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村支书父亲
一
看着一个个的大贪官被揪出,我的心和所有人一样,欣慰,畅快,不一样的是,在我的心里,由衷地升腾起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和无限的敬仰,牵出我心底里深藏着的那份深切的思念,和发自内心的自豪。
父亲去世十多年了,但是在我的心里,他的形象一直是那么高大伟岸,严肃的面容里隐含着慈爱,瘦弱的身躯里装着所有人的冷暖,却唯独忘了他自己。
在这贪官遍地,世风混沌的社会里,刚正不阿的父亲,却保持住了他善良仁慈正直无私的做人准则。他的一生,在隐忍和大爱中演绎了人间又一曲真实的《焦裕禄》
在这个暖阳融融的冬日,让我沿着时间的长廊,领着你,去探寻父亲一生的足迹,捡拾父亲脚下那朵朵绚丽的花瓣,和那一组组闪光的镜头。
那是一个盛大的场面,万人大会场上,人头攒动,庄严的国歌唱响在空中,鲜红的国旗迎风飘扬。十八岁的父亲,与年轻的祖国一样,正值意气风发的青春时期。作为一名优秀的团支部书记,与同村里一起长大的另一名男青年,参加了那个县级的会议。
这里,我想介绍一下那名男青年,他是一位被批倒的大地主的儿子,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那位失去显赫地位的少爷仍然是生活在优越的环境里,并且,身上依然有一种隐藏着的威慑力,那种暗藏着的不服气的骨子里的强势,时不时的显露出来,与出身贫寒的父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父亲的优秀是自然的流露,没有任何的做作,不带有丝毫的装饰。而那位少爷的优秀里给人一种浮漂,一种不稳重的感觉。村子里这两个被人们认为的好青年同时参加了这个会议,被众多的领导接见,表扬,并鼓励。
席间,父亲被邀请发言,而那位少爷没有被邀请。在父亲发言的时候,坐在父亲身旁的少爷不时地扯一下父亲的衣服,或者用脚踢一下父亲,致使父亲的心情极为紧张,但还是勉强完成了那段艰难的演说。
那次会议,父亲由一个优秀的团支书,而被任命为村里的支部书记。而那位少爷,却没有得到一官半职。至此开始,父亲的村官开始了,但是,他的不幸好像也随之而来了。
年轻的父亲担任了村支书,担起了村里人的希望。那时候,是集体制,什么都要管,大事小情,都要想到,被压制的地主要防备,特别贫困的穷人要照顾,常常,临到分东西的时候,父亲只是拿回家妻子和儿子两个人的,而自己的那份,却送给村里最穷的人家了。
但就是这样,父亲依然是被人诬告,在大哥刚刚一周岁的时候,他被迫放弃村支书的职务,离开了妻儿,远去东北打工了。这一去就是一年多。
父亲不在家的那段时间,就是那位少爷在做村支书。他挤走了父亲,自己如愿以偿地坐上了村支书的位置,终于可以又一次高高在上,向穷人们发号施令了。但是,仅仅一年,人们便承受不了他的淫威,纷纷上诉,于是,这位风光了一时的少爷被撤去了村支书职务。同时,远在东北的父亲接到上级领导一封又一封的书信,都是催促他回来重新担任村支书的职务,父亲在推辞不下的情况下,回到了贫困的家乡,又一次,担起了村支书的任务,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那位有钱人家的少爷也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一心想做出一番大事来,于是,他拿着礼物和钱,凭着层层的关系,在银行里贷出了巨款。他一方面用钱收买各级官员的心,一方面向父亲提出了要求,要利用村子里的试验田,建造一个大公司。父亲不计前嫌,一方面也想为村民寻一个挣钱的机会,就答应了他的要求,把那片十多亩的土地让他用砖墙围了起来。
