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回头便是岸
从《那一世》我便爱上了仓央嘉措的诗集,他那情怀的坚守与灵魂深处之真情流露的那份自由归宿感,都深深地打动了我。
为此我查遍了所有关于布达拉布宫的资料,千年前的松赞干布在这山崖之巅修建他的王宫。日后,便在那红宫殿他迎娶了最宠爱的文成公主开始,就注定了不平凡。其文成公主则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在远嫁藏王的途中她自己携带了不少的佛像、经书与重要佛学论著,后来被藏传佛教宣称为文成公主便是绿度母的化身,并得以信奉和供养到了自今。
机缘巧合以至于千年后的五世达赖喇嘛再重新搭建完成布达拉宫殿白宫等的扩修,则是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气势雄伟,红白黄相间,琼楼玉宇,煞为风尚。这在当时也巩固了政教合一的地位与统治,让藏传佛教弘扬与宣传也奠定了基础和有大大的改善。可时不久五世达赖就圆寂了,之后仓央的出生被秘密的指定为他的转世灵童之姻缘。
直到仓央嘉措诗集的浮现与追捧,人们说是佛成就了他,我也可以说是他的出现渲染了佛法。可以说他情深至红尘,也可以说他是红尘里最深的修行。
因为他没有徐志摩的追逐自由恋爱的放荡不羁,也没顾城两全相拥后的粉身碎骨。且依有着菩提心之前所牵绊的烦恼心路。
仓央嘉措,这个名字!他就是他,若是要说深情就是他这身最大的错, 那就没有后来劫缘菩提心之后的觉悟。
所以有了他:“我信缘,不信佛,但缘信佛,他不信我”之后的人生感悟。
在那苦难的岁月里,历经种种磨难的一生他认为自己的存在就是一个错误,红尘的笑柄,佛前的孽障。乃至于他放下过天,放下过地,却唯独对爱执念与放不下,且在孤独的红尘道路匍匐着前行。
佛曰:“有情便是苦,有生就是灭,别说缘浅福薄。”有烦恼便有参悟,渗透之后的觉悟便是大乘法立地成佛。无欲无求,无悲无喜。众生苦他便苦,众生笑他便笑。
如果说仓央嘉措就是松赞干布千年后的转世,那么当年他对文成公主的那份深情,与生生世世的追寻,又说到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在途中与你相遇。因此,他在回忆录诗中便这样写到:“我用世间所有的路
倒退
为了今生遇见你
我在前世
早已留有余地
我坐在菩提树下
默默不语
你和我之间仅仅隔着一场梦
没有谁能够解梦
解梦的是风
嫩芽飞絮 春秋轮回
谁的宝剑能气贯长虹
清晨怀揣着经文超度草木
诞辰之日从铁碗延伸到剑锋
饱受哀悼
到底谁配这言归正传
前世今生 患得 患失
从哪来回哪去
月亮照回湖心
野鹤奔向闲云
我步入你
一场大雪便封住了世间万物!”
而此时的文成公主早已成了绿度母的化身,一心来度化他走出苦海红尘。
关于仓央嘉措曾经青梅竹马的恋人则是尺尊公主的化身,关于玛吉阿米则是其他宫苑千年前的纠葛。也有种说法就是说,玛吉阿米是藏文“如母是众”的道法景象。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是如梦似幻的泡影,一切都是姻缘的聚会,一切都是宿命的终结。
所以,他便问佛:“为什么不给所有女子都闭月羞花的容貌?”
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
后来政治原因他被流放,途中的苦难与窘迫折磨着他的肉体。艰难曲折的岁月里他仍然在讲经修行中度过了这残缺悲苦的一生。直到生命的最后,他终于从渐悟走向顿悟,参悟了苦便是人生觉悟,缘起即灭,缘生已空的境界。
那时的莲花生大师便对他
曰:“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那一刻在青海湖终于成就了自己的真身,化作了佛前的那朵莲,所以他便说此后佛便是我,我便是佛的欢喜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