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序 言
今岁春天,恩师王敬礼将刊其文集《秋实散文集》,特意属我作序为引,面对老师之托,学生颇难为情:昔时虽然深蒙老师耳提面命精心雕琢,说来学业的确进步不小,但终是天资愚钝,与老师之期望大相径庭,相去甚远;又参加工作以来,繁务缠身,琐事扰虑,终日碌碌,很少接触诗文,在诸多方家里手面前,难免有外行之嫌。然而师命难违,又何况学生在老师面前从未听说过有“献丑“之说。
我与王老师相识、相交、相知,是始于1977年夏秋之交,已有三十余年的时日。那时王老师刚刚从曲阜师范大学外文系毕业,被分配到寿光一中任教,我恰好初中毕业后考入寿光一中深造,有幸是王老师担任班主任,从此成为他的弟子门生。记得当时“文革”动乱刚刚结束,极“左”思潮尚去人未远,高考制度还没有恢复,提及“教”与“学”二字,老师、学生都心有余悸。王老师不怕闲言碎语,顶住舆论的压力,勤恳认真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对学生百般呵护的母爱关怀都给我和我的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影响我们一生。三十多年来,每当我们工作遇到困难和烦恼而懈怠时,就想起他的谆谆教诲,忘不了他对我们做出的表率垂范。王老师一直是我们人生路上的北斗坐标,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榜样偶像。
王老师虽职业是外语教师,但对于母语汉学非但不陌生,而且可说是于诗于文是“行家里手”,记得当年他曾不止一次地回忆起前半生的经历:自幼酷爱语文,课余时间对中国文学小说名著手不释卷;1972年高中毕业后,曾在公社广播站任通讯报道员好几年,负责写一些反映农村工作和农民生活的通讯报道文章,由此打下了较为厚实的为文功底。进入曲师大深造后,又接触了许多外文名著,中西文化交融合璧,使他文思大进。参加教育教学工作三十余年以来,一直是笔耕不辍,课堂之余把自己平时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随岁月变化,王老师人生之感悟愈来愈深,为文技巧亦愈来愈精,文章思想主题亦越来越深刻,使人读后受启发亦越来越多。“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如今,王老师已年逾花甲,退出教坛已有好几年的光景,仍乐此不疲,对昔时之作认真整理加工,并陆续在《寿光日报》、中国散文网等一些媒体刊物上发表,共有100多篇,便是这部文集的由来。
细读王老师《秋实散文集》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写景抒情、旅游撷景、岁月回忆、教育励志、读书偶得几个部分。一篇篇文字虽篇幅不长,王老师运用的是淡雅舒缓的语气,一步步把读者带进文字中,让读者跟随着他的笔触去感受诗情画意,大有古人曾巩之文风。他那富含哲理的话语和深刻的睿智,仿佛在无形中有一根线牵引着人,去深思、探究。让读者在感受到阅读优美文字所产生的美感的同时,又调动着人们的想象力去思索文字背后的内涵。
“润物无声春永驻,青春常在长青春”,值此日丽风清、春色满园之际,我和同学们共祝老师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人生不知足,奔驰竟朝夕”,也愿老师有更多的佳作问世,学生们翘首以盼!
魏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