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的联想
春风得意马蹄疾,踏尽西屏古老街。位于松阳县西屏街道人民大街109号的一间小小秤店并不起眼,门口摆放着琳琅满目的秤类和小五金产品。店主胡琨(1953-2010),一位中年汉子,个子不高,脸形廋削,戴一付老花眼镜。双手麻利地用刨、锉、钻等工具在一根根硬木上做“文章”,全神贯注地干活劲儿,行人纷纷为之侧目,一会儿功夫,一根根漂亮的木杆秤制作成功。胡师傅对秤行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吸引了广大顾客纷至沓来采购。海外松阳人回家乡探亲都要到老街走一走,看一看,顺便光顾胡师傅的秤店瞧瞧。
胡师傅的这一套过硬技术是自幼从秤匠外公那儿学来的。他是永康人,小小年纪就来到浙南桃源——松阳,13岁小学毕业,辍学后就一直跟随外公学钉秤。严师出高徒。小胡勤奋好学,很快掌握了这门传统技术。这个行当均糸个体作坊。胡师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生意红红火火。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小胡咬定青山不放松。光阴如箭,日月如梭。屈指算来一干就是四十余年。
天天都干此活,单调又枯燥。用什么来调节精神呢?娴于辞令的胡师傅自有妙计。他想起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之一中华诗词,钻进去,以对联为突破口,学会写对联,目前巳是中华楹联学会的会员。他有一个独特的创作习惯,就是边干活,边构思对子,一有灵感出妙联,不敢怠慢,立即记录下来,像古代诗人李贺先生一样,每有会意,便写在纸条上,放入囊中,并日积月累收集之,且投书各地相关报刊,还获得过不少奖励,终有所成。你看,他的小店门口有一块小黑板,上书为顾客提供写对联服务。引得不少人前来捧场。这一下,胡师傅的干劲更大了。钉秤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不但解决了养家糊口的生计问题,而且精神充实,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秤行趣事多。比如有的人生活马虎,秤到用时却发现丢了秤锤、秤盘,还不止一次,来补买。还有的人不小心把秤杆折断了,拿来修补。此外,他还做到了慎独。一次,有个不法商贩叫他做短斤缺两的所谓“公平秤”。他婉拒。众所周知,秤的作弊方法很多,容易给不法分子钻孔。违背良心的事他不干。心底无私才能天地宽嘛。
计量用具——秤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特别是商业上用场更大。生意人都想有根经久耐用的木杆秤。尽管科技发达,电子秤占领了一部份市场,但是,木杆秤仍然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因此,为胡师傅提供了用武之地。他在兢兢业业地操劳在秤的事业上。技术上精益求精。服务态度好。坚持顾客就是上帝的思想,热情为老百姓服务。可以说对秤户有求必应。他加工的秤规格齐全,质量上乘,深受顾客欢迎。不要小看一杆秤,用场大着呢?制作工序也有十几道,且每道要把关。这样生产出来的东西才有生命力。如今县城里秤行还有几家,竞争非常激烈。胡师傅以质量求生存,力争把“秤”字文章做大做好。
胡师傅不但在事业上有所作为,而且在家事管理上也有独到之处。创作对联要有人文修养。教子有方,儿子争气,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夫妻和睦,夫唱妇随。家庭和和美美,正是对联人生的写照。联如其人,确实不简单哪。
鬓发早白的胡师傅在秤行里跌打滚爬数十载,已是个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新一代秤匠,仍然活跃在老本行上。他的宗旨是让老百姓满意。2010年1月积劳成疾,因病去世,享年57岁。听到胡师傅去世的消息,我很悲伤,深感我们身边少了一位自学成才的楹联诗人,但愿他的奋斗不息,填诗精益求精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去创作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以告慰九泉之下的胡师傅。
今辑录文人墨客胡琨的诗联八首如下。
贺《松阳报》复刊感赋
贺辞出自众心扉,
松邑欣妍二度梅。
阳耀长天开远景,
报春大地沐朝晖。
赠楼明贤
明志方能成大器,
贤才定可著华章。
明朗热情性格,
贤良方正品行。
明理通情,为持家善本;
贤人俊彦,乃创业英才。
赠孟运坤
作赋吟诗歌国运,
培兰育菊饰乾坤。
赠许仲龙
诗坛居伯仲,
书苑走蛇龙。
赠李德贵
德自廉中积,
贵从俭里求。
赠吴志明
做人应树士心志
为吏当如日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