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泥巴
朋友,你还记得自己的童年时光吗?那时候,你都玩过什么玩具,是不是玩过泥巴?我玩过,那情景,那乐趣,我至今记忆犹新,真畅快!
泥巴,上天赋予穷人孩子的一种怎么都玩不坏,到处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百变玩具,如今,虽已被很多人忘记,但是,我不会忘,它已经根植在我的心里,长在我的记忆里,成为了一棵枝叶婆娑的大树,我常常坐在树荫下,摇着一把旧蒲扇,回味那种无瑕的时光,陶醉在那久远的乐趣里。
往往是一场透雨过后,孩子们就会聚集在一块儿,来到大街上,释放一下被雨憋在家里的闷气。这时候,到处可见的泥巴便扯出了他们玩泥巴的兴致,一个提议,便会得到众人的响应,于是,大家就争先恐后地挖泥巴,挑那些没有草的光滑田地里,每人挖来一大团,选择一个平整的地方,用小手掌把地上抹干净,小屁股往地上一蹲,再用嘴吹一吹地面,两手捧着泥巴,就在地上揉起来,直到揉捏的泥巴有了韧劲,看起来表面光滑,而且拿着不会粘手上泥,就可以玩了。
当然,要是街上有几块大石头,或者水泥板,那就更好了,那上面的平面没有小坷垃粒和杂质,玩起来更顺手。
我们那时候,玩泥巴的花样可多啦。可以团泥丸,就是把一小团泥放在手心里,两只手掌合起来,迅速地转圈,几下子,一块没有任何形状的泥块就变成了一个表面光滑的圆蛋蛋。说到这里,我想到了毛主席的一首诗,七律《长征》里,有这么一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我们团出的泥丸跟红军脚下的泥丸可不能比,红军战士是用脚踩出来的,他们走了二万五千里,踩出了多少个泥丸啊,才换来我们这平安的社会环境,换来我们幸福的生活,让我们能踏踏实实,快快乐乐地玩耍,用手团出一个个真正的小泥丸,我想,那些为此奋斗过的战士们,应该欣慰了吧。
泥丸可以有大的小的,随自己的心意,团出来几个放在一边,然后就开始搓泥条。把一小块泥揉捏得软软乎乎的,再夹在两个手掌中间来回地搓,不能太用劲,要轻轻地,耐心地,一下一下地,慢慢的,小泥团就变成了一个表面圆滑的长条条,把它放在一边,然后再拿一块泥,继续搓,不一会儿,就摆了一排泥条,有长的,有短的,有粗的,有细的。
有了这些,就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造出各种小动物了,比如,一个大泥丸上搭一个长长的泥条,再在泥条上放一个小泥丸,然后,随便在路边捡一片树叶,用叶柄在小泥丸上点洞,上面的两个小洞是眼睛,下面的一个大洞是嘴,还可以在下面的大泥丸中间点一个洞,是肚脐眼。这样,就成了一个小泥人。
当然了,用这些材料还可以造出小鸭子,小鸟儿,小狗,或者小兔子,很多。小伙伴们比赛着,看谁做的好看,谁做的逼真,大家互相欣赏,往往一玩起来就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饥饿,更是不会注意自己身上的土和泥,每个人都灰头土脸,或许泥巴还互相往脸上抹,看谁的脸花的好看,大家乐得哈哈笑着,谁也没有想到会生气,会担心弄脏衣服,没有,一点也没有,好像没有注意形象那个概念。
还有一个更有兴致的玩法是“摔瓦屋”,其实就是摔泥屋。一般是两个小伙伴比赛着玩,两人都拿一块泥巴在地上揉,揉成一个大泥丸后,在地面上轻轻地顿两下,这样,泥丸底部就出现了一个平面,把泥丸反过来,底部朝上,在平面上用两个大拇指使劲的按下去,一边按一边转圈,直到按出一个大洞。然后仔细修理那个洞口,最好边沿是齐平的,底部是薄薄的,感觉自己修理得差不多了,看起来像一个窝窝头,这时,就用一只手端起来,口朝下,狠狠地朝地面摔下去。如果听到一声“啪”的响声,说明这个瓦屋摔坏了,透顶了,你看,摔下的那堆泥上有一个明显的洞口,这就说明成功了,另一个小伙伴必须拿泥块补上那个洞口。当然,也有很多时候是不成功的,那就在于修理瓦屋洞口的手艺和技巧了……
女儿和儿子小的时候,婆婆没有时间帮忙照顾,我一直是自己带着孩子干活。不论干什么,都是一边照看孩子,一边做事,女儿和儿子玩泥巴的情景,我记得非常清楚。幸亏两个孩子都很懂事,几块泥巴就能让他(她)玩很长时间,也就给了我很多劳动的机会。因为泥巴玩起来没有任何危险,又可以变出无穷的花样,既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又能激发他的创造能力。
女儿小时候,经常拿一块泥巴,做成各种各样的小件,比如,一张大的泥片片,那是大床单,一个大大的沙发里,铺上床单,褥子,上面睡着一个小娃娃,盖着被子,旁边还有桌子,上面有电视机,有书,还有碗筷,地上还有小板凳,小鸡,小狗,等等,一个上午,女儿就这样忙碌过去了,我从田地里出来时,女儿就指着她的作品给我介绍,讲出一个生动的故事来。
儿子小的时候,也爱用泥巴做小东西,也和小伙伴们“摔瓦屋”,也玩出很多样式,我从来不去干涉,还常常怂恿他去玩泥巴。
泥巴,应该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它养殖了动物和植物,给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但是,如今的文明人却嫌弃起泥巴来,认为那是脏东西,他们绝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去碰触泥巴的,更别说玩泥巴了。
但是,我永远不会嫌弃泥巴,我爱泥巴,等我老了,还会去玩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