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经典散文

读书随笔

发布时间:2021-09-05 21:22:31

  本来,看古典名著应该正襟危坐,表情肃然。可不知怎么搞的,最近读书思想总是不走正道,看着看着,就胡思乱想起来。明知道这有点轻慢经典,可还是忍不住要把这些东西记下来,权当另类的解读吧。

  一.“西游”的另类解读

  我发现《西游记》所表现的思想还是挺现实的,虽然人们早已按照文学理论的观点,把它归结为什么积极浪漫主义名著,可我觉得这并不周延。

  咱们先说那个唐僧吧,实事求是说,这个人基本上还算是个好“领导”。他既不贪财,也不好色,连前世故交镇元大仙送的人参果都不敢吃,够清廉的了。他一门心思“取真经,成正果”,虽然这和为升官而好好干工作并无二致,但这不仅无可厚非,甚至就凭他那份百折不挠的事业心,也够叫人敬佩的了。只是他既无本事,又无谋略,还没气度。就因为他出身较好,原是如来佛坛下的高足(金蝉长老),起码相当于政治局委员级的领导核心层,只是因为犯了错误,才被下放到基层改造、锻炼的,这就是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安排他当其他几个人领导的根本原因。但是,他的领导水平,实事求是说,的确不怎么样,相当有局限。因为他肉眼凡胎,是非不分,好坏不辩,几次犯错误,可最终,还得他说了算,领导嘛。而且哪次犯错误,或者把妖精当成好人,或者把好心当了坏意,甚至险些丢命,可别人还得尊称他一声师父。事后,也很少作自我批评,这可能就是为了维护作为领导的权威吧?他最信任的下属不是忠心耿耿的孙悟空,而是三心二意的猪八戒。

  说起八戒,他倒也不是个坏人,他也有些来历,当过天篷元帅,级别不算低,相当于大军区级。但他犯过生活错误,也被下放到基层来了。

  这八戒原级别虽高,却胸无大志,基本没什么事业心,也从不把“成正果”当回事儿,而且既贪财、又好色,常犯“自由主义”。对工作总是“拈轻怕重”,“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当面不说,背后乱说”。经常向领导打小报告,搬弄是非。虽然几次背叛领导,譬如危急关头,总是致领导安危于不顾,不是要分行李、就是要散伙。在他们经济最不景气的情况下,竟然还公款私留,是悟空假扮无常乍出来的。叫他去巡山,他找个地方倒头就睡,回来还欺骗领导说没情况,等等。可唐僧仍信任他,宽容他,不时关照他点好处,譬如有好吃好喝想着他。

  沙僧虽然最没有本事,却是个最没争议的老好人,他谁都不得罪。不过他也有长处,那就是任劳任怨,有时还有一定的正义感。这样的人,在哪个单位,领导同事都比较喜欢

  争议最大、遭罪也最多的是孙悟空。虽然有一身本事,可他出身不好,是个毫无背景的石猴成精,而且因为师父菩提老祖不让说,就等于没有学位,这在官场上就不容易混了。尤其是因为不了解当官的好处,不懂得待遇,竟把个没级别的“弼马瘟”,当成了最大的官儿了,闹出了笑话。他有“大闹天宫”,反抗政府的前科不算,就是从保唐僧以来,也常常不服从领导,甚至对领导犯的错误当面指责。你想领导能得意他?所以,尽管他最忠心耿耿,(成不成正果他倒并不在意,只是更高领导观音菩萨用紧箍咒把他和唐僧连在一起了。)又有极强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但还是经常遭到念紧箍咒的惩罚,甚至几次要他下岗回老家花果山去。

  其实妖精也分三六九等,待遇也不一样。那些有来头的,虽然有的夺人妻女,有的胡乱吃人,有贪赃枉法的,是些地道的罪犯,可每当孙悟空历尽千辛万苦、求兵搬将,将其逮捕归案,举起金箍棒刚要给他应有的惩罚时,总是来个够级别的大仙或菩萨什么的前来阻拦,说这是他家养的什么畜生,如今要领回去教育,你早干啥啦?于是,就保护起来了。只有一个白骨精,是个没有任何背景的自修成精的,才被打死。而且,也不知怎么回事,那些在统一体制的天上,本来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东西,象什么青牛啦、狮子啦、道童啦、甚至兔子,一到下界能耐就大得要命,常常叫那些很够级别的象托塔天王、哪诈三太子等都拿它们没办法。这也不知道是因为天上压制人才,还是因为他们有高层的依仗。仔细看去,发现它们所以利害,孙悟空和一般的天兵天将斗不过它们,还因为它们有宝物。虽说是偷的,谁知道是偷的还是给的,那宝物,就相当于领导的批条,电话,面子。有这些,妖精还怕啥,直到啥时候事闹得太大了,这些领导才不得不出面收回“宝物”,把妖精领回去就是了。

