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经典散文

立冬之后——赏析诗歌《乡村印象之立冬之后》

发布时间:2024-08-01 12:25:51

  《乡村印象之:立冬之后》

  作者:黄小丫

  题记:水始冰,地始冻,雉如大水为蜃

  (一)

  村口的井台结了一层薄薄的冰

  狗蛋哥说:

  “这辘轳从早转到晚,从古转到今,累不?”

  旷野一片冷寂。立冬之后,冻土的迹象,初露端倪

  染霜的青石阶有点滑

  几只麻雀在树枝头叽叽喳喳

  太阳没来———

  我的父亲却早早起床了

  (二)

  冬在继续深刻下去

  鹰的鸣叫,从天空直接垂落下来

  惊慌失措的鸟群,与贫困的乡亲

  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邻村驼背三叔家

  灶堂的火在眼前跳耀

  象蹲在地上吐着舌头的猫

  沸腾的铁锅里,煮着一家七口的生活

  (三)

  天气变得越来越冷

  时值农闲,忙碌了整年的庄稼人借此放下一切

  择选个黄道吉日,置办

  嫁娶之类的喜事,好好庆贺一番。逢人都要请

  男的、女的。老老少少,闹它个三天三夜

  管它流水席,还是九斗碗

  院里院外———

  一直摆到日斜.......

  猎人.2014.11.14日

  我们首先来看这首诗歌的题记:水始冰,地始冻,雉如大水为蜃。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

  在传统的节气征候中,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其意思可以这样理解: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而对于“雉入大水为蜃”却是说法很多,我查了一些资料,以下的解释颇符合实际。“雉入大水为蜃”是立冬时节是一个常见的现象。雉,禽或水鸟;《国语》对蜃的解释小曰蛤,大曰蜃。皆介物,蚌类也。立冬,河里的蚌、海里的扇贝等贝壳类生命已经到了收成的季节。古代这个时候贝壳类资源没有人为破坏和过度捞取,它们频频裸露或者清晰可见于水。蛤蚌、扇贝这么多浮现、或隐或现,引得天上大批鸟类飞下来享用,叼食。于是就出现了“雉入大水为蜃”的盛况。

  这下我们知道了,诗人给出的这个题记也就是诗歌题目的一个解释。

  读完诗人黄小丫的诗歌《乡村印象之:立冬之后》,就可以感受到诗人细腻的乡村生活,通过诗人自己的细心观察、体验和与生俱来的一种“家”的温情,以致从中捕捉灵感;通过去挖掘乡村那些平淡生活和熟悉场景中的内涵,让诗歌充满对现实凝重的注视和农村现实生活的怀想,让读者真真切切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温情的感动。

  诗人以“村口的井台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开篇 。在一些描写乡村为主题的诗歌中将一些常见的农村的物件或农作物以及农耕器具作为意象,是很常见的。诗人以此开篇首先就让读者无意间就会感到了一丝寒冷。而在这整个第一部分里“冷”的这个从诗中透露出来的感觉,是这部分诗歌的一个基调。

  随着作者的视线读者看见了狗蛋哥在说话:“这辘轳从早转到晚,从古转到今,累不?”这句话很有意思。如果要研读这句话所涵盖的意义,就会感觉不会出自一个农民之口。而偏偏就是从狗蛋哥嘴里说出,我想这其中应该有两层意思,其一是诗人通过狗蛋哥的这句话来表现自古以来农村生活的单调,同时又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态。其二是诗人确实站在一个现实高度上,对农村的现实和理解作出了这样的回答。诗人是利用了农村中常见的“辘轳”,而照见了农村的朴实生活以及辛劳的的场景。即使诗歌显得亲切中同时在其中掩藏着内心隐隐的酸甜苦辣,诗人的情怀在看似平常的一句话里流露了出来,而此时诗人的心情是沉重的。

  石阶的溜滑,麻雀的叽喳声,灰蒙的天空,太阳还没出来,父亲已经早早起床了,熟悉的场景。这样的描写使读者感到亲切。整个第一部分诗歌就是这样语言简单、朴实;这种叙述和表达的方式,洋溢着一种本真的、农家烟火味的气息,与当前的许多先锋诗的莫名其妙、交错纷杂形成鲜明的对照。可见诗人、诗歌骨子里是乡土的,其精神上也是乡土的。

