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经典散文

我在金秋穿越了你的历史——游明皇陵怀古

发布时间:2024-07-08 22:31:04

  进入凤阳,就跳入到沧桑而神奇的历史河流中了。曾经“壮丽森严”的明皇陵,霸气仍在的中都城遗址,散落遍地的古城墙砖,香火绵延至今的龙兴古刹,建制精巧的明代鼓楼,还有从古至今口口相传的关于大明帝王朱元璋的那些事儿,都会让你穿越到600多年前的时空里去。

  我的家乡定远与凤阳是邻县,老家所在乡镇北边的山,山南侧是我们县,北边就是凤阳了。两县山水相依,鸡犬相闻,民风相同。因为凤阳是大明皇帝朱元璋的家乡,虽然近在咫尺,但对它还是有一种特别的敬畏之情。

  有朋友说,我们似乎都有这样的感觉,对家乡的景观总是不足为奇或视而不见。即使想到了要去某处名胜,却因为觉得离自己很近,随时都可以去的,结果反而一耽误就是很多年。我所居住的县城与凤阳距离不到三十公里远,却是我多年前就想去的地方。今年国庆期间,正值秋高气爽。我害怕了黄金周到外地的那种拥挤,便受凤阳同学王敏夫妇的邀请,与爱人、孩子一起,实现了计划已久的凤阳之旅。

  秋天的凤阳,天朗气清,瓜果飘香,稻穗金黄。金色的田野,把天空也渲染成了橘黄色,这样的色彩基调,让人自然联想到封建社会只有皇帝服装才能使用的颜色,也更加相信了帝王故里确实是风水宝地。深受雾霾困扰的都市人来到凤阳,一定会对生活在这里的人心生羡慕。

  到凤阳县,位于县城西南约六公里处的明皇陵是必去的地方。

  元朝末年,当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节节胜利,快要夺得天下的时候,他决定把将来的国都建在自己的家乡,便派人在故乡安徽凤阳修建规模宠大的都城——中都。他同时也在该城南面六公里的地方,为自己的父母兴建皇陵,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明中都皇陵。当中都城的建设初具规模的时候,朱元璋又采纳大臣的建议,决定迁都南京。公元1421年,朱元璋的儿子明成祖朱棣又把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这样,凤阳的中都城因为废弃不用,逐渐残毁,也逐渐被人遗忘。

  踏上明皇陵的笔直、平整的神道,我就会记起小时候村里那位干瘦的老私塾先生,捋着下巴几根白胡须给我们讲的那些神奇故事。朱元璋年轻时家境赤贫,没有土地,父母相继死去后,竟无处下葬。又因家贫没有钱买棺椁,所以朱元璋和他的哥哥只能抬着父母的尸体准备草葬山莽。传说两人快到山麓的时候,突然电闪雷鸣,大滂沱,只好放下尸体,到大树下避雨。等雨过天晴,兄弟俩再去抬父母的时候,发现原先停放尸体的地方已经形成一个像小山似的巨大土堆,原来是天兵天将下凡,为朱元璋的父母实行了“天葬”。故事无稽可考,可以确定的是,当时埋葬一定是极其简单的。朱元璋称帝第二年,就在他父母坟墓上修建皇陵,历时十年。当时的皇陵分皇城、砖城和外土城三道,占地两万余亩,城内有各种殿堂房舍不下千余间,仅护陵的人就有3340户。陵园规模宏伟,园内有大量精湛的碑石雕刻,其气势明显高于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在封建社会,有皇帝后代陵园的规模不得超过先辈的规矩),可惜陵园内建筑大部分已经毁于明末。

  走在明皇陵神道上,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两边32对排列整齐的石人、石兽等石像生了。大家所熟知的北京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李治武则天合葬的乾陵都只有18对石像生。陵园内导游姑娘自豪的说,这里的石像生数量之多,雕刻之精美,为历代所有帝王陵园之冠,并被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石像生自北向南,东西对列。这些用硬度极高的青石雕刻的石像生,无论是麒麟、石狮、石虎、石羊,还是华表、文臣、武将、石马与牵马人,无不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1982年,这里就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了。

