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旧梦之青葱岁月
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普通的贫穷的苦人家的孩子。一直倔强地自卑着,挣扎着,不愿意向命运低头,不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宿命。不断抗争中品尝到人生五味,看惯了世态炎凉。
小时候,因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整日破衣烂衫被同伴耻笑,因买不起一支钢笔而被同学瞧不起。为给老师买张年画要拾几个星期的破烂。那时起就有了穷人家孩子的傲骨,比学习比成绩,我虽然穷,但我有志气,所以事事不甘落后。考试名列前茅,奖状糊满了土墙。也为自己赢得了尊严赢得了朋友。那时就觉得只要努力,我就不会必别人差,小小的心得到很多虚荣,也满足不少。但今天看来就是阿Q精神自我陶醉。谁去能瞧得起穷人?
那时我不喜欢去城里的亲戚家,看不了他们瞧不起的目光。不得不去的几次,我感到他们怕我们见到大米饭狼吞虎咽风卷残云,怕我们都是大肚汉吃得多,怕我们又去要粮票要口粮。深也不是浅也不是,坐立不宁,着实受罪,有马上要逃离的冲动。但碍于自己认为的穷面子,还是撑待走时。一颗童心受到的折磨是无法想到的。所以逢年过节我就装病也不去所谓的亲戚家。后来知道城里人也是凭票供应口粮的,我们吃了他们的,他们怎么会高兴呢。正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在那个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人情似乎更淡漠。 母亲一辈子也是好强之人,所以也就不让我们到亲戚家,免得遭人白眼。在家吃康咽菜来得心安舒服。
读完小学,上初中离家较远,得住校,别人家的孩子有钱有粮票可以买上十斤饭票,在学校食堂吃饭,我们家里穷,更没有粮票,所以只能吃自带的干粮。每逢周日下午,母亲会为我烙几十张饼,条件好时会两张对起来,中间抹上些猪油,撒些盐巴弄成油合。然后带上一瓶自家腌的雪里红或酱豆之类的咸菜,用一块厚土布包裹着带到学校,供一周食用。每天从学校食堂打来一瓶热水,拿一饭缸把饼撕成小块用开水烫了吃。有时候下课晚赶到食堂,茶炉已经没有热水,只能啃干饼,饼硬得咯牙,吃后胃极不舒服,但也得对付了事。
后来,母亲见我受苦,便想方设法托人买了议价粮票,每周给我买上五斤饭票,虽然一天不到一斤,但也总算吃得一口热乎的馍喝上一碗热乎的菜汤,这已经太难得。更不会奢望吃饱吃菜了。那个年代,肚里没有油水,饭量着实惊人,一人一口气可以吃上一斤刚出笼的大馍。别人可以,我不能把一天多的口粮一顿吃了,一顿吃上二三两就不错了。每天晚自习没下,肚子便唱起了空城计。到寝室一定要嚼上几口干饼充饥。
吃饭总不再是大问题,而我的身体一直不好,体弱多病,每逢大考,几场下来必定发烧或闹肚子,浑身疼痛难受,但倔强的我总会坚持。一次体育课上不慎从一米多高的双杠上跌下,后脑着地,为了不让母亲担心,自己请假在寝室休息一周,由于没能及时治疗落下后遗症,至今还经常头疼。我的几任班主任都知道我身体不好,常常照顾我,给我偶尔开个小灶,我很是感激,又怕劳烦老师,一般不会接受。可以说那时我是百病缠身,有时实在坚持不了,被迫请假在家休养。母亲常含泪叨念孩子命不好,虽然成绩优异,身体不争气。见到母亲的忧伤的神情,我盼望自己的病快好起来,可以重返学校。这样停停上上,凑成了我的中学时代的节奏。(未完待续)
跳出农门是每个穷家孩子的梦想,不想如父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含辛茹苦侍弄几亩贫瘠的土地,像公鸡一样在土里刨食。母亲常常教育我们长大要有出息,吃上商品粮,做个城市人,像城里人一样有布票粮票供应。于是我们上学都特别卖力气,基本不用家长担心,再说家长还要忙农活忙着挣工分养活一大家子,哪有闲时间管我们。我们都如野孩子一样,上学放学写作业玩耍,一直到晚上睡觉时,父母看看地铺上孩子够不够,过一下人头就算是最大的关注了。但我们上学基本不要大人操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缘故吧。我上学的成绩一直是很优秀的,让母亲着实骄傲,一张张奖状,一次次敲锣打鼓地被老师送回家,(那时老师奖励虽然只是一张奖状,但锣鼓喧天的气氛让乡村着实热闹,也激发很多孩子的荣誉感)母亲每次都流下幸福自豪的泪水。我也是踌躇满志,一定实现母亲的愿望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做个光鲜的城里人。但命运很是不眷顾我这样的穷孩子。高考时高烧四十度,昏昏沉沉,最后可以想象的结果,八分之差让我名落孙山,随之落空的还有母亲的愿望。落榜的日子里,一个人躲到角落里,不愿意见到任何人,包括和自己一起落榜的同学。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更对不住辛劳半生的父母。这样消沉地日子过得很长时间。父母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又不忍说我。自己觉得是世界最无用最懦弱的人了。
由于家境贫寒,我也放弃了复读,和父母兄弟一起参加农业劳动,用繁重的劳作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后来父母看我身体孱弱,承担不了繁重的农活,托人让我走进我们的村小,做上一名代课教师,虽然只有52元的酬劳。但我喜欢这个职业,也是与教育有缘吧,一工作,一上课便显出才华,经常代表学校或公社参加各种赛课活动,而且很快崭露头脚,成了乡亲们和学生们眼里的好老师。代课的同时我一直复习着,自学着,后来终于考上了师范学校,成了一名正式的小学老师。就在那年,一次公开课上,我们现在的学校老校长看中了我的所谓才华,一纸调令让我来到城市,最终成了一个市里人。使母亲的希望没有落空。
农村生活的岁月里,我做过很多农事,养过猪,种过蔬菜,种过蘑菇,干过小生意,用自己瘦弱的躯体分起家庭的担子,也磨练了自己的意志。懂得穷则思变的道理。和我一起落榜的凤儿,在一起相处的机会多了,经常在田间地头谈自己的理想打算,自然谈到爱情和婚姻。当初是不好意思开口的,于是互相借阅复习资料,借了还,还了再借,彼此传递着一种默契。恋爱在不经意间发生着,我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徜徉在初恋的幸福里。虽然农村生活贫乏,但我们觉得很富有。但命运再次跟我开了个玩笑。我们的事情遭到她母亲的坚决反对,理由很简单,我是个穷小子,不能给她女儿应有的幸福。从小倔强的自卑,容不得这样的侮辱,一气之下,我们不再来往,青涩的感情就这样无果而终。直到今天也不想过多的提及那段时光,所以在本文略略的一笔带过。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青葱的岁月里,我和穷结下了不解之缘。尝遍了穷的各种滋味,不断地和穷抗争着,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虽然没有离开穷字,但在与穷的相处中,精神不断富有,也逐渐成熟起来。
啊,那青葱的岁月,至少证明我年轻过,抗争过,奋斗过。虽然太多的坎坷挫折,但至今无悔吧。(终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