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一份心的静好
傻傻的习惯不习惯的,傻傻的将就不该将就的。傻傻的明白不明白的,傻傻体会体会不到的,偌大的人世繁华,我们又能奈何。个人的生活抉择,懂的还只是需你个人。
像没了影子在穿梭,也像躯壳没了灵魂。任由四处游荡,任凭万物零落或吞噬。只是每个人独立行走背后,必然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是我们无从去知晓,也是我们,无法从寻常的角度,去发觉到它的神奇与独特之处。
世人,依附群体而自行,灵魂依附万境而存活,相同的道理,却有着天壤之别的差距。相同点就在于,生活是需向前,而灵魂,也是可以创造的。
从,我们的青春,高调开始、却悲伤落幕。这是一个容易被互相吸引,却谈不上爱的时代,是一个、欲念永远也都填不满的时代。
或许也是到了,到了我们可以,以一种出世的姿态,来面对你今后,所有一切想要答案的年代。身在红尘中处事,心也可以在俗世外修行,那么就当是我最后在傻一次把!
人心隔山又隔水,人性隔真又隔假。在清代纪昀联一言中就曾讲解到,“事能知足心常态,人到无求品自高”。而这里所说的“无求”意思是,是想告诫人们要舍弃满脑子的功利与浮躁,不为外物所羁绊,不为浮云遮双眼,从而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与宁静。
这里的“无求”,并不是说、人生的不思进取和漫不经心,也不是心灰意冷,和垂头丧气,更不是一筹莫展,和难掩烦闷的消极态度和庸人哲学。而是想告诫人们要摆脱功名利禄的羁绊和困扰,不必强求,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求”,是人生品格的体现,但为事在人,淡泊的人生虽然说没有轰轰烈烈扬名内外,也没有显赫的地位,可它的确是渴望而难及的境界。
能够遵循人格的要求,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能够“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无为而无所不为,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这才是“无求”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也是一种胸怀,又是一种信仰,还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心态。
若能做到这样的心境,的确还是很困难的。因而这样的心境,是需要时间的磨砺,需要坎坷人生的锤炼,更需要坦荡心境平如水的淡泊心态。而这种淡泊的心态就是无求中的平凡,孕育着无尚的伟大,攘括着古往今来的忧思。
而人都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这样的淡泊便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更是对人生追求在深层次上的定位。是来自清文学家纪晓岚的先师“陈伯崖”所撰的一副联书。
等我们跋涉过千山万水、等我们历经过人事种种浮尘、等我们期盼过一季又一季春夏秋冬的“花落花开知时节”,等过一轮又一轮人心的百转千回,相同点就在于我们同样还是可以以,“百折不怠,不屈不饶”的一种精神来,伫立、扎根于斯人也。
也许是我本不该来这世上走上这么一遭、也许是我本就不属于那些繁华的大都市、心善的你,还请尊重我的抉择。不打扰,成了我最终想要的归宿!
趁着乡下可以乘着有风的凉,趁着人心还都未离去,“执一份心的静好。”学会在空中悠闲的云朵间,坐观缘惜缘尽!
相聚时,不知友谊的可贵;分别才知那是人生最需要的东西,犹如盐,少它还有什么滋味?而这些他人所写下过的名言名句,与字句箴言间的至理名言,你不得不承认,在某些个时间段,还是有着一定的分量。
也许我本来就是,一直悬浮在空中,一颗毫不起眼的沙,只是一个不小心,掉落到了这红尘,却又在这世上,学会了没心没肺的微笑,却把心,留在了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