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写人散文

在浮躁里享受悠闲

发布时间:2023-10-27 13:06:46

  悠闲不是什么事也不做,游游吃吃、坐坐眠眠;悠闲是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静心凝神、从容不迫、随心所欲、自由自在、悠然自得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悠闲是自己喜欢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没有任何的指令和调遣。当然,游、吃、坐、眠也全都是事,而且都是要事,是大事,而且真要想游得尽兴、吃得随意、坐得畅快、眠得舒坦,当好一个称职的“油漆(游吃)匠”、“榨面(坐眠)工”也是极不容易的事,而且……我宣扬我的观点。

  三叔不大耐烦地反问,什么悠闲,而且,而且谁不会呀?我说,不。真懂悠闲的人不多,真会享受悠闲的人更少。悠闲,不会“送货上门”,不能“坐享其成”;悠闲要“相机而动”、“主动出击”,悠闲要靠自己努力去“享受”;享受悠闲,要“豁达”,能“放弃”,会“争取”。不然,你就与悠闲无缘!

  我三叔就是与悠闲无缘的人。他这辈子总是离悠闲远远的。近日里,听我说道说道悠闲的妙处,似乎也心有所动,但是,真要实行,却怎么也找不着门路。三叔大我2岁,我们叔侄都是近花甲的人了。他大学毕业,留校当教师;当了教师,进电台;进了电台,又转入机关当一把手;后退居人大,在人大干不了一年,自以为满腹锦纶,大材小用,主动下海去了一家私营企业出掌副总裁,结果,凭着他自誉在“实践”中“练就”的那一套“本领”,进企业根本派不上任何用场,他那些“大而无当”的指示,在企业不说有害,至少无益,根本“裁”不了什么“决”。只好被人家“搁”起来“凉”在一边;没事干,只得回家;回了家,整日唉声叹气,自觉颜面丢尽,外出连公交车也不敢乘,生怕碰上熟人……我叫三叔放松点、放松点,学会享受悠闲,可他的神经老是绷得很紧,根本不知悠闲为何物?半点放松悠闲不起来。

  我问:三叔,回了家,你总“身该由己”了吧?

  他答:想是“人在江湖”久了,心仍回不了家呀……

  三叔比不得我。我一生,风风雨,跌跌撞撞,自强过,奋斗过,起点不高,终点不低,脚踏实地,适可而止:1966年高中毕业,革“文化命”革去我上大学的机会;下农村,贫下中农推荐我当“民办老师”;苦熬多年,“民办”熬成“公办”;教学生数学的同时,偷偷发展了自己的写作爱好,能于各级报刊常挣得点版面露脸,出了点“名”,于是学“毛遂自荐”进了市府搞文字;苦苦奋斗10年,出了个人专集,加入作家协会;获得社会青睐,便主动跳槽出来,专职替一位实业家编写传记;洒2年心血,49万字的初稿敲定;成书,即放弃一切高薪聘请,在家安度晚年“享受悠闲”:从容不迫地学习年轻时早就想学而一直没时间学成的二胡、书法、绘画,静心凝神地写自己头脑里装着的早就想写至今还没有写出的东西。回了家,尽快将自己从没有自我、失去自信的社会角色和职称中解放出来,“唤醒”身上尚在睡眠中的基因,挑战欲知而至今未知的世界,争取实现自己平生所爱。