  沿着石板铺就的神道继续往南走,过了金水桥,就会看到在东西两侧各有一个翘檐斗拱高大的亭子。西侧的亭子里放置的是朱元璋御制皇陵碑,碑上镌刻着朱元璋亲自撰写的碑文。皇陵碑高6.87米,由碑座、碑身、碑帽三部分组成,碑额上刻有“大明皇陵之碑”六个大字。朱元璋为什么要亲自撰写碑文,碑记开头就作了明确说明:建设皇陵的时候,已有文臣儒士撰写了碑记,但朱元璋认为这些“粉饰之文”“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于是就亲自撰写了碑文。碑文为1105个字,内容主要记述了他的卑微身世、僧侣生活、戎马生涯以及开创大明江山的全过程,阐明了昌运兴盛的道理,以作为子孙后代的训典。“……既葬之后,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计不张。孟嫂携幼,东归故乡。值天无雨,遗蝗腾翔。里人缺食,草木为粮。予亦何有,心惊若狂。乃与兄计,如何是常。兄云去此,各度凶荒。兄为我器,我为兄伤。皇天白日,泣断心肠。兄弟展品路,衣恸遥苍。汪氏老母,为我筹量,遣予相送,备醴馨香。空门礼佛,出入僧房……”朱元璋撰写的碑文,其实就是他的个人传记。他一改历代帝陵碑刻粉饰夸功、谀墓不实的恶习,行文情真意切,读来朗朗上口,皇皇大著,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更重要的是,朱元璋真实的记录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后人特别是历史学家研究朱元璋和元末明初历史提供了最可信的珍贵史料。

  在皇陵碑对面的亭子里,树立着一块无字碑,形态规格与有字碑一模一样,但整个碑体上没有一个文字。据说,这块碑是朱元璋专为其祖辈歌功颂德而立的,他认为自己的功德已经大的难以计算了,其祖辈的功德更是没有语言能形容描述的了的,只有树立无字碑,取其功德无量之意,让后人去景仰、揣摩。

  已历经了600多年风雨的皇陵碑价值之高和无字碑之神秘,被称为皇陵双绝。他一改历代帝陵碑刻粉饰夸功、谀墓不实的恶习,行文情真意切,读来朗朗上口,皇皇大著,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更重要的是,朱元璋真实的记录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后人特别是历史学家研究朱元璋和元末明初历史提供了最可信的珍贵史料。

  过了两个碑亭,神道两侧是两片茂密的松树林!这栽种松树的地方,就是享殿遗址了。享殿,是皇帝祭祀祖先和休息的地方。享殿再向南,就是陵园的终点,即埋葬朱元璋父母和他三个哥哥、三个嫂嫂、两个侄子的大坟丘了。皇帝在祭祀祖先的时候,为了避免陵寝过重的阴气,到了享殿就不再向前走了,皇帝所有的祭奠活动,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享殿曾经是皇陵中最恢宏奢华的建筑,可惜早已焚毁了。

  终于看到了像小山似的大土丘,这就是明皇陵最核心的部分,朱元璋的父母和兄嫂就埋葬这里,无数个关于大明帝王的神奇故事也就是从这里生发。

  “孟兄先死,合家守丧。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忽伊史之慷慨,惠此黄壤。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朱元璋在皇陵碑上清楚的叙述了埋葬父母的经过。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皇帝,出身卑微。公元1344年,朱元璋17岁,放到现在来说,还未成年。当年,凤阳遭遇大旱,又赶上瘟疫肆虐。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朱元璋的父母先后死去。这样家破人亡的悲惨处境,对于年轻的朱元璋来说,真可谓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朱元璋家当时是佃户,没有一寸土地,父母死了无处埋葬,这倒正合了“死无葬身之地”这句骂人的话。朱元璋去哀求田主刘德,可刘德觉得田主家也没有多余的地啊,当然不肯帮忙。好在邻居刘继祖(刘德之兄)看朱元璋实在可怜,于是就借了一块地给他,这就是现在的皇陵墓地了。

  眼前的坟丘占地约有一个篮球场的面积那么大,四周是二尺高的石砌围墙。坟丘高高隆起,上面都是碗口粗的松树,每棵树上都系满了游客祈福的红布条。据史料说,朱元璋称帝后,曾多次考虑为父母迁葬,因为有人奏谏,说那坟地风水好,迁葬势必会破了“兴龙宝地”的风水,于是就地建造园陵。显然,陵墓就是将原先的土堆加高培厚而已。

  我猜想,田主刘德后来应该是主动将家里所有的土地,都送给朱元璋用来修建陵园了吧。不然他再看到朱元璋亲自写的皇陵碑文,还怎么敢活下去呢?这,也许就是历史上常常出现的此一时、彼一时的道理吧!

