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精美散文

川行漫记(十二)——观摩崖石刻,赏峨眉灵猴

发布时间:2019-09-03 06:54:55

  听过清音阁的涛声,我们便溯黑龙江而上前往猴区。此时,天空中又开始下起了,而且越来越大。

  山路左侧,水流湍急,清溪蜿蜒。青山笼罩在朦胧的雨雾之中。行不久,悬崖峭壁上出现一组大型摩崖石刻,讲述的是康熙密访其父顺治而到峨眉山的故事。

  石碑有文曰:“君临天下,敬天地父母师长为先,康熙为寻出家的父亲顺治,从简潜行到了峨嵋,被沿途的男耕女织,秀色美景,袅袅梵音,超凡脱俗所感悟,欣书“忘尘虑”三字敕刻于岩上。大臣葛哈齐、头等侍卫海清、乾清门头侍卫五哥、兵部员外郎德其内等人奉旨降香峨眉山,赠经书,赏法器于清音阁接王亭。”

  此摩崖石刻描述了康熙出行、遣人颁旨及僧人恭迎等宏大的场面。人物神情栩栩如生,位置搭配错落有致,亭台、楼阁、祥云及飞天等惟妙维肖。

  继续前行,来到“唐太宗游山摩崖石刻”,此摩崖石刻记载的是当年李世民来到峨嵋山祭拜老子的往事。石刻仿真人大小,李世民背手而立,后面宫女持扇,两旁仙鹤夹道。

  据说,李世民做秦王时,有一年秋来成都视察军事,特地来峨眉山祭拜老子。此时正是他同太子李建成争斗激烈的时候,秀美的峨眉山景,也没有改变他对李氏王朝担忧的心情,写下了:“菊散金风起,荷疏玉露圆。将秋数行雁,离夏几林蝉。云凝愁半岭,霞碎缬高天。还似成都望,直见峨眉前”的诗句。

  过唐太宗摩崖石刻,又来到“药王洞”前。

  相传隋唐时药王孙思邈炼丹于此。旁有一虎,原系财神赵公明坐骑,赵公明下山后,遗为虎患,后为孙思邈收复。洞口为孙思邈撰联:“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

  再往前行,谷底忽然开阔平坦起来,清澈的溪水在铺满砂砾和巨石的河床上淙淙流淌,引得不少游人在溪畔嬉戏游玩。

  前行不远,又遇到一组关于朱元璋游山的摩崖石刻。

  相传朱元璋小的时候,安徽凤阳发生灾荒,他的母亲带着他投奔在峨眉山出家的舅舅宝昙和尚,受到佛法启迪。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封宝昙为国师,主持峨眉山佛事。宝昙居蜀数十年,戒律大行,奠定明代峨眉山佛教鼎盛的基础。朱元璋亲撰律诗予以褒扬:“山中静阅岁华深,举世何人识此心。不独峨眉幻银色,从教大地变黄金。”

  其实,据史书记载:宝昙和尚原为南京天界寺僧人,于洪武初年奉召来峨眉山。“居八年,蜀人咸被其化。”不过,朱元璋赐诗褒扬之事,倒是真的。

  峨眉山摩崖石刻,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而且其精美的书法、诗词及对联,也极具珍贵的艺术价值。这些不同年代的摩崖石刻,或富于天然意趣、或体量巨大、或气势恢弘,为秀美的峨眉山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内涵。

  山径在江两岸迂回曲折,不知不觉间,两侧的悬崖忽然变得陡峭高深起来。抬头远望,前面已被大山挡住了去路,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行到近前,却又“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条极窄的峡谷穿山而过。

  进入谷中,踏上蜿蜒曲折的栈道,顿感凉意袭人。峡谷最窄处,只容两人侧身而过。昂首望去,只见两峰如刀斫斧削,从一条夹缝中,露出朦胧一线。故,此景名为“一线天”。南宋诗人范成大过此,曾赋诗曰:“双溪疑从银汉下,我欲穷源问仙舍;飞澜溅沫漱篮舆,却望两崖天一罅。”

  凭栏回望,一条弯曲的小溪穿峡而过。正如吴伯萧在《攀金顶》一文中所写:“溪水晶莹,清澈见底;凌空仰望,峭壁浓阴,千藤万蔓,天光一线。”

