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蝉
蝉,俗称知了。在我的老家苏北自古就有吃蝉的幼虫的习惯,我们称蝉的幼虫为“知了猴”,你还别说这种叫法好像只有我们老家才有,真的很形象,知了的幼虫刚从地里钻出来的时候就像个猴头。每年七月麦收以后,正是知了登场的时节。七月的北方,骄阳似火,空气好像点一根火柴就能燃烧,草木架不住热浪的侵袭都蔫头蔫脑,偃旗息鼓。也许知了猴再也受不了地热的闷气,到了傍晚就纷纷爬出自己的窝凉快凉快,可是,他们哪里知道也许刚出草棵或者刚找到一棵大树就被一只手捉了去。
记得小时候,乡下没有多少娱乐活动,捉蝉猴就成了我们小孩子无比向往的事情。每到傍晚时分,小伙伴们三三两两邀在一起,拿上大人准备好的手电筒,提着一个玻璃瓶或塑料袋就出发了。我们一般先从自己的院落里开始寻找。那时乡下的宅院一般都很大,通常都有冠木栽种,有树就会有蝉猴。往往不出家门我们就已经有收获了,忙不迭地叫喊着扑向大人报告自己捉到蝉猴了。最有趣的是我们有时候不等知了猴上树就能提前找到它。
午后,利利落落的院落里,巨大的树荫照着凉阴阴的地面,只要你发现这平整的陆地有一小处裂开松动的蛛丝马迹,那八九不离十就是一个知了猴的洞穴。这时,你轻手轻脚地走过去,轻轻地用指甲一点一点地将洞口剥开,只要是洞穴越抠越大,那一准是知了猴窝了。一般知了猴也不会让你失望,一个泥头土脸的家伙在里面等着你呢。这时你千万还不要性急,因为知了猴一旦发现不妙就会马上沉下去,遁地而去,让你空欢喜。
我们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数村外沿着大路长着的两排大杨树还有旁边的果树林。那儿是白天知了叫得最响的地方,所以知了猴肯定多。我们就打开手电筒开始寻找,先照地面,然后是草棵,然后是大树周围,再然后就绕着树干照射。夜色浓重的时候,如果你抽空向四下望一下,你就发现不远处光柱越聚越多,闪烁不定,方向不一,那最亮的光柱我们都知道那肯定是又在普通手电筒的基础上加接了一节或两节电池,我们很是羡慕,我们知道有了更亮的手电筒捉到知了猴的可能性才越大。
我们暗自庆幸我们来得比较早,前面的树林还没有人摸过,手电光所到之处几乎都有斩获,我们愈发捉得起劲,有时候在一棵树干上就能看到几个知了猴有先有后地在往上爬,我们大喜,奔过去,一个一个地摘下来放到瓶子里。不一会我们就很有收获了,拿手电筒照照这些可爱的小东西,他们在瓶子里互相攀爬,各不相让,翻上翻下。这时我们感觉满满的。
记忆最深的不是捉到没有蜕变的知了猴而是看到刚刚蜕变成形的知了。仰头看,一团光柱碰巧照到一只刚出壳的知了,你被眼前的美迷住了:一只新鲜的、娇嫩的、翠绿的玉知了附着在透明的蝉衣身上,蝉衣的爪子附着在一片宽大的杨树叶上,仿佛新生儿和母亲依依不舍,母子俩悬在半空,我们知道这样的知了天亮之前就会完成真正的转身,也就不再打扰它了。
待到我们带的容器都装满,不得已还要装在自己的口袋里的时候,也是我们满载而归的时候了。一到家就忙不迭地将自己的收获交给大人,邀功似地等着大人夸奖自己一下,心里美滋滋的。晚上做梦都闻到蝉猴的美味了。
烹制蝉猴的方法不只一种,乡下的做法一般都是放在锅里煎炸。实际上很简单,只要放些许的油,再加点盐,文火煎,翻炒,等到蝉猴呈金黄色就可以吃了。往往等不到蝉猴完全熟透,老远就闻到蝉猴的香味了,大人先犒劳我们小孩,就铲出几个放到碗里让我们先吃着。蝉猴的味道真是不吃不知道,真的很独特。吃到嘴里,似肉非肉,满口生香,越嚼越香,吃了还想再吃。乡下的集市上有时候也有卖蚕蛹的,但蚕蛹的味道就差远了,而且蚕蛹越吃越有生丝的味道。
以前,捉来的蝉猴就是供一家人饱饱口福而已,但不知什么时候起城里人也知道了此物的鲜美,纷纷到乡下购买。乡下人家知道了此物不但可以果腹还可以换钱,就发动全家人晚上去捉,第二天乘车到城里卖。一开始是一俩个人站在马路边上卖,后来知道的人多了,四邻八乡的人都带着蝉猴来卖,渐渐成了规模。现在老家的城里每年七月买卖蝉猴的都成一条街了。那场面还是挺壮观的。本来宽宽的马路被人挤占成了一条窄巷,刚刚熬了一宿还没来得及休息的老乡摆出自己的货色,大桶小桶,大盆小盆,一字排开;桶里盆里尽是没有逃掉的蝉猴,挤挤压压,翻江倒海。少不了讨价还价,人声鼎沸,好不热闹。据说,有的人家在这短短的几十天就挣了几千元呢,他们的辛苦也值了。
小时候只知道蝉猴好吃却并不知道蝉猴的好处在哪里。现在上网查一下才知道蝉的药用价值还很高。网云:“蝉其皮曰蝉蜕,富含甲壳素、异黄质蝶呤、赤蝶呤、腺苷三磷酸酶,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咳嗽音哑。咽喉肿痛。风疹骚痒、目赤目翳、破伤风、小儿惊痫、夜哭不止等症,据《中国药材学》记载,还有益精壮阳、止咳生津、保肺益肾、抗菌降压、治秃抑病待等作用。”又云:“知了猴性寒、味香,具有散风宣肺、解热定惊等功能。知了猴营养丰富,味道好,成为时髦的美味佳肴。”
现在知道了这么多好处,又时值七月,却吃不到蝉猴了,因为我现在离家千里之遥的滨海小城,这里是没有吃蝉猴的习惯。也就没有蝉猴卖。所以,我每次回老家下饭店第一个点的准是知了猴,众亲都笑;母亲知道我喜欢吃知了猴就特意上市的时节多买些,放在冰箱里等我回去吃。可现在什么都贵了,知了猴也身价倍增,现在的一元钱也买不到几个知了猴了,我就告诉母亲不要再给我准备了。但老家喜食蝉猴的习惯却永远不变,我有时还有一种担心照这样下去,故乡的蝉会不会成为濒危动物呢,到时候我又到哪里听听故乡的蝉鸣呢。
2011。7。
通联:tz888666@sina。com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13275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