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经典散文

读母亲

发布时间:2024-08-10 22:15:21

  母亲已进花甲之年,但是一点儿也不显老,脸色粉润,白头发屈指可数。虽然经历了6年前喉大手术的重创,但是恢复得很好,嗓子不再沙哑,声音也越来越大了,也胖了一点儿,但是挺直不臃肿。看到母亲黑黑的头发,红润的脸,标准的身材,我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母亲的健康和美,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幸福的同时,我更忏悔我曾经的无知。记得小时候,被称做“大眼睛小美人儿”的我非常骄傲,因为逢人就会夸赞我的俊俏,可是我却很不满意母亲眼睛小,还不是双眼皮儿,觉得母亲很丑。那时我不止一次的问,母亲是我的亲妈吗?那时候我甚至不想告诉别人她是我的妈妈,我曾经为有一个“丑”的母亲而感到羞耻,这个念头不知道纠缠我多久。岁月是个好东西,让我的认识在肤浅里一步步深刻,它让我的肤浅慢慢蜕变,我开始重新读母亲,母亲的自强,母亲的向上,母亲的善良,母亲的巧手,母亲的品德是我一辈子学不完的,给我的幼稚、我的虚荣、我的肤浅重重一击,击垮了我多年的所谓的蒙羞。在慢慢品读中,我发现了母亲的美,不仅仅是容貌的不衰老美,更多的是母性的美,渐渐的这种美成了我一生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惨淡的童年 不屈服命运

  母亲是一个苦命的孩子,九岁的时候外婆去世了,扔下母亲和六岁的小姨,外公是一名共产党员,每天任劳任怨地忙于农活儿,一送公粮就多日不回家,无暇顾及我的母亲,倒是小姨幸运,过继给了我的姑姥儿,过上了有人疼有人宠的好日子。母亲却孤独的和她的爷爷及姑姑叔叔生活在一起,没有人疼爱。母亲天性内向,不爱说话,失去妈妈后更是如此,外婆去世不久母亲就患上了眼疾,一只眼睛就失明了。承受着身体的痛苦,母亲还必须承担起所有的家务,洗衣做饭喂猪饲养家禽等。所以母亲没进过学堂,只认识很少的字。

  外婆去世,母亲每天要为十几口人做饭,母亲够不着锅沿儿,就跪在锅台上。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学做针线活儿了,母亲的一双巧手是我家附近有名的。记得母亲给我们讲她第一次学绣花的经历,我们姐弟都感动得哭了。母亲绣的是鞋帮儿,画好了花样儿,母亲就像模像样的绣,满怀憧憬的绣了半天,母亲的绣品结束了,拿给堪称师傅的姑姥儿看看,姑姥儿可是“行家”,一看就全部否定了,什么针脚儿太紧,鞋面都褶皱了,不行;绣的花儿该是鲜活的,怎么看不出来鲜活,也不行;线的颜色搭配也不行,总之一件“处女作”完全失败了,母亲跑到外婆的坟前大哭一场。回来后已是掌灯时分了,一盏昏黄的油灯下,母亲拆掉绣的线,抚平鞋面,反复咀嚼姑姥儿讲的要领,又重新绣起来,有了高师的指点,再加之母亲的悟性好,这回顺手多了,快到天亮的时候,终于绣完了,鞋面上的花儿都被针扎手出的血染红好几块儿,没妈的孩子早当家,母亲的吃苦耐劳和一双巧手就这样练成了。

  操持家务 勤劳巧手

  母亲十八岁嫁到我们家,一年后我们姐弟相继出生,母亲的活计更重了。每天做完家务后,都做针线活儿到深夜。那时候很穷,做一件衣服老大穿完老二穿,坏了再缝缝补补给老三,所以针线活儿很累人的,没有一件像样的东西,却要做出像样的衣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虽然日子很穷,但是我们姐弟四人的穿着没有不像样儿的,不算新的,但是干净整洁。别人家的孩子却有的鞋子破着洞,衣服撕坏了大襟儿,更甚者大冬天都穿不上棉衣棉鞋。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有一个巧手的的母亲。

  等日子慢慢好起来了,母亲的针线活儿也多了,因为一年四季的衣服鞋子都不同,尤其我们这里四季分明的。就说鞋子吧,春天穿二棉鞋,夏天穿露脚面的夹鞋,秋天穿不露脚面的夹鞋,冬天必须是大棉鞋了,每人每个季节还不是一双鞋,都好几双呢,所以母亲做鞋一筐一筐的。到了哪个季节就去找哪个季节的鞋,从来不乱,衣服也是如此。