  我拉三叔上我家来写写画画、拉拉唱唱,一起享受悠闲。这些年,三叔在外奔波,没暇串门。跨进门槛,见我书房宽敞,书墙屹立,画桌横陈,躺椅、电脑、琴箱(二胡)、画缸、报架、谱架、盆花、地球仪次第排列,阵势不凡,便站在一边发楞,总是坐不下来。我知道他见我家这等气象,脸露惊诧,内心定生感慨无限。我连连说,三叔,你坐下来吗!又顺着他的“语言习惯”(官腔)半开玩笑地说,享受悠闲,先要坐得下来!而且要静静地坐下来,进入一种无争、无欲、无怨、无忧的“真”境。成就大德、大才、大功、大绩,无疑不能坐等,要靠行动,要靠勤奋。然而,一个人一生、一世,每一时、每一刻都在奔波,都在忙碌,始终没有静下心来坐一坐的时候,注定终无大作为。拒绝悠闲的人,没有静坐兴趣或静坐能力的人,也很难产出高质量、高品位的精神和物质产品。坐得住、坐得稳是一种素质,一种品位。静静地坐一坐,果真能做到身静、心静,不仅有益于德行建设、社会治安,有时就是一种生产力。反倒是坐不住,狂动不止,误事或自误者颇多……三叔折服于我对于“坐”的“发挥”。

  我问三叔:你心理感觉疲惫吗?他点头。我说,现代人讲究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心理疲惫,通常用“幽默、倾诉、游戏、遗忘、运动、阅读、写作”等方式进行心理“按摩”。只要“按摩”得法,就能使人容光焕发,青春常驻。我本人推崇阅读和写作:阅读,使我发现另一方洞天。古书典籍、力作精品,都是古今中外名人、伟人和学养高深之人的智慧积淀与结晶。与书为伍,同这些人交友谈心,使我变得睿智大度、热爱生活,使我懂得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写作,是一种提神益脑的健康生活方式。当我感到有话要说而又无听众时,当我感到心理压力大又不愿向他人倾诉时,我就把我要说的话、我的不满和感慨,诉诸笔头,记录成文,“说”给自己“听”。这样,调节了我的情绪,缓释了我的心理压力,使我倾斜了的心理天平重新恢复平衡。三叔面前,我自我感觉良好,说话就多,好象我是他的三叔。

  我劝三叔,年老不是衰弱而是成熟,退休回家正是实现自己平生所爱的最佳时期。我们人身上有许多好的遗传基因到人的最后时刻都一点没有机会发挥其作用,只要留意健康,就是到75岁、80岁都还能发挥它们的作用,做成几件自己想做有益于人类的好事。退休回家,有了闲暇时间,就算是闲暇时间吧。专家指出,闲暇时间是一种“以时间形态存在的社会资源”,是人全面发展自我的重要领域,只要科学、健康、文明地分配闲暇时间,就会产生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和崭新的价值观念。专家呼吁,每一个人都要主动地学会休闲,在学习中获取知识营养,在锻炼中增强健康体魄,在活动中愉悦身心、陶冶思想情操。我还告诉三叔,有一项中国公众闲暇时间文化精神生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表明,目前整个中国社会对闲暇时间的价值缺乏正确认识,休闲教育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三叔点头,竟爽快地承认他便是一个对休闲缺乏正确认识者,亟需接受休闲教育。

  三叔喜欢运动。爬山,是三叔的强项,在机关工会活动中,他曾经得过爬山冠军。那天,细雨迷蒙,烟雾飘渺,他爬性大发,硬是拉我去爬市郊的陶山,我们撑伞冒雨前往。一路上,他向我“鼓吹”他爬山的感悟,他说,爬山是全身运动,既可增强体质,又可舒畅胸怀,还可呼吸山林中的新鲜空气,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他说,爬山,一得天趣,二得理趣,三得乐趣。陶山岭上,山林青翠,山花诱人,鸟鸣不绝,空气特别清新。放眼陶山,山水(雨水)如画,赏心悦目,天趣盎然;爬山,脚踏实地,稳步攀登,不可以有半步的取巧,玄机妙理,耐人深思!爬山,闲适、自然、平淡、清静……爬上山顶,三叔竟是手舞之,足蹈之,放声高吟起“六盘山上高峰,……”,他说他此刻胸襟特别舒畅,耳目特别明亮,周身特别轻松愉快,说他此刻有一种“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郑板桥)的超脱,人忽然变得潇洒了,如梦如幻,如闲云野鹤,恍入仙境,怡然悠然。

