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经典散文

立交小记

发布时间:2019-08-31 05:47:06

  奔走了一下午,到三桥时,我迟迟等不到车。看下表,6点钟,只1站路的路程,我想到已经一个月没有休息了,不是上班就是练车,似乎很久没有捕捉到这样悠闲的气息,突然起意从三环立交散步回去。于是我在站牌旁边商店买了瓶可乐,朝着后的三环走去。

  三桥立交,或许是三环或者西安最大的一座立交桥。立交南北架起长度约两公里,东西也有一公里。作为西安向西的门户,立交上面,各条高架干道和匝道纵横交错,层层相叠,车流不息,可谓四通八达。从下往上看时,这些架在十几米高处蜿蜒放射的快车道,仿佛通天之路,悬天之河。有时跟车跑在立交上面,也很享受那种在空中穿梭楼群的飞腾感觉。立交的下边,皂河直流南北,绿树成荫,河桥并立,阔地繁多,俨然公园一般。黄白交通线清晰画在盘旋交错的马路上,偶至的车辆也不紧不慢的穿行在被干道桥梁遮蔽的桥洞里。这幅高低相间的画面颇显几分深沉。路上行人也很少,只有公交站牌旁零星站着些。虽然上边传来的车驰呼啸声很明显,但桥下与桥上仍显出一静一动两重天的妙趣。只有立交下边东北方的路旁,失地的农民在这里摆起了集市摊位,周边的居民在河边锻炼游玩,才为这里添了些嚣杂热闹。

  我每天都要骑车都要穿行在立交下,东拐西拐的绕出这里去上班。尽管一遍遍的走过这里,我却还是由衷的喜欢这里,因为它的静与嚣,它的低与高,它的慢与快,它对世界分而处之的态度。

  偶得片刻闲情,不由得回味起这段时间的感悟得失。这些日子来,常常对着熟悉的豪言壮语露出一种无措的微笑,也常常无意间忽略掉一些曾经会耿耿于怀的不如意。心态的微变之间,仿佛突然记起,我曾是一个喜欢拿着画笔涂鸦,对着麦克唱歌,握着毛笔写字,持着棋子思索,享受挥击球拍球杆时的快感的孩子。我不知道这些年,为什么会放弃很多对乐趣的坚持。我相信,一定有很多成年人小时候也曾这样汲取着快乐,成长和生活。那到底是什么,让成年的我们对生活变得偏执和淡漠?有几次路过五一小区,都不由得会望几眼三号楼。算起来又过去七个6月25日了,我们仍旧搭着时光的快车,看着世界飞快的变化。朋友,你知道么,现在的手机已经变成了一个玻璃片,所有人都在上边滑动指尖获取一切所需的信息,人们甚至用它轻松的购物买单。于你,那样一个被偏执情绪永远定格的日子,还有什么意义吗?

  成熟的人会明白,生存的压力,尊严的压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有愤懑与怨怼,诸如工作的不如意,家庭的不和谐。偏执令我们理直气壮的放弃对别人的责任,也令我们把没能担负起的对自己的责任,理直气壮的归咎于他人。这种情绪会传染,因为它的出现就是为了挑动和传染别人。练车时,面对教练的凶恶态度,每个学员都无法理解,暗里微辞很多。但是驾考时,我偶然瞥见教练在警察考官面前的卑躬之态,我才明白,人生总是要面对上下两面的。在工作中,我更觉到,一人奋进易,一众共勉难。因为人聚成风,敏感的人心常会被风气惹动。或许,只有懂得在上与下间分而处之,取得一个平衡的人,才能在理解他人的同时,也轻松的坚持住自己,进而守住自己的心,端平自己的心。

  在我眼里,三桥立交那种对世界分而处之的哲学魅力,在于他对上边,给予速度,动力,高远和方向,他对下边,给予平和,低敛,清幽和安全。人如果也有了这种对世界分而处之的态度,应当能少些固执、疲惫、茫然,而不会陷入到伴着无尽疲苦的所谓向上里,或者沉浸在纵乐主义的其实向下中。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学习如何面对上,如何面对下,同时留下些齐平在身边。平平凡凡的人如此,高高在上的人也如此。在人际交往时,该自信坚定,还是该谦恭纳听,是在上与下间取平衡。在制定目标时,该志存高远,还是该脚踏实地,是在上与下间取平衡。在人生节奏上,该雷厉风行,还是该精品细琢,也是在上与下间取平衡。在对待生活上,该刻苦忘我,还是知足常乐,还是在上与下间取平衡。在为人处事上,该执着坚持,还是勇于取舍,更是在上与下间取平衡。分而处之态度,就是对因不同角度与立场产生的异见与不同,抱着理解的处事心态,化解自己内心的固执与迷茫。分而处之的客观态度,说来虽易,做到那种虚怀若谷的精神很难。

  走在立交下,看着锻炼的老人,集市的商贩,过往的车辆,在河边游走嬉笑的一家三口...心里找回了些似曾相识的安宁。一整月的不停歇,半日的奔波,是苦是乐,是忙是闲,是有是无,是得是失?疲惫和轻松,我把他们一层放在上,一层放在下,各自相安,又不那么分清界限,求个难得糊涂。说到底,快乐是得到时的情绪,而烦恼是尚未得到时的情绪,同为情绪与得失过程的一部分,二者并无本质不同。当把得失看成是人生的概率,而非唯一结果,烦恼即道场,这样的佛理也渐渐地变得明晰起来。如同这座立交桥,因为有了上,所以才有下。动静、快慢本是一体,只是立交那种面对世界分而处之的态度,才化解了拥挤繁重的事物,使之变得更加顺畅有律。

  我非常喜欢喝可乐,那一口冰凉而又甜苦交杂的可可味道,伴随碳酸对口腔的刺激,总是让我如大梦初醒一般。可能感慨发得有点多了,朋友问我:“你会不会有一天看破红尘。”我说:“不会。我是满眼红尘,如何看破红尘。心间留隐境,何须看破红尘。”这大概是我天性里,面对世界分而处之的态度。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