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闺蜜
她和她相识于十几年前。两人因共同的同学而结识。开始时,也就一般的朋友之情。后来随着不断了解和聚集的时间之多,两人越来越投机。
从无话不谈,到生活中互帮互助,到分享各自的隐私和心内私房话。从逐渐接受彼此的优缺点,到人前人后的力挺,两人的情分也在不断的增加。十几年的积累,成了闺蜜。
某一日。同学几个相约某茶楼聚会。虽说都是老同学,但情分还是有疏亲的。在她看来,这里,她是当她最亲最近的同学。
那天,因天气的原因,她去的最晚。几个早到同学的电话催她三五遍,她才姗姗而来。上得茶楼她们坐的卡座帘子门口。
不知道么原因,她站了会。就听见帘子里边的她们说起她。说的都是不好的话(在此不表)。都在说。她却说的最难听,好多她们俩曾经的私房话,被她在此当做笑料,与人分享。那一刻,她有心被撕裂的感觉。她气恨的,不是此刻她沦为别人的谈资,而是里面参与的,是她十几年视如姊妹的朋友。
良久。她还是调整了自己,掀起帘门,与她们寒暄招呼。她坐到她旁边,一脸灿烂。一如往昔。但她心内明白,她们不可能再像从前。
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红楼梦》里史湘云定亲后,袭人逗她:你还记得十年前,咱们在暖阁住着,晚上你说与我的那些话儿?哪些话,书里没提。
深闺无聊时。林妹妹也会有“盼个姊妹来说些闲话儿”的想法。至宝钗等人来探望她,说不得三五句,便厌烦了。她也曾被宝钗打动过“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往日竟是我错了,误到如今”。这句话强调的重点,预示着她们握手言和。但她们从此是朋友了吗?没有。
史湘云与袭人就不说了。同在大观园,命运把她们放置于同一空间,不说与世隔绝,却也无缘结识外人。于是小小的发展下少女情谊,理所当然。薛林二姝就难说了,人生观价值观相去甚远,能和而不同就不错了。
友谊原本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相互的欣赏。友谊升华一步就成了友情。友情的集结,来源于彼此性格、情商和兴趣的靠拢。当所有这些靠拢后,成了闺蜜。
同性间的友情,从最初的有眼缘,到相互无话不谈。又从无话不谈,到“这是我的死党”。或者,“这是我最好的朋友。我闺蜜”。如此,友情渐渐有了坚实的基础。也看似经受住了生活中的暴风细雨。
亦舒曾说:当我四十岁的时候,身体健康,略有积蓄,已婚,丈夫体贴,孩子听话,有一份喜欢的工作,这就是成功。不必成名,也不必发财。——其实,也不必有朋友。从这句话在微博的转发率来看,真说出了无数女人的心声。
在没有利益纷争的时候,在没有嫉妒心驱使的时候,同性情分或许还能存好无缺,一旦某一方处境发生改变,或直接或间接的牵涉到彼此的利益,这种闺蜜情分就大打折扣。有些同性朋友的情分,看似无坚不摧,走近了,不堪一击。
闺蜜,说到底就如字面意思,仅限于深闺。
日常生活中,我更倾向于异性的交友观:论情也好,论事业也罢,清清楚楚,绝不混淆。酒肉熟人绝不会混为生死之交。
而我们女人就不同,太容易羡慕嫉妒恨,太容易感动泪奔。听得三两句温言软语,恨不得向世人宣告:这是我闺蜜!
实际呢,知心朋友一个都没有,更别说闺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