  说到“悠然”,他说他昨晚读到一篇谈“悠”的文字,好象是一位作家写的:做人,莫忘一个“悠”字。文中精彩段落,他说他都依稀记得:在事业上,“悠”着干,人生时限再长也有终点,死拼硬抢,只争朝夕,不如科学支配,合理安排,把时光悠然地用在有益的事情上,这样反而会将生命延长。时光如同一条溪水,静静地流淌着,没有大的波澜,却常能滋润出一片悦目绿茵。在生活上,“悠”着活,人世间美好的事物再多,个人只能享用很小一部分,疯狂掠夺,无度占有,反不如只要属于自己的那部分,使用起来更会心安理得,这样反而会更长久留在身边。物质如同阳光空气,缺少了活不成,多了也无益,只有适度占有才觉得舒适。虚名官位,“悠”着看,虚名再多也不是价值的体现,来路不正,名不副实,反不如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免得让世人耻笑唾骂,这样无论走到哪里都是直挺身躯;官位如同唱戏的衣帽,穿戴脱放不由己,那得看剧情需要,还是当个观众永远。接着,三叔又背出几句诗来,什么“升沉不过一秋风”,什么“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他象是背诵,又象是发乎内心的自言自语自我表白:人可以这样活,也可以那样活,活得明白不容易,活得悠然自得随意就更难。学会“悠”着活,“悠”着干,“悠”着看,让生命的价值舒畅地发挥,让时光的限度从容地运用,生活和工作的质量就会提高。三叔,以他坦然的胸怀写实的手法十分逼真地勾勒了一幅现代公务员心理世界的解剖图;我佩服三叔的记性和悟性,佩服他对“悠”的复述、阐释和理解……三叔分明是在给我上“悠闲课”!

  下山路上,三叔推心置腹,说他在机关拿公费研究过哲学,懂得人生短暂,知道生是偶然,死是必然。他说,可能是到了我们这般年纪,苦乐经过,荣辱尝过,方觉得出生活的真正滋味。回想我们年轻时的争强好胜,回想中年时的坎坷艰辛,真的感觉人生的曲折。人生在世几十年,最终恐怕都离不开“平静”二字。侄儿,你难道已经悟出此道了?你好象生活得非常快乐,地位金钱,从来构不成你心中的向往。我说,不,我决没有进入这种境界。我是想的多,说的多,做的少。不过,我起步早,已经对自己的晚年作了精心的安排,争取好好享受悠闲。三叔,很幽默,爱运动,重阅读,会倾诉,这都是我曾向他推荐的现代人“心理按摩”中的“有效手法”,三叔有学问领悟能力强。

  下山路上,我接过三叔的话头。人的一生谁都会碰到许多障碍,人人都会有痛苦和悲伤,关键是要学会自我放弃,学会放弃是享受悠闲的秘诀。积极的心态是生命的动力,努力生活下去是每个人的特权。切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值,所有的不幸都与期望值过高有关。幸福是一种自我感觉,自己觉得幸福,是真幸福、大幸福!对幸福迟钝,对不幸过敏,无止境的欲望会使我们抛弃幸福。

  下山路上,三叔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一位身经百战、出生入死的老将军,解甲归田后,以收藏古董为乐。一天,他在把玩最心爱的一件古瓶时,不小心差点脱手,吓出一身冷汗。他突然若有所悟:为什么当年我出生入死,从无畏惧,现在怎么会吓出一身冷汗?片刻后,他悟通了——因为我迷恋它,才会有患得患失的心;必须破除这种迷恋之心,学会豁达,就没有东西能伤害我了,遂将古瓶掷碎于地。突破了贪执的观念,进入到豁达的境界,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月朗风清……

  三叔终究是三叔。听听,无须宣扬,毋庸赘述,三叔对悠闲已经心领神会,谁说他无缘悠闲、远离悠闲呢?!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