  凤阳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如今的凤阳,可看的地方真不少。中都城遗址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小岗村掀起的农村土地承包制改革彻底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凤阳,在中国历史上总是石破天惊!这一切,也许是县城中心明代鼓楼上朱元璋亲自撰写的“万世根本”那四个大字,时刻都在庇佑着这一方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使然吧!

  一天的时间,除了去这些地方以外,我还赶在黄昏之前,到朱元璋下诏修建的龙兴寺里,上了一炷香。龙兴寺香火旺盛,寺院里的佛鼓经声,伴着檀香燃起的袅袅微烟,又让人不禁想起朱元璋在寺庙里当小沙弥时那段清苦的岁月。

  对于朱元璋来说,一切都过去了,他终于登上了在那个时代人所能到达的最高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十分有作为的皇帝。

  有一种现象看似有些奇怪——无论是凤阳人,还是定远人,对朱元璋这位老乡的感情都是十分复杂的。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朱元璋曾经在凤阳大修皇城,在他的家乡实行免除劳役的照顾政策,还从江浙富庶地区移民到凤阳。但凤阳人后来还是因为贫穷,对这位皇帝老乡的恩泽并不领情,反倒有些微词。历史上的事,很多已经说不清了,曾经悲壮沉重的真实,现在都幻变成了轻松的故事随意飘散了。

  定远人对朱元璋的不满,主要是认为他当了皇帝后,就忘恩负义,滥杀功臣。朱元璋最初是由汤和介绍投奔定远起义军领袖郭子兴的,并娶了郭子兴的义女马姑娘,即后来的马皇后。明朝的开国功臣大多出于凤阳和定远两地,其中位极人臣的定远人居多。朱元璋不愿意看到那些曾经与他一起打江山的人好好的活下去,他总担心这些开国元勋会居功自傲,影响到他子孙的江山社稷。这很符合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心理学!明初四大案,定远开国名将就占据了两席。蓝玉,常遇春妻弟,明朝开国元勋,官拜大将军,封凉国公。仅蓝玉案就有一万余人被杀,蓝玉本人的结局是被剥皮填草。当时定远县姓蓝的人,基本上都被诛杀了,只有少数蓝姓人家迁居他乡并改姓“青”后,才免遭残害。开国辅运韩国公李善长,宰相胡惟庸,宋国公冯国胜,淮安侯华云龙,这些定远籍的明朝开国功臣最后都死在了政治清洗中。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凤阳确实是个好地方!如今的凤阳,已成为最宜居的地方!由于风景秀丽,历史文化遗产众多,每天都有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到这里休闲观光。

  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的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王守仁来到凤阳登上谯楼(即今凤阳县中都城的鼓楼)后,感怀时事,诗兴大发,曾写下了“祖陵王气蟠龙虎,帝阙重城锁蝃蝀”的著名诗句。无论是在明朝之后,还是在明朝之前,都有很多文人墨客慕名到过凤阳。白居易站在凤阳境内的淮河岸边不禁感叹“淮水东南阔,无风度亦难。”韦应物到达凤阳就不想离开,他的诗句“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便是证据。苏轼、范仲淹、文天祥、宋濂、康有为等历代文豪到凤阳都曾留下在当地广为流传的诗词歌赋。对凤阳感情最深的名流莫过于大明皇帝朱元璋了,他曾写下许多像“清霜将降雁鸣天,淮之南北尽平川”这样令他家乡父老感到自豪的诗句。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600多年前的血雨腥风早已被冲刷的干干净净了。大河向东流,历史向前进,这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小城故事多,景色也不错!”邓丽君的歌词,用来给凤阳做标签,也是十分合适的。纵有千万个故事版本,大明帝王和明朝276年的统治,一定是这些故事中最浓墨重彩的部分。至于朱元璋的功过,以及他对家乡的感情和影响,就任由无数的有字碑和无字碑去评说吧。(安徽 郑培进 QQ:291350615)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