  二.戏说“西厢”

  《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和张君瑞,在现在看来,简直是一对大傻帽。先说崔莺莺。她本是相国小姐,也就是相当于总理至少是副总理一级官员的千金。以她的门第、容貌,嫁给那个当朝郑尚书这相当于部长级官员的儿子是恰到好处的。因为她父亲虽曾位高权重,可如今毕竟已驾鹤西去。家道眼看中落,而与当朝郑尚书联姻,正好可挽此颓势。现成的大官、大款的儿子她不要,偏偏看中了个家道早已中落、身无几文的穷书生张君瑞。你说这人是不有毛病?虽然张君瑞自己说他死去的父亲也曾是个什么尚书,但这是不是忽悠谁知道?更叫人不能理解的是,和这穷书生私定终生也倒罢了,催他铆劲考状元呐!别说状元,就是一般进士,也比今天的博士吃香多了。在她妈的威逼下,张君瑞好不容易才下决心去京城碰运气,可她却偷着给他交底:“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只怕你停妻再娶妻。”用现在话说考上考不上倒不要紧,我最担心的是你再娶别人(她也清楚她们缺乏三媒六证的保障)。哪象现在的姑娘精明:有的女大学生在临毕业前向男友交的底:“你要考上研究生,咱们立马就结婚。要是考不上,那就拜拜啦”。这才叫不见兔子不撒鹰,赔本的买卖才不做呢。

  那张君瑞比她也精不到哪去。攀上个相国小姐是够运气了,可既然没有明媒正娶,就进可攻,退可守,来去自由。何必把私定的终生那么当事?考上状元了,放着当朝宰相千金不要,偏偏惦记那已故的相国遗孤。要是让今天的男人选择,别说死了的,就是退居二线的都没戏。说实在的,他们这一对傻帽,上当就上在太好玩虚的。什么“倾国倾城貌”哇、什么有情有义“模样俊”呐,什么琴声相知、诗文酬和呀,能当饭吃还是当钱花?就是有“才”,也得能变换来“财”的才有用。否则,白扯。

  三.慨叹“儒林”

  《儒林外史》中的读书人,的确有几个官迷。但他们太笨,就知道读书换官,别的路数一概不知。就说那周进和范进吧,几十年下去,头发都考白了,当上官还有几年活头?多亏那时侯还没有退休的死杠杠,也不计算工龄。好不容易当上官啦,有权就使劲用吧,可他们怎么也断不了迂腐读书人的小家子气。那周进,当上一省学道,起码相当于厅局级了。放着那么多官宦子弟他不提拔,偏偏看中了比他以前还寒酸的范进,这能捞到啥油水?果然,这范进也比他强不了多少,跟人家去打趟秋风差点惹上乱子。也当上学道,总算照顾一下恩师的门生,还得是人家本来就不错。去看恩师,好象连瓶酒都没拎,拍巴掌去的。也没陪恩师搓几圈麻,乘机点几炮,也算巩固一下感情嘛,真够死性的了,就闲说会儿话。

  最死性的要属开篇和结尾提到的王冕和季遐年。那王冕与朱元璋有过一面之缘,点拨过朱。朱当上皇帝后,不忘旧恩,专门派人去请他入朝做官。官职虽然是咨仪参军,但这是皇上身边的近臣,俗话说主多大奴多大,谁不得巴结着点?还愁没捞头?再说了,哪有一步到位的。好好干,灵活点,还有升不上去的?可他却躲了,装这份假清高给谁看?有多少人跑官、买官、哭官、作官都来不及呢,何况那么大的官?王冕硬是没干,多傻、没劲。

  那个季遐年更有毛病。身无分文,却写一手好字。那就写吧,谁给的价码高就给谁写。一年下来,还不划拉个十万八万的。可他写字全凭一时高兴。高兴时,人家给的笔资饱吃一顿,剩下的随手就送人了。不高兴时,你就是王侯臣宦,大捧银子给他,他也眼皮不撩。最可气的,有个施御史的孙子,算是地面上有权有势的人物了。别人巴结还没机会呢。人家请他写字,不给写也就算了。何必赶到人家去,当面指着人家的鼻子大骂一顿才解气?犯得上那么牛吗?其实多少有些名气的书画家,都以有几个够级别的朋友为荣,以书会友嘛,又不掉架,以后办啥事都方便,何乐不为?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