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炊烟
早年,听邓丽君的《又见炊烟》,便勾起我对家乡的回忆。脑海里出现的是童年时暮色苍茫,夕阳辉映,炊烟袅袅,牛羊归圈的感人图景。但近来归家,傍晚时分,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去找寻那如诗如画的温馨气氛,未免使人失望。昔日的斜阳依旧挂在西边的山梁上,遥望乔山脚下的小小村落,极为平静,缺少了童年时那样的生机和活力。没有了昔日牧童骑在牛背,一副凯旋而归的神气,没有了村民荷锄,有说有笑的热闹,没有了燕子三三两两,唧唧喳喳的归巢,更失去了往日那个炊烟缭绕,袅袅而上,家家灶火正旺,东家西家相互招呼的场面,那个冷清,那个死寂,实在叫人心酸。
回想无数文人墨客赞颂过的烟笼雾飘,扶摇而上的炊烟图,不禁潸然泪下。
在画家的笔下,那个一椽茅檐,临山傍水,岚遮雾罩,虽不见一人出入,就凭这慢慢升腾的炊烟,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或许它是一户普通的人家,现在围坐在一起咀嚼野菜,品尝佳肴;也许是在烧着那温热的土炕,给家人一个暖和,充满甜蜜的好梦;或许他是一个隐士,过着自给自足的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或是品茗之余,或是读书之暇,才感到腹内空空,辘辘饥肠,收拾着看似平常却对他来说是极其丰盛的晚餐;或许是一位饱读诗书,怀才不遇,不甘沉沦却毫无进取之路的书生,这时水开汤滚,他却沉浸在子曰诗云当中……这样的画面没有人物,却胜似有着人物,那种诗意,那种空灵,那种意境,使人浮想联翩。在诗人的眼中,那缓缓升起的炊烟,是亲人对离家人热切召唤的语言,是故乡对游子深深的期盼。是饥饿时的美餐,是孤单时的依靠,是失意时的归宿,是寒冷中的温暖。无论在外是官运亨通、飞黄腾达,还是福可敌国,膀大腰圆,却都有一个柔肠寸断、牵挂思念的心酸,都有一种身如转萍,根动本摇的凄凉,几千年来,写关山百重,写登高远眺,写月圆花好,写乡音,写白头,都是为了表现同一种主题。那种夸张,那种渲染,那种景,那种情,在诗人的抒写下,依然浓烈,如陈年老酒,味甘意长。在歌者的曲里,它总是那么惹人相思,令人心碎,哪怕是穷山窝的土窑土炕,哪怕是贫瘠山梁上的一花一草,哪怕是浓浓方言的舒心吼唱,哪怕是粗米野菜的平常饭食,只要有随风飘散的炊烟,就有生机和活力,就有温情,就有思念,因为那里有生养自己的父母,有流逝了的童年,有儿时美好的回忆,有给予精神营养的民风和民俗,有帮助了自己的热心乡亲。那里是自己的根的所在,不管走到哪里,总是魂牵梦绕,乡情、乡音以至于秉性习惯都无不带有家乡的味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因而与其说是歌感人,倒还不如说是情感人。
不见故乡炊烟,时已久矣。傍晚之时,村庄里静极静极,隐约听得到传出的电视的声音,再没有人声鼎沸的饭后茶余的议论,或三个一群,五个一堆的说古论今,家家各自关紧大门,独享自家的天伦之乐。每顿的饭食都变得简单。早餐有现成的成品牛奶,稍加温热,泡着馍,连吃带喝,热奶,有无烟煤炉、煤气灶、沼气或电磁炉,极为方便。午饭,用电饭煲做一顿香喷喷米饭,炒几个热菜就成,或做一餐在家乡都叫绝的臊子面。这在往常是用来招待贵客的,如今变成普通百姓家常便饭。晚饭,更简单,一壶白酒,就着一碟花生米,外加几片馍,泡一壶龙井或铁观音,在电视的陪伴下,慢慢走进梦乡。烧柴的时候少了,自然就没了那牵魂动魄的袅袅青烟。加上年轻人习惯睡席梦思床,也用不着烟熏火燎。生活的改善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习惯的改变,按理应是大书特书的事情,但多少使我有点失望。因为,那看似随风飘过的烟尘,曾使诗人、画家等心潮澎湃,情不自已,惹得多少身处他乡的游子,登高远眺,关山思乡。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那炊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民俗,是一种亘古不变的传统。炊烟里的内涵,绝非几句话就能说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