那位自以为是的少爷用贷款得来的钱摆谱,挥霍,结果,钱花完了,却什么事也没有干成,只是在那片地里建起来一排砖房子,闲在了那里。欠下了那么一笔巨债,他们一家人却丝毫不放在心上,上级也拿他没有办法,这事在周围村子里成了大家的谈资。
二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碾碎了多少人绚丽丰饶的一生,那些浮光掠影都像风一样消散在无尽的宇宙里,留下的,是闪光的足迹,是人民的口碑。
“田海的支书是一个实干家”,这是父亲留给我们的财富,是人们送给他的桂冠,是他一生呕心沥血的写照,是永远矗立在我心里的丰碑。
记得最清楚的是我十多岁的时候,父亲带领村民们搞副业,生产的墨水片销路很好,很多村子纷纷效仿,后来还做过手工项链的加工,以及化妆品的制作,我们的村子在周围是有名的,父亲带领乡亲们种好地的同时,想尽各种办法发家致富。而且,我们村里还搭起过一个戏班子,请来了戏曲界的老师傅,招收了很多十多岁到二十多岁的青年人学戏。每天早晨,田野里咿咿呀呀的练声,喊唱,后来,真的成为了一个正式的戏班子,到处演出。总之,
留在我印象里最深的还是我们家那不断涌进的人流。家里几乎每天晚上都有人来找父亲处理矛盾。什么婆媳不合啦,邻里纠纷啦,地邻两家争地边啦,甚至于孩子上学的事情也会来问问父亲的意见,更不用说给孩子娶媳妇了,谁家的喜酒也少不了父亲。于是,母亲就成了家里持家养孩子种地的顶梁柱。母亲常常抱怨父亲,但是,善良的母亲理解父亲,她只有默默无声地做着家里的一切事务。
要强的父亲还有一个“怪癖”,就是自己地里的庄稼不能落后于别人家的。所以,我们几个孩子,就成了父亲手下的兵。他绝不会让我们睡懒觉,天一亮肯定会喊着我们起床下地干活,不管多热,多冷,我们都得在田里劳动。为了这个,我总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离开农村,可是我没有考上大学,懊恼之余,唯有听从父亲的安排。
是的,父亲安排了我的婚事。
这是怎样离奇的一桩婚事啊,可谓是轰动了十里八村!
老公的家是方圆几十里以内唯一的一家,最穷不说,家里的人,因为穷而一度被人们鄙视,本来就老实厚道的一家人,在世俗的眼光压迫下,硬是变成了人们眼中的“傻子”。公公去世的早,憨厚的婆婆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拉扯着三个儿子。那时候,农村的生活还是处在贫困状态,一般的家庭能吃饱穿暖就算是好日子了。可是,老公的家里是一年到头的吃不饱,穿不暖,而且,还要供孩子们上学。一家人的衣服是没有见过的破旧,每个人都被村里人当成傻子来欺负。那时候,因为没有文化,农村人的素质普遍的不高。可是,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我的老公却考上了军校。父亲就是看上了老公的志气,他对我说,这是一个难得的能吃苦有前途的好青年,嫁给他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于是,在别人异样的眼光里,我嫁进了那个一贫如洗,真正家徒四壁的家里。是的,我是幸福的,因为我随老公进了部队,真正脱离了土地不说,也成为了一个吃铁饭碗的城市人,老公更是凭着他的诚实能干一路晋升,这些,难道不是我那眼光独到的父亲送给我的吗?
清廉做官方敢怒,公正办事才敢言。正直无私的父亲,在村里人心里是怎样的一个形象,我不知道,但是,一直瘦弱的父亲,在我的心里,却是无比的高大,威严。
父亲的高大形象留在我心里最鲜明的,是那一次,他站在墙头上,朝着拼死殴打的混乱人群,高声地,威严地,猛喝一声:“我看谁再打!都住手!”
