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执着寻找世间的蠕动和呻吟
北京时间2014年10月9日19时,瑞典当地时间13时,法国作家莫迪亚诺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在关于此等奖项花落谁家的凝问抚去之后,又让人们对于文学的记忆再次翻开新篇。
无疑,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文学领域是一面不小的旗帜,她会引导一簇行进在创作之路上的人一同思考或者雀跃。而今年莫迪亚诺的获奖,虽然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但是其作品显现的写作特征,却能引起许多作者的共鸣。据介绍,莫迪亚诺出身于富商家庭,10岁开始写诗。他的作品也许并没有那么大的全方位的轰动性或者史诗性,但他却是“废墟上的命运寻找者”,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唤醒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也许太多的人还没有读过他的作品,但是可以相信已经有不少的人仔细研究过他的作品,对于他的作品的评价,可以说是研究者的高度概括,人们能够先从中肯的评价中叩开其作品的一面风景。“对普通人的生活描述”,无论是二战期间还是之前之后,无论是远古还是现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致力的关注,其文学的光辉便有了永恒的闪耀。这里,无关获奖与否,而诺奖,却是一次集体呼唤中的胜意高潮。普通人的生活,代表人类共同的命运。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刻意关注,对普通人痛楚生活的深切怜悯,应该是写作者的原始观念和主动意愿!
一百多年来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也可以说是在揭示生命的极致。不仅有“根植于社会的真实”,也有“散发着泥土的芬芳”;不仅有“落日余晖的守望者”,也有“精神世界的自我觉醒”;不仅“打捞人类的黑暗与阳光”,也“在心灵提纯中升华诗行”。2012年我们的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更让我们引以为豪。如果莫言以“魔幻的世界"赢得评委的赞誉,那么,在这魔幻世界的描述中,也尽是真实小人物的身影。在莫言的笔下,不仅是人物的万般展现,连白狗和狼也有了语言,红萝卜也有了生灵,草木虫鱼也争相表达,一堵墙也慢慢地歌唱。莫言获奖之后,一批近乎狂热的追崇者赶到莫言的家乡,除了争着与莫言和他的父亲合影,还将莫言老家的土和草带走不少。相信不少人只是图个沾光和喜庆,有多少人会读懂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的故事呢。 普通人也好,小人物也好,总之是这个世界家庭中的主要角色,。文学大师文学脊梁的鲁迅笔下的“闰土”“孔乙己”“祥林嫂”们,是中国那个时代的底层代表,却在发出那个时代的最强呐喊。诺贝尔文学奖设立的初衷就是奖励每年奖励给创作出最具文学理想倾向的作者。所谓的文学理想倾向,就是反映最能代表社会声音的指向,这种指向以真实为基础,也最终以杰出为留存。对于他们的透彻描述,无论是赞美还是鞭挞,都能展现人性之中的真正意图,也才能在不断地张扬和唤醒中给人类自己创造无限的希望。
现在许多的人感到了文学的荒芜,网络写手们为了点击量和钱的进账数,不惜熬夜和想象情节,表示不了文学的繁荣。那些用良心写作的人是在默默坚守,却仍是在不显眼的地方暗自努力。莫言的获奖,应该是有一种里程碑的意义,给那些坚持从底层发音的写者带来希望和欣喜。莫迪亚诺的描述中,对普通命运的偏执关怀和情感刻画的极度倾心,也使他的作品跨越国界,走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阅读者心里。自己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倾向于社会大众生活者的心理描画。那些城市散客打工的艰辛,那些菜市场里风雨交加的叫卖,那些行动不便者凝望街区的无奈和坚持,甚至一株植物的离去,都能在心底涌起阵阵感动。自己在一首诗《多年的葡萄树》中这样写到“我在这一刻对你/挥起了短刀/我的泪先于你的泪流出/每年都在你的树荫下品尝/你的确老了/今年的几颗芽/是你最终的微笑/我把你放在每天/都能看见的地方/像十五年来的抚摸/离不开视线。”因为年数已老,不得不砍掉,却也像尊重生命一样有那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带着这种尊重和平等的心境,去不断结识生活中固有的感动,就有了持续的描述和向往。
也许文学来到世间,就带着悲悯的情绪。帝王将相的思绪中也不免会有一丝触动,但是他们面前的所谓江山美人已经带走太多的浮华和轻飘。深俯于大地和大地上的民众以及哪怕弱小的生命,在倾心和执意的笔端,会流泻人类本能的智慧引领和善意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