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经典散文

西沟人家

发布时间:2021-09-03 10:19:45

  知道太行山西沟风光的灵秀,是缘于女儿自驾游发在微信的美图。一幅幅奇峰竞秀,峡谷万丈,壁立陡峭,泉涌溢流,从此太行山色一直留在了心中,也就有了一种向往。正直十一长假,女儿又要再去太行西沟。约我同去,欣然前往。

  车过辉县,转过薄壁镇,顺着新修筑的盘山公路,便一路登山。车窗外一抹山色耸入云霄、壁立千仞,象一道巨大的屏风;半山腰紫红色的岩层,如刀砍斧辟;绝壁之上,点缀着苍苍莽莽的树木,随着秋风的摇曳涛声阵阵。万绿丛中,霜叶残红如花,点缀在绿色的林海之上,可谓万绿丛中点点红!沿着陡峭险峻的山壁盘旋,车往上走,水往下流,沟谷愈来愈深,天空也愈来愈蓝,阳光从山峰间斜斜地划过,空气变得清新起来。谷底雾气升腾,如轻纱飘渺,隐隐约约,给寂静的山谷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峰峦的线条也变得更加粗狂。车子在悬崖峭壁上左盘右旋,郁郁葱葱的灌木严严密密地遮住了下方的深渊,看不见深涧的小溪,却听得见哗哗的水声奔流。曲曲弯弯的盘道一边断崖深渊,一边绝壁如屏,使你感受到太行的伟岸与险峻,领略到大山的粗犷与雄壮。山崖间几只飞鸟翱翔,更显绝壁的陡峭。崖顶上,霜染的丛林,蜿蜒着苍茫的脊梁,在蔚蓝天空和悠悠白云的映衬下,给人宁静温馨的遐思。这时,你的心便融入了那一方蓝天白云,随着山间婉转的鸟鸣,飞上了山顶,忘却了路边的万丈深渊。

  车过潭头村,一汪碧水横卧,绝壁飞瀑高挂,湖光山色,天然画图。跨过小桥,山路越来越窄,路况越来越差,山形越来越险。昂首望天,峰入云间,白云飘过,举手可触;山顶几声鸟鸣,却不见鸟的踪影。俯首谷底,悬崖千丈,幽深莫测。隐隐约约的水声,山谷愈显得阴森、空旷。

  随着几声鸣笛,车子进入隧道,透过微弱的光亮,洞顶天然岩层,石板光滑;洞壁凿痕累累,坑坑洼洼,道道凿痕,清晰可见。在这万仞绝壁上,凿出一条隧道,这承载着山民们多少汗水与胆量。惊出一身冷汗之余,不由得感叹万千。

  山路似乎到了尽头,透过山林缝隙,一条小河拦住去路,河里堆满砾石,石下细流汩汩,对岸野菊花顺着河岸盛开,亮黄一片。两岸藤萝扶疏,苍苍茫茫,逆着山谷远眺,四围悬崖壁立,愈觉山涧深远。车子慢慢驶过小河,爬上一座陡坡,豁然山楂紫红一片,柿子鲜红高挂,俨然世外桃源。几户人家散落在一片斜坡上,坡上梯田相连,玉米一片金黄。斜坡边上就是悬崖峭壁,一家一户挨崖筑房而居,清一色的石头屋,石头院,家家门前挂着大红灯笼,石院的大门上,春联还是那么鲜亮。而最让人心醉的是这里的石头物事,石铺路、石磊墙,石片瓦,石头院,这里的人们把石头用到了生活的极致。小村群山环绕,绝壁四围,满目秋色,一片苍凉。只有房前屋后鲜红的柿子和山楂,还那么耀眼的高挂枝头。