  穿过“一线天”,眼前豁然开朗,前行不久,见崖壁上刻着“峨眉山生态猴区”几个大字,旁边的牌子上有提示游人的“观猴须知”。我认真地看了一遍,基本与导游说的差不多。

  跨过一道石桥之后,看到下方的一个小山沟里有一个索桥区。这里建了5道索桥,还有许多栈道、观景亭。但不知为什么,这个区域目前是封闭的,几道索桥和栈道也都全部禁行。据说在索桥区生活着30多只猴子,而此时,我们却连猴子的影子也没有看到。

  在此没有停留,又攀上数道台阶,踏上一座索桥。这时,山色愈加空蒙,站在桥上,似乎一伸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索桥悠悠,恍惚中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当跨过索桥,踏上第二道石桥时,便看到有三三两两的猴子出没。我们警惕地与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生怕受到猴子的袭击。

  前行不远,便看到一群游人在与猴子拍照,当地人用食物引逗着猴子,让它们站在游客的肩膀上。

  这时,我们看到,有一只猴子正在拉开一个游客的背包。这名游客惊叫着转过身来,猴子又一下子跳到其头上。于是当地人急忙叫游客买了5元钱的猴粮给了猴子,才算得以脱身。

  峨眉山的猴子个大体壮,野性十足,虽然不怕游人,但据说对寺庙里的和尚却十分乖顺,敬重有加。

  在当地流传着一个“蒋光头怕山猴,瞅着山猴直挠头”的传说。1935年,蒋介石来峨眉山办“军官培训团”,一天,蒋介石和警卫上山散步,当走到一线天和洪椿坪之间时,突然窜出一群猴,把走在前面的蒋介石吓出一身冷汗。惊慌失措之际,他掏出手绢,摘下帽子擦头上的汗。可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这群猴子看到蒋介石的光头,突然一哄而散。

  原来,这些猴子以为光头的蒋介石是寺庙里的和尚,所以便乖乖地散去了。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峨眉山的猴子似乎缺少了我们印象中的那种“单纯、顽皮和可爱”的形象。代之而来的是“流氓猴”和“强盗猴”的出现,即使是和尚也不能幸免。其中,猴子戏“延参法师”就是最好的例证。

  延参法师,佛教文化著名学者、画僧及作家。河北省沧州市佛教协会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同时还身兼多个寺庙的住持。

  2009年,延参法师到峨眉山,以“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为题开展宣传教育。在网络视频中,我们看到,调皮的猴子对光头的延参法师不但不敬重,而且一直骚扰不停,甚至还爬到身上,骑到肩上。最后竟把稿子抢去扔到山下。结果,法师的思路被打乱,面对着镜头,只能一遍遍地重复着:“绳命,是剁么的回晃;绳命,是入刺的井猜”(生命是多么的辉煌,生命是如此的精彩),凭着这段经典的卖萌桥段,延参法师成了2012年的网络红人。

  其实,循着历史发展的轨迹,探究峨眉山猴子性情的变化,或可明白一二。

  十年动乱中,寺庙里的和尚被划成“五类分子”接受改造。那时,人们的信仰被摧毁,人心浮燥,人性泯灭,亲情割裂。不但百姓受苦,就连猴子也遭了殃。“红卫兵”上山不但不善待猴子,反而戏虐追打猴群。猴子是有灵性的动物,十分记仇,于是游人就成了不断被报复的对象。

  一时间“谈猴色变”,群情激愤。于是,当时峨眉县的“革委会”命人上山缉拿住一只名叫大青猴的“凶手”,以杀一儆百。据说,枪决大青猴那天,招来山上所有猴群。泼猴被五花大绑押赴刑场,先是宣读罪状,然后就地正法。一声枪响,泼猴脑浆四溢,鲜血横流,猴群哀嚎逃窜,满山都是尖叫之声。从此以后群猴的行为虽有所收敛,但是我想,那颗仇恨的种子,也已经深深地埋在了猴子们的心底了吧。

  其实,何止是猴子,大象报复人类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说到底,人与动物之争,先是人祸,才有动物之患。但愿,人类滥捕滥杀的悲剧不再上演!

  文/杨德友 qq:342816971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