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经典散文

我看过的《钱学森》

发布时间:2024-08-13 08:48:14

  在西部网组织下,我于昨晚在西影厂看了《钱学森》。

  人物传记片这些年拍了很多,用波澜壮阔来比喻都不为过。一部片子,通过有限的镜头与时空却要表现广阔深度大量的历史信息与英雄气质。这对于拍电影的人而言,无论是史学知识的功底;文学的功底;睿智的目光;高屋建瓴般的纬度高度;编创者的心之所达,心胸的壮阔。以及对全社会全历史的把握能力;对受众群的把握能力都是关键的。掌控不好就容易走偏,因小的疏漏或败笔而失败。这将不单是一部作品的失败;甚至会影响真实历史人物的形象。在有限的时空里表现无限的人物形象(所谓无限的人物形象是指每个观众都会有着自己对英雄形象的诠释。而想将这每个转化为一个——典型的一个,就很考量拍片人的智慧了)。既要宏观又要微观。既要全方位,又要细节刻画。既要让观众全盘了解,又不能囿于历史的局限。所以人物传记片的拍摄是个不易为的事情。

  《钱学森》的编创人很好的掌控与把握的这一点。人物的命运随着编创的运筹而展开;而有声有色;而鼓动人心。激励着观众随之心潮澎湃,热情洋溢;而心潮起伏,难以平抑。

  《钱学森》很好的诠释了这个问题。人物形象凸出活跃,深入人心。譬如在钱学森回国的情节上,表现了钱学森的大义大气,认准了知识人学业成而一心报国;不彷徨,不犹豫,从容大度,无怨无悔。虽然或许亦有人会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是一个缺失了科学与发展的民族,会丧失话语权的!这是历史的经验所给予所警示我们的。所以,《钱学森》剧中人物的对白语言显得尤为经典,“没有剑和有剑而不用是两回事”。而为了铸剑!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国家所付出的艰苦与努力昭然若揭。几个镜头,几句台词,一下子就将影片的灵魂表现的淋漓尽致,使得观众心受鼓舞。

  再譬如归国后怎么干,在于钱学森似乎胸有成竹。而真正实现起来却是困难多多。影片中表现了诸位国家领导人的急切与渴盼。而钱学森的回答很经典:外国人能做的事,我们一定能做到。因为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少个脑子。语言简而当,却说出了豪气与雄壮。

  再譬如钱学森在我国研制的导弹矗立之际,想起了回国前和美海军次长的对话。说起那时中国百废待兴的情势。次长问及钱学森归国能干什么。钱学森回答道:“回到我的祖国,我想做什么都可以,如果我想,我可以种苹果。”而在那一刻,对着导弹,钱学森浮想联翩,思绪万千。深切感慨到:这就是我种的苹果!那种万千气象真是笔墨罄尽而难以描摹。

  影片在处理钱学森与聂帅的初次交谈时也颇独具匠心。对白与大场景协调的运用,显得很有气势。既再现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精神面貌;又巧妙的暗喻了当时的历史背景。精当的再现了历史,令人回味。

  蒋英的形象雍容华贵,大气大度。同样亦是睿智过人,与夫媲美。譬如:蒋英探监的一段,只有五分钟;蒋英的关切连连,而钱学森心情复杂,几近无语。看守要求讲英语,而蒋英的回答就发人深省,令人刮目了。“难道你就没看出我们都是中国人吗!”一句话道出了奇女子的豪气与志气。钱学森在离开之际而蓦然回首;望着妻子,说了句溢满了深情的“我爱你!”在此背景下,在牢狱之中。这句平常话却贯穿了非常的意义令人瞩目而难忘。晚年的钱学森夫妇也饰演的出彩。“我们的国家可以没有像蒋英一样的歌唱家,却不能没有像钱学森一样的科学家”。老演员的功力非同寻常,都是令影片增辉的亮点。

  对张工农的安排与处理也恰到妙处。张工农形象率真可爱生动。几个镜头,几句话就使得人物形象铭记于心。譬如:学问像森林!再譬如在研讨会上张工农的发言,很好的诠释作为工农出身的科学家的形象。也巧妙演绎了聂帅的话:能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大都是人尖子的妙言高论。

  经典的人物对白不胜枚举,佳句妙语连篇。

  当然了,影片亦非是尽善尽美。譬如领袖们的形象和语言较之以往看过的片子就略显粗疏之处;再之在细微处还略见不及,令人抱憾!但毕竟瑕不掩瑜;毕竟是美景连连,美不胜收!

  有观众评论道:《钱学森》有很多大场面,很多军人,普通人。我仔细的看了能看见的每一个表情,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他们每个人对待自己的角色都像对待自己的生活一样投入感情;甚至绝大多数人都会不知道自己饰演的角色是曾经的历史人物的某个。但是他们的形象却代表了中国;中国人民的心境。

  我要说的是这正是中国人的精神;也是钱学森的精神。我们要发扬光大我们的光荣的传统和精神。为中国腾飞而尽力!

  这即是我看过的钱学森!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