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佛性、私德和雷锋精神”
长江、黄河都有源头。雷锋精神的源头在何处呢?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饱受帝国主义侵略和蹂躏。热血青年和革命志士奋起反抗,屡屡失败,终于认清了反帝必反腐败的清政府。孙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却发生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如何救中国?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传来了马列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迎来了胜利曙光。孙中山先生也认识到“三民主义”必须“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中国共产党经过若干年的实践,终于产生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等等方方面面。《为人民服务》中,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纪念白求恩》中提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愚公移山》中提倡“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
雷锋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原来是个鞍钢工人,后来入伍成为解放军战士。他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把革命理论牢记在脑海里,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在行动上,产生了伟大的雷锋精神。所以,雷锋精神的源头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历史事实。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形成了全国人民(注意:不是“全国公民”)学雷锋的热潮。现在重新提倡雷锋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是社会生活的需要,可是有些人却绕开雷锋精神的源头,甚至胡说八道,把雷锋精神归源于佛性和传统文化。这是为什么?
.《新闻晨报》A13版复旦大学哲学系王德峰教授《学雷锋也可以是一种时尚》中说:“对普通人毫不犹豫伸出援手,这是中国人所说的‘佛性’、‘良知’的体现,雷锋精神不是被硬生生打造出来的,在中华民族精神中,这种精神一直就没有断过。”
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们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要忍受,必须放弃各种欲望,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上,要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般木(无苦的极乐世界)。佛性就是普度众生,要求信徒发善心、做好事、积功德,以求死后不下地狱,来世投胎不受苦。这是雷锋精神吗?
“良知”是人的一种天赋的道德观念,就是孟子所说的“不虑而知”,王阳明所说的“不假外求”,是生而知之,而且是“被圣灵充满”的优良之知。王德峰说“雷锋精神不是被硬生生打造出来的,在中华民族精神中,这种精神一直就没有断过”,也就是说雷锋精神是“天赋的”,是“生而知之”的,而且是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中历来就有的。这不滑稽吗?
王德峰说:“什么是‘学雷锋’?我认为,只要是一个普通人在帮助另一个本无私交的普通人,就是‘学雷锋’。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私德’向来重于‘公德’。帮助他人,很多时候是在‘私德’范围里的。”
一个佛教信徒为了“来世超脱生死轮回”而帮助另一个本无私交的普通人,也是“学雷锋”吗?那些“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者也是“学雷锋”吗?
社会公德(简称“公德”)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它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而“私德”则指个人品德、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的道德。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先生说:“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雷锋精神是“公德”,还是“私德”呢?
王德峰说:“市场经济毫无疑问是承认个人利益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在今天的经济领域里并不现实。但是,市场和资本并不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在市场的边界处,正是生活世界开始的地方。生活世界是一个展现人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世界,在此世界中,不能没有千千万万个雷锋。”学雷锋就要牺牲个人利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既然“并不现实”,那么学雷锋就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了。雷锋同志牺牲个人利益帮助他人,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学雷锋只能在“市场的边界处”那个“生活世界开始的地方”。可是,市场经济占领着整个社会,那个“市场的边界处”在哪里呢?王德峰说:“这些场合本身要求拒绝资本逻辑和市场原则。”这些场合在哪里呢?
王德峰说到,现在不是想不想学雷锋,而是敢不敢学雷锋。“这种考虑的出现,是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的结果。多年来,在市场竞争的许多领域,屡屡出现突破道德底线的现象,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下,学习雷锋是需要勇气的。”这大概就是现在重新提倡雷锋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原因。
王德峰说:“当然,现在我们也关注到了雷锋更多的一面,他穿皮夹克,也是个很新潮的小伙子,这让大家看到更加活生生、亲切的雷锋,也更加能够给当代的年轻人以共鸣,学雷锋也可以是一种时尚。”雷锋生活在寒冷的东北,冬天冰封雪飘,有时大雪厚达1米多。在鞍钢工作期间,个人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穿皮夹克并不是“新潮”。入伍后因为军队的制度和风气,雷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工作和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方面,并且形成了伟大的雷锋精神。我们学雷锋与穿不穿皮夹克是风牛马不相及,不知王德峰为何大谈穿皮夹克之事?雷锋穿皮夹克“更加能够给当代的年轻人以共鸣”十分荒唐,把道德建设与“时尚”混为一谈更加荒唐。
什么叫“时尚”?就是流行或者时髦。结伴远游、西装革履、叼个烟斗、品味咖啡、跳迪斯科、听听古典音乐、打高尔夫球、甚至飙车、摆阔、狂赌、包二奶......也可流行或者时髦。流行就要追求吗?就是好东西吗?流行性感冒也“时髦”吗?对于新时代的流行风,马尔塞库说过:“我们成了‘物’的奴隶。”盲目地追求时尚,会使自己变得很肤浅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时尚是离不开充满铜臭的金钱的。把学雷锋搞成一种“时尚”,与学雷锋搞成一种“形式”同样令人反感。《新闻晨报》记者调查,有46%的人认为不参加学雷锋活动乃因厌倦“形式主义”。所以,把学雷锋搞成一种“时尚”,实际上是一种误导,会把“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引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