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经典散文

月与露的对白

发布时间:2019-09-03 06:56:55

  时下,空气中带着成熟醇香的味道,伴随着曼妙诱人的气息,穿过一望无垠的稻田,穿过悠然起舞的苇丛,穿过涟漪飘然的湖面,穿过大街小巷,穿过黑夜,穿过黎明,穿过每一个仰望星空,沐浴月海的人们。秋天到了,象征收获的季节来临,洒在我们脑海中的一定会有金黄的落叶和皎洁的月光。

  清晨,露水还在湿答答地迎接阳光的来临,安静地等候与它的交替。这时路上的行人已经比往常的时候多了许多,行色匆匆却面带笑容,有些还带着些许期待。总的来说年轻人要多些,拎着大盒小盒的东西,抱着孩子,但也有一些年迈的老人,背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与年轻人走着相反的方向。一波是从车站往城市里走,一波是从城市往车站走,来来往往的车流人海,却格外的安静祥和,这一天是今年的九月八日,农历甲午年八月十五,中秋节

  记忆中的中秋,没有像现在的这么赶,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习惯了那样的生活,总觉得中秋没有那么多让人团圆或是感伤的感觉。以致后来读大学,也不太在意中秋这个节日,因为对我来说总觉得缺了很多,我只是更愿意把过年当作补过的一次中秋。记忆中的中秋,是艰苦却又快乐的节日。

  小时候,一到中秋节期待的就是晚上那顿丰盛的晚饭和晚饭后敬完月亮就能吃的水果小食。家乡的中秋晚饭是很有讲究的,可以说是一顿仅次于除夕年夜饭的盛宴。小时候的农村家家户户都养鹅,中秋的时候鹅肉是餐桌上必备的大菜,也是压轴菜。一大早我会惺忪地从鹅的惊恐尖叫声中醒来,外公会逮一只长的最肥美的大白鹅,经过放血处理后扔在大的塑料桶里,此时外婆早已把烧开的水缓缓地淋浇在大白鹅厚厚的羽毛上,经开水淋烫的鹅毛会更容易拔褪,外婆会花上大半个小时细心地处理鹅毛,因为有细小毛孔里的毛非常难剔除,常常需要镊子轻轻地取出来,这是最费神的。鹅毛处理完后,外婆会拿到旁边的小河边,进行下一道开膛剖肚的工序。农村人非常的勤俭节约,不仅仅鹅血会留着唰成血块吃,鹅肠、鹅舌也都会清理干净一并下锅。外婆会在清理完鹅内脏后,小心地将鹅剁成一大块一大块的,现在想想真的只有那时候才能把吃鲜美的鹅肉叫成大快朵颐。

  准备好葱姜蒜料后就是外公一展伸手的时候了,热锅,放油,加入葱姜肉桂八角等料,放入厚实满锅的鹅肉,煸炒几下,放入糖盐酱料,有时候也会放入一小撮红红的枸杞,放入水大火焖上。这时候我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往灶里加柴火了,觉得火烧的越旺,肉就越鲜美,越好吃。不一会儿,浓郁的香气就能充满整个灶间、小院,也慢慢地弥漫在我馋馋的心里,外公总是很能明白我的小心思,会用筷子夹出一块鹅肝送到我的嘴里,一边送还一边帮我吹凉。那时候满嘴的鹅香充斥着我整个心房,总觉得什么已经完全堵住了我的喉咙,让我美味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时隔多年,再次回想这段充满诱惑和容易满足的岁月,总是感慨万分,外公已经去世近十年,对他的思念总是伴随着很多小时候关于美味的回忆,总是会不经意间回想起他那慈祥的笑容和我与之相对的天真。

  一个常年在外的年轻人,一个独守村居的老者,中秋才是让他们相聚最好的“借口”。不管是从农村到城市的老人,还是从城市回农村的子女,坚守岁月沉淀给彼此的信仰,开通一条不惜金钱代价的纽带,比任何时候的快乐都弥足珍贵。因为有乡土数十年的沉淀和自己对家人不可割舍的思念,所以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乡土就是生命和精神的滥觞。

  夜幕降临,坐在桌前,静静地看着窗外的月亮,皎洁的月光一定在呼唤早已躲在草丛深处的露水与她一起讲起过去的现在和现在的过去呢。

  2014年9月8日,中秋 宋浩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