像一声炸雷,镇住了疯狂的打红了眼睛的十几个人。那些人就是我前面讲到的那位少爷家里的人,他们围住了一家的四五个人,正拿着家伙朝着对方往死里打,乡民们被吓坏了,谁都不敢靠前,是父亲爬到墙头上,用尽全身的力气,极度愤恨,极度威严地制止住了他们。
那些没有得逞的心怀不轨的“恶人”,暗地里对父亲记下了仇。终于,在父亲被查出胃癌,辞退村支书职务以后的一天,大哥正在大队部打扫房间,被那个怀有报复心理的曾经参与打人事件的“恶人”故意找茬,无理寻衅,终于,两人动手打起来,大哥看出那人的恶意,赶紧跑回家里,不料想,那人竟然叫来了一群人,都骑着摩托车,一直骑到我们家,扬言要打我大哥。正好那天我在家,就赶紧拨打了派出所的电话,才制止了一场灾难。
三
人心如秤称量谁轻谁重,民意似镜照出孰贪孰廉。
阿谀奉承只能荣于生前,正道直行方可垂名青史。
这两幅对联,已经锈进了我的脑子里,化在了我的血液里,根植在我的骨髓里。因为它一直挂在我们家堂屋的正墙上,几十年如一日,陪着父亲,也领着我们几个儿女,一路长大成人。
经常,父亲总是对我说,怎么我在集市上,那么多人喊我大爷,跟我说话,那都是你的同学吧,我怎么都不认识啊。我心里说,你不认识人家,人家可都认识你。你给人家家里办过事,帮助过多少人,你自己哪记得清啊,可是人家都记得呢。
父亲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从不带着别的官员大吃大喝,上级来的官员,他都是带到我们家,简单的家常饭招待。因为父亲有胃病,当然不喝酒。他从来不用公家的钱进饭店,他总说,老百姓挣点钱不容易,还要养家,能让老百姓多分一点就多分一点,而他自己的那份,还常常不往家里拿,村子里谁家困难的过不下去,他就送给那一家了。
别看父亲身材瘦弱,不像别的当官的经常一身酒气,说话高声大气,但是,父亲最令人胆战的是他那双眼睛,威严,正气,严肃。他从不多说话,也很少大声说话,但是,只要他说出的话,没有人不认真去听的。大多数的时候,他在家里是沉默的,只有命令我们去干活的时候,才能听到他的声音。反正我是不敢正视他的眼睛,只要他在家,我们几个孩子都会乖乖的,大气也不敢出。
但是,父亲很早就是一个病人,只是我们知道的太晚了。
那是三十年前,那几年连年干旱,父亲就带领村民们打井。一连打了五口深井。父亲作为一个支书,却亲自下井,去往外淘出泥沙。在那冰凉的井底,他像一只灵活的飞鱼,但是,他不知道,那时候,阴冷的凉气正在侵入他的身体,致使他的胃部难受。一直以来,父亲的胃部都带着母亲为他缝制的棉肚兜,后来,连后背也带上了一个。带着疾病的父亲,就是这样一直带着病痛撑着工作。直到有一天,邻村的一个熟人发现了父亲的病,介绍了一个名医,给父亲做了检查,才查出了父亲的胃癌……
父亲的病是怎样而得,除了他自己,就是母亲最清楚。及至父亲离世,母亲仍然给我们唠叨,那时候,年轻的父亲会游泳,沿着井壁,扶着塔吊,上上下下,像一条鱼儿,游刃有余,一天天的泡在冰冷的井水里……
父亲的追悼会,是我永远也忘不了的场景,是我从没有见过的场面。那么多的人,都来为父亲送行,都含着眼泪,很多人都和我们一起痛哭失声。他们用最真实的感情,用心底里的泪水,为父亲唱着赞歌!那时候,我心里在说:父亲,你一辈子所做的,都值了……
父亲去了,他给我们留下的太多了。常言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我只想为父亲写下这几个字,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 甘守清廉报家国,不为贪赃羞儿孙。
生前博得万民爱,不唤清风自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