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相思忆长安
北风萧萧吹起一片战火燎燎,旌旗猎猎悸动声声凄寒号角。厮杀阵阵,鲜血点点,斑驳了朱红的斜阳。
时值深秋,那年我十三岁,衣裳单薄的缩在西域的断壁残垣间,冻的瑟瑟发抖。恰好你行军路过,救了我,醒来时,茜纱的罗红帐,伴着缕缕茶香。初见你时,你斜坐在案边,捧着书,案上生起的氤氲茶香,吹散不了你的双眉紧锁。轮廓清晰的侧脸,更显清秀。你让我在你的营帐中修养,对我百般照顾,细致入微。你那似水的温柔融化了我千疮百孔的心,对你不再防备。
后来你提长枪纵马驰骋,一袭银白盔甲,火红烈马,雄姿英发。我守营帐圈点烛灯,半卷诗书无瑕,偶吹横笛,曲声嘶哑。
持续了三个月的战火,终于停歇,私下里,听士兵们说:“此站告捷,首功非少将军莫属,年方十七,其骁勇善战,文思谋略,前人无所有之,恐后人也无所及也。”那时,我才知道,他,只有十七岁。
三个月的相处,我对他已经越发依恋,他问我是否愿意随他去长安,我点点头。随他班师回朝,抵达长安时,已是来年二月初春。早春的天气乍暖还寒,衔泥的春燕姣姣翩飞,莺飞草长处,纤细的柳枝抽出嫩嫩的芽儿,长安城一片热闹繁华的景象。青石路,黛砖墙,墨瓦片,鳞次栉比。红楼阑珊,寒塘凄凄,荷灯千盏,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他的府邸却在长安城外围的一个角落,略显清净。院内有十来棵桃树,他每日在此试枪练剑,而我便学习识字,三月已至,一日,他带我去长安城内游玩,街上人流蹿动,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不觉天色已晚,夜幕降临,家家户户门前挂起了灯笼。你带我来到寒塘,十里寒塘,烛火点点,只见无数深情的人们,手捧荷灯,虔诚的闭目许愿,一盏一盏地放入河中,随波而逝,流淌到他们的内心深处那最美好的地方。伴着千盏荷灯,千盏心愿,千盏虔诚,河岸倒映着灯火阑珊的红楼,此刻的护城河多了一分神圣,一分美好,一分深情。依偎在你身旁,仿若沐浴着整个世界的美好。沉浸在这静谧的片刻,许了愿,是与你一世长安。
子时的钟声在雁塔敲响,皇宫内燃起烟火,一场盛世的烟花从此散落人间,照亮了整个夜空,渲染了世人的美梦。三月烟花,珠铂飘灯,春风十里,千种柔情。在长安城内游玩三日,方回府邸,推开门,院内桃花,开的正艳,方寸之间,收入了整个春天。在你的身边,我度过了最曼妙的年纪,那最美的花季,竟没有一丝忧愁。吃过糖葫芦,饮过桃花酿,画过牡丹花,拾过秋叶黄,写过冬雪诗,游过烟花巷。
美好的时光总是留不住,三年已过,我初落成婷婷少女,待嫁的年华,却不再有现实安稳。边塞烽火起,御前亲点兵。你为前锋将军,领兵一万,即日起程。退朝后,你归来,翻出昔日战袍,说明日出征。我凝噎,哭着求你带上我。你拒绝,三年来唯一一次拒绝我的要求,你说会给我写信,让我安心在家等着,要把诗经背熟。你就这样出发了,依旧高头大马,银色铠甲。恍如初见,目送你的背影远去,仿佛失落了魂魄一般。往日背过的诗句,如今都深深地懂得了其深情,与哀伤。“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一月以后,收到你的书信,你说一切安好,勿念。后来每隔几日遍收到你的书信,直到后来,再没你的消息,四处托人打听,却听到你战死沙场的消息我不信。每日抱着你的书信读了又读,泪水沾湿了墨痕。却仍等不到你。直到大军班师回朝,却再没有那个穿着银色盔甲的少年。
“你是个骗子,不是说好要回来的么?不是说好了要一起看那三月烟花的么?不是说好了,还要给我买糖葫芦的么?你怎么还不回来?”我真的不相信,收拾了行囊,牵了马,远去边塞寻你。边塞北风凛冽,萧瑟荒芜,人烟稀少,偶有大雁来返。终于见到了你,却是阴阳相隔,你的墓碑孤独的矗在那里,染血的长枪立在碑旁,永远守护这大唐的安宁。既然你就葬在这里,那我就一直陪在这里了。拿出横笛,吹一曲白骨哀……
南浔QQ1046862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