  诗歌进入第二部分。 “冬在继续深刻下去”中的“深刻”一词有意思。深刻一般都是用来形容对某人、某物、某事的一种定性的程度。那在这里说“冬天继续深刻下去”是怎样的一种意思?似乎有点用词不当,其实,这句话中的“深刻”是加强“冬天继续”的表达同时表明冬天的严寒的程度越来越强。可以理解为“这个冬天一天比一天冷”,也可以理解为“这个冬天继续的这样严寒下去”,在语言的表达中多用第一种理解,即立冬之后的天气越来越冷。同时也表明“冬”这个意象在诗人心里是深刻记忆的,也为下面的内容起一个铺垫作用。

  “鹰的鸣叫,从天空直接垂落下来,惊慌失措的鸟群,与贫困的乡亲,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这一节中,诗人从冬天的描写转而描写“鹰捕鸟”的场景。其实,诗人的笔下的情感并没有改变,通过这种弱肉强食的“鹰捕猎物”的描写来表现农村生活的艰辛,也同时表现了农民生性胆小、怕事。中国农民性格非常奇怪,总是徘徊于两个极端。要么善良到了极端,只要有一亩三分地,就能老老实实的活一辈子;要么揭竿而起。这主要是农民因为所处的环境导致性格较为纯朴。农民的圈子很小,面对的人很单纯,事也很少,这就造成了农民处人处事方面基本上是属于用直觉处世为人居多。而对于现代农民由于所受教育大为改观同时接触外面的事物渐渐增多以致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性格。而诗人在此中对乡亲们的描写还是基于一种亲情和对“家”的眷恋。

  这一部分中诗人又用了一个乡亲的代表形象——驼背三叔。“灶膛的火”、“沸腾的铁锅”与“冬天继续深刻下去”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寒冷的季节与温暖的小家,使得读者在阅读的时刻深深的感到了“家”的温暖和温馨。这依旧是诗人不可放下的对家园之根的爱恋。无论岁月有多远,其诗歌的情与境,无不在诠释着“家”、“故土”、“乡亲”的乡土本质。即使这样一个寒冬也显示出诗人的柔柔情怀,达到了人、情、诗的和谐统一。

  诗歌的最后一部分。诗到此,诗人的“冷”没有继续下去,诗歌的色彩氛围由冷色调转化为暖色调。由此,一幅乡村里的欢快、幸福、亲情弥漫的景象已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语言朴素,乡土味醇厚,情感表达真切。

  回头我们再重新浏览此诗,我们会发现,首先诗人笔下的冬天是一步步往前走的,寒冷也是越来越冷,而与此同时诗人笔下的温暖也越来越多,诗人巧妙的将二者结合起来,两条线索,一个主调。使得冬天里的小乡村渐渐有了生机。诗人把已经展开的诗意,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其次,诗人在诗歌里运用了两个具体的人物,说具体是因为有名字:狗蛋哥和驼背三叔。这样的名字在乡村中容易见到,诗人之所以这样写,我想还是想拉近自己与所写乡村间的距离,也拉进诗人与读者间的距离。

  因此从诗人和诗句当中,我们读者可以找到能够温暖自己和能引起共鸣的心声,在读完诗之后蓦然回首再到想象的空间。让读者如同身置那个立冬之后的小乡村,感受着家的和谐,感受着家的温暖与幸福。

  从这首诗歌当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诗人是一位热爱生活、懂得生活、体验生活的人,且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取向的诗人。虽是立冬之后,但是温暖、幸福、感恩这些字眼依旧可以从诗歌中找寻出来并以此构成了这首诗歌的主题。在如今喧嚣、浮躁、追逐名利的时代里这首诗歌充满了真情和温馨。

  最后不得不提一点的就是通过这首诗歌所延展出的一些思考,那就是当下的社会,城市与农村的分界线已经没有了那么清晰。大量的农民工流动,使得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在迅速缩小。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作为诗人应该要在在一个更大、更宽的角度里才能够深入了解、理解农民,从而去发现在社会改革中农村和农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来自包括精神、物质的各个方面;这就需要要诗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鉴别力,走进农村,融入农民的生活,甚至贴近农民的内心。从而多角度、多形式的去观察、去发现,既展示乡村带给我们的温暖、幸福,也要揭示农村的封闭、落后,进而去探知农民的喜怒哀乐、理想和迷茫,才能更好地创作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好作品。

  作者:水墨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