  女人做针线活儿,不是会做就行的,村里的女人都比着做,看谁的针脚细小,谁的衣服折边儿处板正,谁绣的花儿活灵活现,谁扣的云彩像飞起来一样,很有讲究的。母亲从不落后,非常出色,所以我们姐弟四人穿着母亲做的衣服很骄傲。我有一件红色的坎肩儿,那是母亲用一条红围脖给我改的,周边用天蓝色的趟绒沿边儿,胸前一排黑色算么嘎达的扣儿,一件白衬衣配着一件红色的坎肩儿,穿出来后,很多人都惊叹不已,都纷纷效仿,可是却赶不上母亲做的。我也美得不得了,直到今天还余味无穷呢。

  前几天回家,我说屋里凉得穿棉拖鞋,母亲赶紧找出一个纸箱子,全是棉拖鞋,告诉我挑一双就别买了,我选了一双带了回来。我劝母亲别总做针线了,年龄大了,眼睛也不好,母亲应了,可是母亲怎么能闲得住呢。

  不计较得失 与人为善

  母亲性格好,邻里乡亲都愿意和母亲相处。村里人没有太高文化,可是说道却很多,女人是有标准的,温顺善良的女人才是符合村训良俗的。温顺善良不是刻意的表现,而是天长地久的感应。母亲不会说教,也从不计较所得,只有默默的行动。来了乞丐,她会多给一些,别人遇到困难,她会出手相助,别人为难她,她会让一步。

  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土地就联产承包到户了,村里家家户户的地都是相邻的。秋收时忙不过来,舅舅就来帮忙,割黄豆时,因为没弄清相邻的地方,就把别人家的黄豆割了一点儿,当然父母都不知道。第二天人家就气急败坏地找到我家了,母亲看她一脸怒气,赶紧让到屋里问情况,那个女人吵吵把火地说,你们家多割了我家的黄豆得赔一百斤黄豆粒儿,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我们是割多了,可是不至于那么多,我们小孩都明白的事儿,可是母亲没计较就应允了。那个女人走后,我们就说母亲太熊了,让人家给讹诈了,不能按她的要求给她,咱们割多少给多少就行了呗。母亲说,既然咱们错在先,就得认错,我知道她是讹赖的,如果我不同意,就会吵架甚至打架,但是邻里邻居以后还要相处,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别太计较。就这样,我们家给人家一百斤黄豆。后来那个女人见到母亲,总是很恭敬。

  村里有一个无儿无女的老人,她长得还算好看,就是脸上有一块青色的胎记,遮盖了半边脸,她很妖道,说话像媒婆,到谁家去唠嗑都愿意照镜子,总觉得她自己很美。村里大人小孩都不太喜欢她,她也不在乎,整天招摇在村里。她很鄙视我母亲的“丑”,甚至笑话母亲。有一次,她走路摔断了腿,母亲不计前嫌,给她送饭送药,直到好转。能走路后,没事儿就到我家,母亲就给她做好吃的。我很想不开,干嘛管她呀,她对你也不好,母亲却说,她虽然傲气,可是晚年无人照顾,也很可怜。我们能帮就帮一把,谁都有老的时候。

  病痛来袭 坚强面对

  2006年的春天,母亲因为喉部肿物住院手术。那时候母亲的病不亚于飞来的横祸,我一时想不开难以接受,母亲一辈子做善事,为什么会让她得这样的病,我非常痛苦。母亲没有更多语言,只是默默承受着病痛。手术的日子,我和父亲守在外面,以泪洗面。4个小时后母亲被推出手术室,母亲的颈部厚厚地缠着纱布,喉头部有一个管子,脸由于纱布的包扎肿得很厉害,能看出母亲手术中的痛苦,只是麻醉着。医生交代,一会儿病人醒了,会有大量的痰,家属一刻也不能离开,随时吸痰,否则会引起窒息或起坠积性肺炎。回到病房后母亲就醒了,平卧在床上。母亲醒后,手术的并发症随之而来,不停的有痰。吸痰是很痛苦的,吸痰管要插进植入喉部的管道,每插一次,就像把呼吸道全部堵塞一样,憋得面部青紫,咳嗽不止,可是母亲没有呻吟一声,我一边吸痰一边流泪,那个夜晚是那么漫长,那么黑暗,我不明白痰液为什么这么多,有痰就得必须吸,一次次的吸痰,就像上邢一样的痛苦,母亲都忍受了。三天后,母亲病情稳定了,半个月的治疗母亲出院了。医生指导说,要戒烟。我真担心母亲能否做到,母亲的烟龄四十年了,而且烟瘾很重的,白天抽晚间也得抽几次。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出院后母亲再也没抽烟。我问母亲馋不馋,母亲笑了。

  母亲就是一本书,像一本童谣,通俗易懂,富含哲理;像一首诗歌,含蓄唯美,诠释母性光辉;像一部小说,写满励志,鼓舞后人。读母亲,虽然没有举旗救国的创举,也没有危难舍身的篇章,但是母亲如天下所有平凡的母亲一样,如涓涓溪流流淌在大地上,滋润着大地,蓬勃着母性的光辉。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