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洞里走出的文化之家
先民承袭农耕习俗择地随居近乎山水。地因人而兴,山因人而美,水因山而秀,人因山水而灵。在嘉鱼县城西南高铁岭镇与官桥镇交界处有一座山,名叫大崖山。东近梅山,北对峡山,南临琅当湖,西与九陇山对峙。山有三峰,呈鼎立之势。北为主峰大崖,俗称石壁,海拨243米。东南为东峤,西南为西峤,海拨 v225米。东峤有个山洞,或传为古人徙居之所,今衍为“仙人洞”。洞高8米,宽9米,长80米。洞有前门和后门,洞顶有天窗,洞门前有一坪台,约150平方米。山的南麓有一个世居李姓的村庄,名叫南花塘,青山绿水环抱,宁静而端庄。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这里有一个叫李阜的人在山洞里设馆讲学,从教数十年,人称“石室先生”,有诗曰:
石室诗洞入递来,灯花昨夜为君开。
山林不售屠龙枝,唐庙真堪倚马才。
天地多年开混沌,凤凰何处结胚胎。
雄飞已出青宵外,肯落黄金百尺台。
——明工部尚书吴廷举
山因人而铭
今天,我们走近这个山洞,在洞的门媚上仍可看见苍劲的“石室”两字雕刻其上,它似乎是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是先人清修苦节,求学悟道的读书之所。
山不在高,有鸣则灵,峰不在险,却曾是闻名遐尔的名山。元至顺年间,公元1330—1332年间,大崖山始建“雾云庵”。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这里改建为大崖寺观。旧时寺观是儒生读书的地方,唐诗“清晨入古寺,”反映的就是古人读书人的习俗。李阜在这里设馆讲学是寄望李氏子孙成就功名,他的两个儿子李承芳、李承箕,以及侄子李承勋先后在此读书。 他们深受封建社会科举功名思想影响,求学悟道,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同时中举。四年后(公元1491年)李承芳举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公元1492年升大理寺少卿,李承勋后来官至朝廷三部尚书。李承箕中举后则无意进仕,在大崖寺观下建了一座书楼——真静所,也称理学书楼。寺前有元至顺年间所建的铁桥,桥有亭,名为铁桥亭。后来,李承箕为亭撰写了《铁桥亭碑》。桥下有两眼泉,即“牛眼泉”和“洗耳泉”。从此仙人洞岚泽四方,名传古今。
理学是当时读书人求学悟道的思想追求,也是仕子怀抱济世情怀的人生追求。李承箕听说广州新会有名儒陈献章传道讲学,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四月自带干粮慕名步行到广州新会拜访陈献章。
陈献章,字公甫,号石斋,又号碧玉老人,广州新会白沙村人,人称陈白沙,他是我国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诗人,是当时名震京师的大儒,终生致力于读书讲学而不出仕。提出了“以自然为宗,忘己为大,无欲为主”,“天地我主,万化我出,宇宙在我”的心学命题和“心即理也”的理学学说。他倡导“静坐养心见性”的道德修养方法。他的学术思想推崇儒学,我们知道,孔孟儒学的突出特点表现在他对现实世俗社会伦理与政治关系给了一种正面的确认,封建世俗社会重宗族伦理情感,作为对这种社会状况的正面确认,他倡导的“孝、仁、道”为其赋了一种普遍意义。他说:“夫孝,百行之源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尧舜、大圣也”,孔孟称之曰“孝弟而已矣。故君子莫大于爱系”(《陈献章集》卷一)。在哲学领域,他创立了哲学领域的“岭南学派”也称“江门学派”。他的学说打破了宋明程朱理学的一家之说,开创了王阳明心学的先河,被视为宋明理学史上一个承先启后,转变学风的重要人物,现代学术界一般认为,明代儒学在程朱理学向王阳明心学的转变中,陈献章起了桥梁作用。
受陈献章理学思想影响,到新会后,陈献章侍李承箕于南岭楚云台,共与读书论道。《明儒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