  一座小小的客栈,石墙披藤,山花一片。几竿修竹,迎风飒飒。院外绿叶架下,吊着一个个佛手瓜。几株梅豆,缠缠绕绕。几间石墙青瓦老房,木制简易栅栏围墙,两根木桩,当做大门,一串大红灯笼垂挂,算是店家幌子。木栅栏上的小黑板,手书广告“混菜、小米粥、核桃、透水石”,广告旁边画一头非马非鹿的动物,憨态可掬,煞是可爱。院内石盆、石缸,石桌、石凳。石桌上摆放当地特产,山核桃,吸水石,崖柏,还有一些不知名草药。院中筑一小小花园,大有盆景模样,有山有水有松,可见主人不俗。

  女儿说,这个小山村属西沟村,叫西屹台,这家小店叫“如家客栈。”

  晚饭后,几点稀疏的灯光散落在大山深处,不闻人声,不闻犬吠,山风吹的树叶沙沙作响。仰首观天,夜色浩淼,月光如水,一轮圆月静静地挂在山顶。月光似乎比山外的月光更亮更白,山高月小,秋深天蓝,信然不虚。澄净的空气,潮湿的夜色,深邃的天空,偶尔的鸟啼,此情此景,让人尽情领悟山村的宁静。月亮属于这里的大山,属于这里的宁静。望着青黛色的山影和天幕上那一轮圆月,感慨无限,意切切地来到远离尘嚣的大山深处,追求的不就是这份清静吗?

  清晨,鸟儿唤醒了晨曦。东方紫气缭绕,流岚如幻。大山还在睡梦中,凝如玉碧,静若处子。空气如此清新,几个深呼吸之后,内心澄澈空明。山里的早晨,明净清幽,连头顶偶尔飘来的云朵,都好像在山泉里洗濯过几遍。

  太阳出来了,西边的绝壁镀上一层金色,一座座大山瞬间变成一座座金山,光芒四射。趁着阳光初照,漫步山径小道,曲曲弯弯,朝露晶莹,秋景醉人。道旁山菊金黄,散发着淡淡清香,一丛丛山枣,红红黄黄,珠圆玉润。一串串紫青色的山果,引人垂涎。灌木丛中,采几把山韭菜,摘几捧野花椒,拾几颗山核桃,在金风的吹拂里,闻到了丰收的馨香。这壮美的收获时节,果实累累,万山红遍,也正是这金秋时节,给了我们放飞畅想、采撷硕果的多彩空间。太行金秋,露重色浓,枫叶欲燃。天高云淡,纤毫不染。空气清新的让人心旷神怡,天蓝得让人生出无限遐思,让人情不自禁张开双臂拥抱群峰,放开喉咙大声呼喊。

  信步村西小溪边,秋色里的太行显得异常宁静。岸边丛林灌木茂密,霜染野草五颜六色,几朵蓝色的山花开在水边,随着流水像一串串风铃;汩汩的山泉从嶙峋怪石之间钻出,汇成涓涓细流在砾石间蜿蜒。绝壁上几帘瀑布,飘飘洒洒,像仙女撒花,随着细流融入小溪,汇成一泓湛蓝平静的一汪秋水,水中山影倒悬,流云横渡。一尾尾小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弋,在一枚枚砾石间穿梭追逐,一道道涟漪,变换着色彩斑斓的“太行秋色画图。”

  小村背后,一条水渠在悬崖绝壁之上盘旋。依山凌空潺潺流淌的渠水,远观像一条长龙曲折蜿蜒,穿山岩、过渡槽,高悬半山腰,犹如一道天河。沿着水渠溯流而上,一会凌云飞度,一会悬崖急转,仰观水渠上方,壁立千仞,俯视水渠下方,万丈深渊,步步惊心,让人由衷的赞叹。据说这条水渠西屹台村民餐风露宿苦战几代人,捏碎了大把大把的老茧,流淌的汗水与这渠水一样多,筑出了这条生命之渠,创造了人定胜天的奇迹;水渠流淌在太行山的怀抱里,流淌在西沟人民的精神世界里。也流淌在游人的记忆中。放眼望去,蓝天下水渠逶迤绵延,大气磅礴,壮丽的画卷,不屈的精神,叫人由衷地赞叹,感慨万千。

