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经典散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发布时间:2019-08-31 04:46:01

  ▁献给那些贪图享乐的人们

  最近不知道怎么的,每天都有一种居安思危、不满现状的危机感▁一周至少有三四个晚上处于不眠之夜。那么我在思考什么呢?比如我毕业后要干吗?▁是在家安逸创作?还是带上行李去外地漂泊一下?又列如我将来是否能够养活自己以及家人?再譬如我如果结婚后能否支撑起这个家?假如我的理想没有实现怎么办?▁是另找目标还是听天由命?我五年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十年后呢?

  ……

  这诸多的问题无时无刻不像荆棘一样纠缠着我的白天和黑夜,使我眉头紧锁。

  其实拥有适当地危机感是好的,因为我研究过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发现其身上都有一种特质▁没错,那就是危机感,从来都是不满足于现状的。其中我最喜欢的中国企业家李嘉诚爷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从1950年起,22岁的李嘉诚开始在商场上创业发展,一步步地由“塑料花大王”走向了“地产大王”,成了世界华人的首富。

  有记者采访李嘉诚:“大家都很好奇,您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从来没有过一年亏损,既能将事业大胆地扩张到世界各大洲的55个国家,又能做到万无一失,从不翻船,这其中的奥秘究竟是什么?”

  李嘉诚回答:“我往往会花90%的时间考虑失败。”接着他解释道,“我不停地研究每个项目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这就好比在风和日丽的时候驾船远航,在离开港口之前,一定要想到万一强台风袭来之际应该如何应付一样。”

  记者问:“一般人满脑子都在想怎样成功,您为什么要花90%的时间去考虑失败呢?”

  李嘉诚沉稳地回答:“一定要先想到失败。一个机械手表,只要其中的一个齿轮有了一点毛病,这个手表就有可能停顿;一家公司,只要其中一个机构有了一个毛病,这个公司就有可能垮台……把种种失败考虑得越充分,成功的把握才会越大。”

  居安思危,多考虑失败,是走向成功的清醒剂;故步自封、陶醉于成功,则是走向失败的迷魂汤。“花90%的时间去考虑失败”,实质就是向最坏处打算,向最好处努力。

  我有几个异性朋友是做销售的,我们有时候会在一起交换思想,我同时也得知了她们的一些销售经验,她们往往想让客户产生一种危机感,在这里不妨教大家一下,如她们会对客户这样说:

  “这件T血是今年的新款,估计等过几天天一热就涨价了。”

  “如果你您想要下个星期买这台车,可能会耽误您的时间,因为预订至少需要半个多月。现在仓库里还有两辆,最近又卖的比较火,等到下星期谁敢保证不卖完?”

  “今天是本店五周年,前十名客户买进有特惠呢。”(当然,这种说法是实话实说的)

  很多人认为这些说法是最老土的,我却认为这是最实用有效的。如果我是她们的客户,肯定是买的多。

  《论语·卫灵公》里:“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用如今的话也就是说,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逻辑上是,人之所以有今日之忧,是因为以前没有考虑得长远。如果硬说是,没有长远的忧患意识,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愁和担心。

  昨天是中国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在70年前,日军在南京城下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大罪。南京大屠杀真可谓是“世界上最残酷的暴行之一”▁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会留下烧杀抢掠奸淫女子的灭绝人性的痕迹:见房就烧,不分豪贫;见人就杀,不分老幼;见物就抢,不分好坏;见女人就强奸,不分年龄。但好多历史真相都被这帮惨无人道的法西斯所毁灭了,那么我想在下面讲一个关于日军这种灭绝人性的犯罪过程:

  1937年12月,日本《日本日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如下消息:日军少尉向井和田野进行砍杀百人的比赛,田野杀了106人,向井杀了105人,但不知谁先杀到100人,所以胜负难分,重新再赌谁先杀到100名中国人。

  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以上。

  如此的杀人如麻行为实在令人发指,可更可恶的是日本人现在居然错改他们的教科书,在课本上只字未提当年侵略南京的残忍行为。

  我们在这场腥风血的屠杀中感受到了什么呢?▁残忍?暴力?还是耻辱?我并不仅仅如此而已,我感受到了我们中国人的落后啊!为什么落后?还不是大清朝实行了一个政策叫“闭关锁国”吗?他认为当时的国家实力雄厚,不需要和外国互通有无,可哪知道那时国外正在热火朝天的搞工业革命啊。但其根本还是不懂得居安思危、不满现状的道理,以至于走向灭亡之路。周恩来爷爷曾经说过,落后就要被挨打!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就有了居安思危独特的见解,他在《孟子·告子下》里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最后一句这样曰:“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用我的话来说就是,所以忧患使人生存,享受安乐使人灭亡。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