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谈谈,遥远的古人
一代诗圣杜甫虽已离我们很远了,可是他的诗作在今人看来,仍值得细细品味。现在尚且谈谈“二望”吧!
一望为《望岳》。此诗写于所谓的开元盛世。诗人杜甫正值年轻时候,青春澎湃,乐于四海漫游。在领略了泰山的雄伟风光之后写下了《望岳》。他将他望到的神奇秀丽高大雄伟的泰山好好的赞美了一番。青年时期的他陶醉于泰山宏伟的气势之中,这也让他望到了对未来的希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便是他美好的愿望。他有着勇于攀登,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气概,他是积极的,血气方刚的,他希望登上人生之巅,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为了这一目标,他努力奋斗着……
或许生命真如俞敏洪所说:“如一泓清水,曾经以为这个世界像我们一样的清澈,便一头扎进去,却发现所到之处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有清流,浊流,有暗流,激流。”于是在被命运挟带着流亡的杜甫,写下了又一望:《春望》。
《春望》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诗人已过了不惑之年。这时的杜甫尝尽人间疾苦,受尽世间离别之痛,而眼下国都又破败不堪,荒草长势旺盛,人去城空。他不禁惘然。我不禁想到一个悲凉的词语:物是人非。的确,昔日繁华的长安城已不复存在,歌舞升平的景象也如梦亦幻。人都不在,在的只是一座荒城,一片空墟!而对于战乱,更是苦不堪言!烽火连绵不绝,就连寄一封家书都只能成为可怜的奢望。离别之痛,思亲之切,悲己之深,将他的面容与身心折磨得憔悴枯槁。他惋叹,感伤时世之凋敝丧乱。此时的他望见的一切都勉励着他,同时他成熟了,心灵世界也深沉了,也已不再是当年那个乐观的小伙子了,他的心沉重了许多。杜甫忧国忧时,希望能够早日到达灵武酬报国之志。
我认为,杜甫的《望岳》和《春望》不仅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过程,更是杜甫的“成长”历程!中年的他仍然能够保持一泓清水的情怀,尽管有许多痛苦和迷茫,但仍保持一分高洁,这是他最可贵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