礼仪家风。菜汤也是不敢往碗里倒,不然在来年一出门会遭遇阴雨天气,让要行走的路没有干燥的时候……
崭新的衣裳穿上身儿,张狂得东奔西跑坐也不是站不是,再加上衣兜里那几毛压岁钱,着实让人不得安宁。直到山桃花开了还依然沉浸在浓浓的年的兴奋里。
如今,对年的期盼再不那么强烈了,年节吃的穿的平日里就有。不变的是对亲人的思念,对未来的憧憬,还有吃饱穿暖后对艺术的孜孜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