  在与如家客栈老板的闲聊中得知:小村现在只有三户住在村里,多数青壮年去城里打工,小孩子也跟着父母走了。如家客栈一家只有三口人,老宁是这家的家长,自己说刚过五十岁,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多了,一脸憨厚,身材不高,略显清瘦,两手长满老茧。老宁说他是江苏徐州人,因家庭成份不好,很小的时候随母亲避难来到这个山村,投亲舅舅家。老宁有着山里人朴实憨厚的本质,但却也有山外人的精明。过去一家人靠他一双手种植玉米,一根绳采山货养活着,可以想见日子的艰辛。好在改革开放,大儿子和女儿外出打工,赚了点钱回来,才把住房改造了一下,开了这间农家乐。

  老宁家的小儿子打理着这家农家乐客栈。小宁才二十岁,有着城里小青年的模样。看看小院内外,就知道小伙精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开放意识。小院前面开辟一片小小的广场,供客人停车。广场边搭了一间简易大棚,棚下摆放卡拉OK,家庭影院,供客人K歌。电脑旁安装无线路由,供客人免费手机上网。几棵松树原木简单加工,当作凳子,像一架架木马,很有情趣。大棚外还有供客人自己烧烤的炊具,各种作料一应俱全。小宁为这家客栈在网上作了宣传,虽然居住深山,通过网络的传播,每天都有顾客,特别是一些摩托骑友,自驾游客人,天天都接待不少。女儿就是在网上知道了这间客栈。小宁说,一年收入十几万呢。

  小宁有很强的经营意识,当地出产一种树木叫崖柏,这种崖柏百年前已经绝迹,只有悬崖峭壁上有干枯的枯树,崖柏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朽,木质细腻,发出淡淡的柏香。小宁发现商机,自己与父亲上山采挖,然后自己加工成“崖柏串珠”,很受欢迎,供不应求。上次女儿来时就买了几副他做的“崖柏串珠”,送给亲戚朋友都很喜欢。后来女儿在微信中告诉他崖柏串珠大受欢迎,应该收购储藏崖柏。果然,小宁真收藏不少崖柏,他带我们看收藏的崖柏,足足一间房摆满了崖柏,他指着其中的一棵给我们看,说是有人出五万元他都没卖。他说现在一件串珠都不做了,要等这里旅游开发,将来做成更好的工艺品再出售。

  山葡萄也是当地特产,小宁的母亲会酿造葡萄酒。她像山里的其他女人一样,心灵手巧。每当山葡萄成熟的季节,一家人都去采摘,今年也采摘不少,酿造了几坛好酒。晚饭时,主人送我们两杯品尝,果然香醇,酸酸甜甜中带有无限回味。老宁的女儿在辉县开了一家饭店,葡萄酒都送进了饭店,一杯能买到十几元。老宁说,酿酒一年也能收入好几千元。

  在与老宁一家的短短相处中,让我认识了太行山,认识了太行深处的人们。

  山里的汉子,凭借一条长长的绳索游荡于悬崖绝壁,走出一条只属于他们的路。山里的女人,像山花一样,刚强如铁,柔情似水,黝黑的面庞,粗粝的双手,并不妨碍她们做女人的本分。山里的青年,他们不甘于生命的寂寞而悸动,不屈于大山的淫威而搏击,由此弹奏出生命的乐章,描绘出不同先辈生活的绚丽。

  太行的宽厚包容与慷慨,容纳了历朝历代各路避难的人,才有了“竹林七贤”的美谈,才有了老宁一家的安宁。在严酷环境中一代一代艰难生存的人们,让我看到他们骨气高过高山,性子硬过青石。大山的禀赋孕育了山里人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厚道处世的品性。在与大山的抗争中,他们练就了乐观的心态。他们是夸父,是精卫,是愚公再现。

  如果说太行西沟鬼斧神工的风光让我惊叹,那么这云中的山路,悬崖上的水渠,古朴的居民,则让我一次次心灵震颤。这些人间奇迹,才真正塑造了太行西沟人家的品质。才酝酿出嵇康的《琴台》千年绝唱:

  餐沆瀣兮带朝霞,眇翩翩兮薄天游。

  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