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解读干部走读现象
6000多名“走读干部”被查处的背后——中央首次大规模整治干部“走读之风”。一些家住城里的基层干部,不深入群众、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是常常往家跑,被称为“走读干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收官之际,共有6484名“走读干部”在专项整治中被查处。这是中央首次大规模集中处理这一长期遭诟病的干部作风问题。(新华网10月13日)
放眼全国,干部走读行为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在乡镇干部群体中尤为明显。“走读干部”一般指工作和家庭不在同一城市,为了同时兼顾必须两头跑,从而形成晚出早归或者周一上班周五回家过周末的现象。最终在人民心中留下不深入群众,不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印象。联想开来这可能不止是工作不上心还可能是作风漂浮、官僚主义的表现。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逐渐接近尾声,国家不仅没有草草结束反而加大了对走读干部的查处力度,这是中央首次大规模集中处理这一长期遭诟病的干部作风问题。可见不能因为一个活动的结束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随时敲响为民务实的警钟。
“干部走读”问题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从思想上看“干部走读”忽视了干部对群众的重视程度和责任心,没法保持党群的血肉联系。从经济上看,干部走读必然会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不论是使用公车还是私车最后买单的大多也是公家,纳税人的钱没有被使用在刀刃上。而最担心的是,干部不在工作地点,任何突发事件一旦发生,领头人都不能在第一时间赶到并部署解决。后患无穷。
笔者认为“干部走读”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制度不完善造成干部自我约束自觉性不高,工作松散。干部有义务拉近干群关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同时干部也有享受家庭温暖的权利,不能一味的将干部捆绑在单位上,在特殊情况下干部需要舍小家为大家,但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在为民服务和对家庭负责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才是合理的科学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