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游漫记(一)
几经周折,我从山西吕梁市的大山里辗转到了岐周故地的大山里。
宝鸡市是一个历史很悠久很有及的地方,这里周朝的发源地,周人从这里出发东进过了渭河,渡过黄河,来到了一个叫做牧野的地方。周人联合其他部族在这里和殷商打了一仗,这一仗之后开创了周家天下800年。
当你走在宝鸡市的街上,你很容易看到这里打出青铜器的招牌。
对中国历史比较了解的都应该知道“凤鸣岐山”,“冰冻岐山”的掌故。特别是看过《封神演义》的人,很多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而我要去的地方就是那个最著名的岐山北麓的麟游县,你可不要小瞧了这个地方。据载,周代祖先不窋从邰沿漆水进入今麟游地,建杜林邑故称杜地。历经二代,公刘时迁都邑于豳(今彬县)。古公亶父时,受狄侵,又由豳退出,集结于岐北高山(今麟游)地带,休养生息,始南迁周原,定都岐阳。
而在西汉元狩三年(前120年)获白麟于凤鸣山(县城西南杜水南岸)。是为麟游名称来历。
当我还在追溯这麟游的历史时,我也随着班车到了凤翔。凤翔这个地方在历史上也是很有名的。就是著名的“凤翔府”,苏东坡在这里做过官,写下了著名的《喜雨亭记》,也修建了著名的“东湖”,人常说“西湖水,东湖柳”。这就是苏东坡修建的东湖在这个偏远西部地区。他却在这里因地制宜修建了江南风格的园林。凤翔有很多掌故我就不多说了。
车子在行驶,我看到了裸露的岩体,而不远处的山却依然葱郁,这就像一个头发茂盛的人,被无情的剃刀给剃了一小撮,很是让人生厌。不用说,你就知道这是在采石。
我还在心里批判这里人的急功近利,不知何时我却随着车子一路盘旋在山上,一会儿又随着车子在山顶驰骋,山里总是十八弯。或者多的数不清的弯弯。
我在手机上搜索着麟游的资料如下:
麟游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北部,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东邻永寿、乾县,西接千阳、凤翔,南俯扶风、岐山,北依彬县及甘肃灵台县。县域为黄土高原,千山余脉从西南入境后在两亭附近分支,北支称页岭,南支称凤山和岐山。主要河流有漆水河、酒房河、两亭河、普化河等。年降水量640.4毫米,年均气温9.2℃。
麟游县境内沟壑纵横、坡缓川狭、少有台塬。
看着资料,晃晃悠悠,在颠簸中就睡着了,不知为什么我总是容易在车子上,晃悠着睡得香甜。而这次依然如故,一觉醒来我就到了县城。
过了几天,我就下乡了,去了解我们的项目在这里的情况。我依然是一个好奇的人,被这里的沟壑,蓝天白云吸引,不时的让伙伴停车去拍照,去留下这美景。
这里的村所在地比较偏远,一路要翻山越岭才能到。而且本身这些村子都属于移民搬迁工程才集中到一起。
地理条件限制这里一年一熟,农民会把地分开,一部分种小麦,一部分种玉米。而且坡地较多,更重也不方便。这里矿产开发较少,轻工业不是很发达。农民收入来源基本是靠打工和务农。村民说由于计划生育孩子少了,学校也撤了,想上学得去县城,所以很多孩子在县城上学,父母就在县城租房陪读,顺便做点生意或者打零工。
不管是青壮年外出打工,还是随子女入学离开村庄,都造成了村庄的衰落。社区内部劳动力的流失,资本的流失,导致村庄的生产发展衰退。
而留下来的却是留守老人和空巢老人。
而这些留守老人和空巢老人现在成为农村社区的日常活动主体。
我在这次下乡之后有个感觉就是我们在去项目村的路上那蓝天白云,山峦起伏,云影绰绰,万山沟壑,绵延起伏,白云直扑怀中......多么美妙的山水画卷,要是那些著名画匠也在这里一定会画出别样的传世“富春山居图”。再看那山间的村庄,在古时候道路不通畅的时候,这里的人都是”桃花源“的人,而这些壮丽景色,仅仅是对于我们这些”武陵人“来说是美的,绝佳的居住之地。而对于这里的百姓,这些美丽,却是他们的“痛”。他们要生存发展,但是这些地理条件限制,无法能够满足他们的经济发展需求。很简单的问题,他们的生计问题,所以年轻一代会“逃离”家乡。而剩下的这些老弱病残,他们这些弱势群体,却无力向外求得生存发展。只有遭受病痛,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苦楚艰难生活。
走进这些家庭真的让人很心酸,老大婶,老大叔很多都患病,身边经常子女,还要下地干活了,自身患病。而他们自身却面临很多经济压力,看病需要钱,种地需要钱......而这些空巢老人本身就是很孤独的,需要子女的陪伴。
而我们现在的大多数政策却是消灭农村的政策,城镇化就是个例子,可是城镇化和山区的老百姓却八竿子打不着。而当下谁来重建乡土社会,或者说是谁来帮助那些只能留在乡土的人来过上和谐幸福的生活。
青莲烟雨
刚到麟游县城,感觉很平常,也不大,可以说是巴掌大的地方,县城坐落在山间盆地,四周全是山,面积不大,但是盆地底部海拔比凤翔,岐山的平原要高,四面的山也就显得不高了。而且山峰近在咫尺,云低雾霭仿佛触手可得。我住的地方一开窗户就可以看到白云扑窗而来,你不论到那个朝向的窗户总能看到山,看到对面山上云雾缭绕。
我来这里也有几星期了,却从来没有到山上去,只听得青莲山比较有名。后来查了资料:青莲山古称堡子城山,早在隋唐时为皇帝卫戍部队的驻地,并且山上修有城堡,因其得名。这里群山结秀,林茂草密,南端诸峰,恰似一朵盛开的覆莲,故名青莲山。一年四季,景色变化莫测。当年唐高宗李治登上此山,曾赞美道“东望剪华,千林结影;南俯荼原,风云交映;西瞻陇坂,派水分流;北临石柱,川原朝宗”。
既然人家皇帝老儿都称赞了,我也就想去看看。
适逢秋季正是多雨的季节,最近一直在下雨,中午我吃完饭,雨还下着,虽然不是很大,但是雨一直下。我问了路,没走几分钟就到了青莲山公园的门口。
上了台阶正准备要上,看见旁边写着“青莲山健康步道路线图”,上面标注路线,走在哪里标注注明多少步,很有意思。原来是卫生局做得预防慢性病健康倡导宣传。
下着小雨,看着残叶散落在青石板台阶上,我想起了多年前,一群充满理想激情的青年在岳麓山的场景,可如今他们都去了哪里,在做些什么呢。还依旧是那样理想激情吗?
我在注视凝望山顶,这时候来了一位和我父亲年纪相仿的师傅,我以为他是个退休教师,必定是个文化人,不然怎么会冒着雨也来青莲山准备登山,却不顾门口的告示:天阴路滑禁止登山。
我就说师傅,你也来了。不如咱俩搭个伴一起上去。我想和他结伴,听他讲述这里的故事。听他谈谈麟游的景和事。他迟疑了下,说你要上,那我就跟你上吧。我就要拾阶而上时,他却拦住了我
(未完待续)
在这里,你将透过我的文字,用你独具的慧眼和我一起发现、了解、探讨社会、人生。且行且思。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luxin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