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经典散文

晋茶颂

发布时间:2024-08-09 18:21:49

  中条锦绣,泗水漾碧,山环水绕,亿万斯年。

  此地是位于北纬35度的禹都夏县,此处被誉为“华北的天然高山植物园”,此间“青山无墨千秋画,流水带弦万古琴”。

  一种名曰厚民的晋茶,于此萌芽、蓬勃、荣华。苏轼云:“从来佳茗似佳人!”这该是怎样的一种北国佳人?

  原生态,远污染,土壤沃,阳崖阴;日照长,温差大,无霜期短,生长期长;采条山之钟灵,撷泗水之碧秀,孕日月之光华,聆鸟语之清音,聚草木之幽香,融云雾之甘露,吮谷之琼浆,一年只采一季茶,天成生态佳茗。

  这是“南茶北移”的珍木灵芽,这是来自“华夏第一都”的秀色佳丽,这是香艳中国茶史春秋的厚民晋茶——泗交绿!

  灵山秀水孕晋茶,应是人间上好茶。

  中条之“中”,华山之“华”,睿智的先祖取其首字,构成了我堂堂大中华!品一杯这样的茶,就是把一座“始祖圣山”放进杯里,就是把“中华精神”捧在手心里,就是把中条母亲喷涌的乳汁融进了你我的心里。

  应该感谢一位来自齐鲁大地的老人——陈厚珉。因为一片芽叶,因为一个信念,幸有天时地利人和,老人的梦想便有了十分笃定。10余年风雨茶路,用爱编织襁褓,用心体验酸碱,用情把控温度,青丝飞暮,壮年成古稀,以“泰山石敢当”的精神,终将龙井、云福的种,天涵地育成“中条山上一精灵”!

  《说文》与《易经》云:“晋者,进也。日出,万物进。”山西与茶结缘,并非一种历史的偶然,而是一种科学的必然,亦是一种观念的决然,更是一种文化的使然。沐浴着中华文化的丽日煦风,当北方的粗犷豪迈与江南的温婉细腻相遇,一种海纳百川、包容兼蓄、共生共荣的文化心态,便得以在娘子关内孕育滋长。山西古有嫘祖养蚕,又有后稷稼穑,今更有陈公种茶。在中华农耕文明的传播中,山西不能缺席,纵然艰难阻道,亦不会缺席!

  晋茶,无需刻意雕饰,无需厚施粉黛,以“厚民”为姓氏,以“晋”字为芳名,以“绿色”为秀姿,以“健康”为茶心,浸润三晋5000年的文化清泉,蓬勃在中国茶文化秀妍繁茂的芳草园。

  劝君莫言晋无茶,中条深山绽奇葩。晋茶,十载厚积,一夜(叶)扬名,香蕴着晋善晋美的魅力传奇,慰藉了当年晋商“茶通天下、德通天下”的宏伟夙愿,丰满了山西人重情重义、敢闯敢为的性格禀赋,浪漫了名流贤达“琴棋书画诗酒茶”的雅致情怀,芳香了山西百姓“茶米油盐酱醋茶”的红火日子,将“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的故事传唱得更远。

  人间香茗何其多,更喜晋茶溢芬芳。叶流紫,芽如笋,锌硒丰,香高远,味甘长,情更浓。恰如陈厚珉先生《沁园春·晋茶》里写道:“惜金牌龙井,名高价贵;陈年普洱,楼阁珍藏;一代天骄,武夷红袍,稀缺难于酬大众。俱往矣,喜后来居上,晋茶称强。”

  山西,卓尔不群,天生一方热土,孕育华夏的直根,熔炼文明的烈火。一方水土一方茶。生于斯,长于斯,晋茶叶脉里流淌着南国基因,勃发着山西性格,更洋溢着中华气质。晋茶重品,根植中华之德;晋茶崇质,叶吮中华之信;晋茶厚民,芽凝中华之仁;晋茶贵诚,香溢中华之情。育晋茶茁壮,助晋茶兴旺,扬晋茶芳名,三晋儿女当自强!中华儿女当自强!

  兴哉!晋茶,福泽苍生的健康知音,礼仪天下的山西名片,结缘世界的中国天使(China angel)!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