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经典散文

游三峰寺

发布时间:2021-08-30 12:33:02

  游三峰寺

  在家蜗居久了很是烦闷,于是想到出去游山玩水。(9月7号)早上八点半钟左右我正装出发,独自骑自行车往宁都城西去了,走过博生路的最西端,再往去莲花山的水泥公路走百二十米,就到了虎溪村。在虎溪村的背后就是高入云天的三峰山,紧挨虎溪村的北边是翠微峰山区,两山雄峙对观,真像宁都县城的两扇屏风安放在西北方,它们使宁都县城背依大山有了可能。

  在村民的指点下,我开始攀登三峰山,三峰山上有三峰古寺,而且水泥小路从山下修到了古寺门口。水泥小路在山腰上左转右拐,拐了4、5个大弯才到山顶。山路很陡很洁白,就像天上撒下的素娟流宕在高山万壑之上。山路上的景色是那样迥异,在山下有一丘丘围着的菜圃或旱田,还有几口鱼塘。鱼塘里除了养鱼还种了白莲。现在虽然到了9月初,莲子已采完,但莲叶还绿着挺着,没有半点衰败像。在半山腰种了很多脐橙,脐橙树葱茏茂盛足有几十亩,它们分布在山脊或山谷,连成绿色的海洋。现在正是秋节时分,脐橙挂满了树枝,很快就到了成熟采收期。在脐橙树下,建有养鸡的鸡舍和养猪的猪栏,黄鸡在树蔸下觅食嘻嘻,猪则在栏里欢欢地叫着。

  到了山顶,我觉得自己到了仙境,我尽情地观赏这里的美景。天上有几块白云绍缭过来,偌大的天空大部分却是蓝色的。在蓝天白云下,耸立着三个高峰,它们都是巨大的青石秃顶。三个高峰南北一字排开,就像玉帝拽杖经过此地放下的三个箧笥,箧笥里装满了书籍,供玉帝在此下榻休息阅读。在三峰山的北边是翠微峰、望仙峰和双桃峰等名山。这些高峰如在画中,是淡淡的水墨素描。这些画挂在天底下,只要轻轻一拉就会收拢跌下,或只要用墨轻轻一点就会一败涂地。而在两座高峰之间的狭长地带是有名的筼筜谷,在谷内有良田、陂塘和果园,更有村落。在三峰山的东边是宁都县城,暮霭笼罩下的县城高楼林立,宽阔的街道驰行着公共电车和各种交通工具。经过多年的建设,宁都人民已经过上了都市文明生活,他们早已迈过了过去野蛮乌黑的山野生活。现在正在走向小康社会。站在高山顶上,视线是那样开阔,我看见在三峰山的南面是一望无际的桑田绿水。

  三峰山的奇还在于它的林和泉,山上植被非常茂盛,不仅山脊上有松林,而且山谷中也有松林。片片林海把个高山装点得那样绿那样清。在秋阳的照耀下,那层层锦缎波涛汹涌,排山倒海向远方伸展。三峰山的空气清新,凉风习习,头上虽有骄阳,但不觉得炎热。然而,三峰山的泉水更招人,它不仅清凉,而且能医病。

  三峰古寺就建在三个石峰的面额下,据说这个古寺有几千年的历史,古寺在2004年前后得到重建,现在新建的寺庙金碧辉煌。在寺庙的东边还植有很多青竹,而在南面则有苍松翠柏守卫,这里现在成了华疏流彩之地。在寺庙的大雄宝殿内供奉的是南无阿弥陀佛和十八罗汉像,而在侧殿还住着观世音菩萨。但在三峰古寺的山上头有一间旧庙,旧庙内供奉的菩萨是三石仙,三石仙可谓是三峰古寺的镇庙神仙,它的名气蜚声海内外。现在庙里的主持姓曾,他们家人世代都在这座寺庙里做主持。据主持老曾介绍,她的父亲法号叫证性,他是有名的高僧,他一生研究佛经,为寺庙留下了五本经书,这些佛书是:《慈悲药师宝忏》、《慈悲金刚宝忏》、《慈悲寿生宝忏》、《慈悲地藏宝忏》和《慈悲阎王宝忏》。这些宝贵的佛教典籍一定能为三峰古寺带来荣誉和辉煌。

  最后,我走近庙神三石仙身旁,想摸摸他的髭须以粘福气,不料神仙说我没有带钱。我只好去寺庙的后院打仙水,仙泉是从石峰内流出的,它被聚收在人工池子中,池子有桌子大,水面冰清透明。我把仙水喝进口中,只觉得身上的汗水很快收干了。于是我从提包了取出带好的塑料瓶,打了几斤仙水准备带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我在想,在我们这个不见烽燧的和平年代,寺庙文化本属古代佛教文化,它的保存和发展一定要与现代文明接轨。现代人之所以能过文明生活,就在于他们的生活一定少不了寺庙文化。因为它和其他古代文化一样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此外,寺庙文化还要与现代产业文化如农业观光文化相结合,人们在参观寺庙的同时,也一定要去流连现代产业文化。这是相辅相成的收获,因此,它是将来旅游文化要走的道路。

  2014.9.7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