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经典散文

他的方法---本能与抽象(1-6)

发布时间:2024-07-13 00:57:08

  第六部分 他的方法---本能与抽象(6篇)

  把一个世界证成 呵哲人

  作为礼物馈赠给我们

  证明了存在即做事

  心呢 若成了摆设 人是否完整

  --河马《论证或馈赠》

  他的方法(一)

  是什么方法,实现他那极具破坏性的行为想象?

  现实中的东荡子,总把生存业务搞得一塌糊涂。

  1997他整理出了《九地集》之后,游北京、南京、

  杭州、嘉兴、兖州一圈,回到沅江,也许想起东篱

  下的陶渊明,一时兴起,搞了一个诗人农场。开荒

  种植,开塘养鹅。忙得不亦乐乎。但他对这一切并

  不在意,一天天召来兄弟朋友,一起喝酒,聊天,

  下棋。两年后,又在广州麦地,开了一家“窝巢”

  饭馆,也是经常召来朋友兄弟干那些开心的事情。

  而具体经营,统统交给老皮这帮伙计。我知道他那

  么豪迈,加上四处跑推销,连一次也没有到过他的“

  蜂巢”,那里全是一肚子“离骚”,多是白吃白喝的主。

  但他却很快乐,也没有什么招呼不周。这就是现实中

  的东荡子。不久饭馆果然倒闭,也是巫山云。绍民兄

  曾“笑说”东荡子:折腾来折腾去,表明他“主要有能

  力把一个好的事情彻底搞垮”。反过来,生存的失败,酿

  成写作的胜利。只因他有这门手艺,并把别人扔掉的那些

  本质性或理想性的东西“重新拾起”。加上天性中无拘无束,

  本能又那么旺盛,使他一开始就抢占存在的“制高点”--抽象。

  这样一路走来,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10年代末,

  他都能打通本能与本体的隔阂,并且处于高度中的高度,

  或快速或缓慢推进他的思想、梦想与语言的“交响”,从

  而无论在哪个年代,他也都能留下闪光的作品。从生活到写

  作,反过来也一样,东荡子就给我留下这样“致命’的印象。

  2014年6月28日于永安约

  他的方法(二)

  2009年9月,东荡子给我的诗集写了一篇序,文中提出一个观点:

  “生活是一场阴谋,它不针对某一个人,但要有人对它怀疑,或

  远离它,势必将遭到它的追剿,甚至摧毁。可诗人最是不适时宜

  的生物,他们在生活中表现出至少三个方面的典型品质:要么天

  马行空建立理想的王国,要么针砭时弊揭露残酷的社会,要么风

  花月蛰伏于人生游戏的丛林。但无论诗人以哪一种品质呈现自

  己,都是不同流合污,也就必将被阴谋所算计。”这里,东荡子表

  达了他的诗人观。他的方法就是依托本能本体,保持抽象的高度,

  并鼓动他那涵盖一切的精神。这样的文章,不得不让人击节称叹。

  2014年6月28日

  他的方法(三)

  《王冠》一书,不少诗歌的诠释,已融入各个部分。这里,

  便以《到中国去》一诗,分析一下东荡子怎样正面行动与

  如何反面思考。全球一体化浪潮卷袭现代而来,中国自愿

  把国门打开,资本及其文化是进来了,中国产品是走出去

  了。但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学,真正走出去却很难。尤

  其是诗歌。一方面是翻译的问题,一方面是创造能力或文

  化自觉的问题。况且西方人一般只对中国制造感兴趣,而

  对中国创造,或者生活方式,从来并不是特别感冒,更别

  说发烧。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诗人、作家,以别人的标

  准为标准,只为诺贝尔奖写作,却很少为自己或人类写作。

  东荡子在海外,虽默默无闻,却从一切时代出发,然后靠

  作品说话。这就是东荡子《到中国去》这首诗的写作意图。

  大海的荣誉是永恒的荣誉

  诺贝尔是大海

  但诺贝尔明显的缺憾:不懂得汉字

  可以抵挡人间所有的炸弹

  他也不知道21世纪30年代 全球发疯

  汉字养育人类 他们争先观光北京

  抚摸圆明园的石头在火中睁开眼睛

  想去抱抱长城 甚至还想

  爬进马王堆 躺上一个时辰

  哪怕是赤磊河畔的东荡洲

  诺贝尔也会驻足 脱帽致敬

  这样的诗歌,一般人是不敢想,即便敢想,也是不敢写的。

  但东荡子就是东荡子。想了,就写了。哪怕有那么一点自

  我表现的效应,他也无所顾忌。这就是真诗人的真性情。

  为什么呢?还有什么高过诺贝尔那大海般“永恒的荣誉”?

