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行漫记(十七)——杜甫草堂
坐落于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唐代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公元759年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乱”,由陇右(今甘肃南部)入蜀,靠亲友资助,在此营建茅屋。次年春,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杜甫曾在此先后居住了三年零九个月,留下诗作二百四十余首。
一百三十多年后,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进入南大门,首先看到的是“情系草堂陈列馆”。馆内展出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及国外贵宾来草堂参观游览的资料图片。
穿过陈列馆是“大雅堂”,堂内陈列着迄今为止国内面积最大的彩釉镶嵌磨漆壁画和12尊历代著名诗人雕塑。在这里,可以详细了解到杜甫生平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
出大雅堂西行是“花径”。当年,杜甫的茅屋前,有一条两旁栽满花木的小径,他在诗中曾写到:“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如今的“花径”是一条为竹树掩映、红墙相夹的幽径,与毗邻的草堂寺相通。一进花径,映入眼帘的是正面影壁上用青花碎瓷镶嵌的“草堂”二个大字。作为草堂的标志之一,此处被称为“草堂影壁”。据说,1958年毛主席视察草堂时,曾对着这两个字久久凝视。
顺红墙夹道的花径徐行数十米后,便发现一个精巧别致的院落,其门额上书“浣花祠”。
传说,在浣花溪边住着一位姓任的姑娘,她曾替一个长满癫疮的和尚浣洗又腥又臭的袈裟后,浣花溪中便泛出了朵朵莲花。“浣花溪”名称便由此传说而来,姑娘洗衣的地方被叫作“百花潭”。任姑娘成人后,被当时镇蜀的西川节度使崔宁纳为妾。
公元768年,沪州刺史杨子琳发动叛乱,攻入成都,占据了城池。值此形势危急之际,任氏拿出家财十万,一夜之间召募了勇士千人,并亲自披挂上阵,击退了杨子琳。由于任氏保卫成都有功,被朝廷封为“冀国夫人”,人们为了纪念她便修建了此祠。
不巧的是,我们去时,因为施工而没有对外开放。
过浣花祠是“盆景园”。园内有1999年建成的“杜诗书法木刻廊”,廊内陈列着百余件用楠木镌刻而成杜诗书法木刻作品,颇具观赏价值。其诗歌、书法、用材、工艺有“四绝”之称。
出盆景园向北,是唐代遗址陈列馆。2001年底,在草堂内发掘出大面积的唐代生活遗址和一批唐代文物,极大地丰富了杜甫草堂的历史文化内涵。
沿唐代遗址陈列馆行至草堂的西北角,是占地数十亩的梅园。梅园内植物以梅花为主,间植海棠、玉兰等,水面养荷,形成浓郁川西林园风格。
湖的对面有一座四层砖塔耸立在湖畔,塔名“一览亭”,取杜甫《望岳》诗“一览众山小”之意。我们登上塔顶,凭窗俯瞰,梅园中美丽的景色与远处平畴绿野、翠竹苍楠融汇在一起,顿时令人心旌摇动。
由一览亭沿着小路东行,但见竹林丛中,隐约露出一座竹篱围护、茅屋覆顶、黄泥涂壁的农居建筑,这便是1997年重建的茅屋景区。
整个景区内,竹林环抱,溪流潆回。
通过四棵松、五株桃夹道的小径,展现眼前的,就是重建的茅屋了。
竹笆墙、茅草顶呈“一”字型,居中为堂屋,左右为卧室,东头为厨房。
从茅屋出来向南,过一座横跨溪流的小木桥,有一座以茅草做顶的碑亭——少陵碑亭,内竖一大石碑,其上镌刻着果亲王允礼书写的“少陵草堂”四个大字,
杜甫草堂何以叫“少陵草堂”呢?这是因为杜甫曾居于京兆(长安)杜陵。杜陵在长安城东南,古为杜伯国,本名杜原,又名乐游原。秦置杜县,汉宣帝在此筑陵,改名杜陵。在杜陵东南十余里有小陵,亦称少陵,为汉成帝许皇后葬处。杜甫在诗中常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因此后人亦称杜甫为杜少陵,杜甫草堂为少陵草堂。
碑亭背靠荷花池,周围为生机盎然的花草竹木所环抱掩映,景色秀雅宜人。
少陵碑亭的西侧,是景区中轴线主体建筑之一的工部祠。杜甫在成都时,曾被严武表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人尊称他为杜工部,将纪念他的祠宇称为工部祠。工部祠前有清人何绍基撰写的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
进入工部祠内,正中设有杜甫神龛,东西两侧分别是南宋诗人陆游和北宋诗人黄庭坚。殿内还存有两通杜甫石刻像,正中是明人何宇度所作,刻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石刻把杜甫刻得体形丰满、气度雍容。另一通是清朝人张骏临摹南熏殿本所刻“诗圣杜拾遗像”。石刻之杜公像面容清癯,目光深沉。把诗人颠沛流离、忧国忧民的满腔愁肠表现无遗。
出工部祠迎面是“柴门”。柴门是中轴线上最小、最简朴的建筑。它原本是杜甫营建草堂时所造的院门。因为低矮简陋,诗人作了如此命名。
柴门楹柱上悬挂着明人何宇度化用杜句所撰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对联构思非常巧妙。其意:先生的大作确实称得上光芒万丈,可以震动海内,因此千年之后人们仍然怀着景仰倾慕的心情,乘车骑马来到浣花溪畔,瞻仰您的草堂故址。
出柴门,过小桥,是中轴线上的第三重建筑——诗史堂。诗史堂为过厅式建筑,风格朴实无华,但器宇轩昂,恢弘而古雅。杜甫留下的1400多首诗歌,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生活的画卷,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素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的说法,故被誉为“诗史”,“诗史堂”因此得名,杜甫也被后世尊为“诗圣”。
厅堂中央,安放着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塑的杜甫半身铜像。铜像眉宇微蹙,目光深沉,嘴角冷峻,准确而凝练地刻画出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赤子之心。塑像两侧是朱德撰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
诗史堂内东侧悬挂着陈毅元帅书写的一副对联:“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此联出自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中的诗句。陈毅元帅说:“此杜诗佳句最富现实意义,余以千古诗人,诗人千古赞之。”
诗史堂内西侧悬挂着郭沫若撰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此联高度概括了杜诗忧国与忧民的两个方面,内容深刻。
我们沿着诗史堂东廊来到“诗圣著千秋陈列室”,这是为纪念杜甫诞生1290周年而推出的精品陈列。陈列分为两部分,以朱德为草堂题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作为主题和基本框架。上篇选取最能代表杜甫不同时期创作特点的诗句,以形象化的陈列语言和具有情感冲击力的表现手段,展示杜甫一生的苦难经历,体现他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精神。
下篇截取杜甫在成都草堂的一段生活和创作经历,着重介绍杜甫如何苦心经营草堂,以及杜甫离开后草堂的兴衰演变。同时展出的还有草堂2001年出土的文物,有生活器皿、建筑构件、娱乐用品等。
出陈列室西行,是中轴线上的第二重建筑——大廨。这是一座敞厅式建筑, “廨”是官署的意思,即古代地方官吏办公的场所。杜甫一生仕途坎坷,始终不得重用,但他却始终是“每饭不忘君”、“穷年忧黎元”,其爱国忧民之心至死不渝,故清嘉庆十六年重修草堂时,考虑到杜甫曾经做官,应该有办公的场所,便将这重建筑命名为“大廨”。
大廨正中杜甫的铜像是雕塑家钱绍武先生的作品。那单薄羸弱的身姿,形象地表现出杜甫一生饱经忧患、贫病交困、郁郁不得志的不幸经历。透过那永恒的神情姿态,我们仿佛感觉到诗人胸中仍在激荡不平的浪潮,仍在向苍天悲怆地发问:“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又仿佛看到,诗人那一腔孤愤正化作行行诗句,从心底喷涌而出。
大廨前面,庭园碧水萦绕,竹树相映,古树参天,一派天成之作的丽景雅苑,这正体现出杜甫的“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的诗情画意。
走出正门,回头仰望,正门匾额高悬着果亲王允礼所题“草堂”二字,大门两侧还有一副对联“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出自杜诗《怀锦水居止》。这两句诗十分准确地点明了当年草堂的地理方位,也正是今日草堂所处的位置。
邓小平同志在1986年春节期间第五次参观草堂时说:“到成都不来草堂,就等于没到成都。”草堂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成为一处文化的象征,影响之深远,意义之宏大,这在中国的名胜之中也是不多见的。
拜谒杜甫草堂,了却我心头的夙愿,心灵也有了莫大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