  以致诺贝尔本人(隐喻诺贝尔奖)也要到中国去,到赤磊

  河畔那叫东荡洲村的地方,发现一个叫东荡子的诗人,还

  要“驻足”向他“脱帽致敬”。诗人吹了吗?不,东荡子

  从来没有这么绕。这不是吹,而是对未来及其地位的预言。

  是的,只要诗人不像蚂蚁那样,总是忙于“细小的事业”,

  而是创造性地集中美和力量,在消除黑暗中,在奔向光明

  中,共同建设人类的精神家园。那么,人诗一体化写作,

  便是对全球一体化的消毒与对冲。且行且思,人诗合一,

  这样的事业,这样的抱负,应高于诺奖。所谓不懂汉字

  的缺憾,暗示了汉字本身的文化续航或反哺能力,或许

  更象征了一体化写作模式的辉煌,将如同真理普照大地。

  这就是诺奖必须关注或思考的事情。至于21世纪30年代,

  可能是诗人对自己作品“达到欢迎我的人们”的一种想象。

  2014年6月28日于永安约

  他的方法(四)

  立体地看,本能与抽象,简单与绝对,理想与图腾,

  尤其是图腾式写作方式的产生,确实代表了他的方法

  源于人诗合一的坚持,和“完善人诗”一系列的表述。

  概括而言,他的方法有几个“人无我有”的倾向:

  在“不爱之间”,因为没有具体爱过,有不婚的异端倾向;

  在“正面行动,反面思考”中,有建设性的人类学倾向;

  在“老鼠药广告”(药在哪里,老鼠就死在哪里)中,有抽象化倾向;

  在“三异定位”(异域、异端、异类)中,有孤立创造的理想化倾向;

  在“世界的毛孔”中,只钻他人遗漏的毛孔,有不读书的本能倾向;

  就是不在他人的毛孔中打盹。每个人要善于发现自己不可被取缔的

  独立品质和不可忽视的高贵精神。让自己在书页中替别人“睁开眼睛”。

  我曾写了一首诗,就东荡子读书与写作的方法进行揭示——

  修剪自己的胡子,宛如读别人的书;

  倘使感觉不舒服,创作中便要剪除。

  剪除什么呢?就是做人的黑暗与写诗的黑暗。从而达致理想境界:

  内心卓然,文本卓然,世界卓然。做人或是写诗,目的都是一样。

  2014年6月28日

  他的方法(五)

  最妙的是,否定与忏悔使他有绝对化倾向。

  2008年他写的《黑暗论》中,第三条是--

  没有一本非读不可的书,

  没有非认识不可的人,

  没有非做不可的事,

  没有非说不可的话,

  没有非认不可的理,

  没有非活不可的日子

  这六个否定,把东荡子的绝对论思想推到极致的边缘。

  我常在想,是什么方法,竟让他产生如此可怕的认知。

  倘若世界是假设,人生是寓言,还有什么值得不值得?

  倘若“心”是人自己投下的毒药,还有什么药毒不死人?

  倘若人类活得过于“黑暗或罪恶”,即便成功辉煌又如何?

  倘若什么事情都是“必须”,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或意义?

  问题是忏悔的出场。按佛的理解,忏,使人清净;悔,使人

  智慧。《王冠》一书中《看见里面的光》有一句:“她”

  (指爱人)深深爱上“一个人的才华和他同样显明的缺点”。

  是啊。诗人不是完美主义,而是理想现实主义而已。

  正如存在本身,忏悔既有“里面的光”,也有“外面的光”。

  到了2008年,诗人便以确定:忏悔是人的最高智慧。

  2014年6月28日于永安约

  他的方法(六)

  “野蛮”这个词,只有东荡子能创造性颠覆。

  因为他从小就理解了宽阔,这让他有了“野蛮”的天赋;

  因为他把生命扔在路上,栖落和放弃,让他有了“野蛮”的底气;

  因为他把才华焕发,迷人和绝对,让他有了“野蛮”的爱情

  因为他把诗歌写成精神家园,让他有了“野蛮”的图腾。

  最大的“野蛮”,是他精心给蚂蚁戴上一顶辉煌的“王冠”。

  而人诗合一,源于他但凭本能--“野蛮”创造--适时图腾。

  “野蛮”一词,无意中被他注入三种血液:野气,霸气,贵气。

  三种血液循环在他的肌体,“野蛮”成为他方法中的方法。

  是理想,更是图腾,让东荡子实现如此伟大的“颠覆”。

  完善野蛮,消除黑暗,无疑尚属东荡子首创。

  2014年6月28日于永安约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