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孤独》
一
我们还需要鲁迅吗?这是如今文学界和教育界争议许久的话题。就我个人听到的,几乎都是对鲁迅的“讨伐”之声。在这些声音中,尤以学生们的“反抗”最盛。的确,鲁迅在很大程度上似乎与我们隔着遥远的距离,对于学生这个天真的群体,更是一种难以理解的存在。存在于鲁迅的《故乡》中,存在于祥林嫂那可悲的“祝福”夜中。学生们总会说:那样艰深无趣的文字,实在令人厌恶!
于是,教育首先做出让步,鲁迅文章如今陆续地撤出教科书,学生们定会拍手称快。 但,鲁迅就真的这般令人嫌弃吗?曾经在语文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文学巨匠,正渐渐失去他的位置,走向孤独。
鲁迅从出生似乎就注定与孤独为伍。如果要选出中国文学史上最孤独的几位文学家,鲁迅一定在列。鲁迅的孤独是纯粹的,却也是被动的,他生在国家危难的时代,从睁开眼看世界的那一刻,他和国家的命运就一起变得孤独。
鲁迅出生在一个封建的官僚家庭,却也并不因此显得高人一等,那个年代的中国,那样的家庭也实在普通,有着相同的显赫,也有着相同的落寞。
鲁迅早年的经历众人皆知,家境渐衰,祖父入狱,父亲染病。作为家中的长子,鲁迅很早就扛起了养活全家的重担。鲁迅那时出入最多的地方是当铺与药房,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当了换取药费,然后买药给父亲,鲁迅就这样在小小的年纪饱尝了人情冷暖。
一个人的少年时期正是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可以想象,鲁迅少年的这段经历,充满了灰暗与压抑,那是他后来一直不愿回忆的时光,鲁迅在作品中对自己故乡的厌恶,甚至憎恨,并不是文学加工,而是他实实在在的情感反应。鲁迅后来的孤独与尖锐,苦闷和悲观的情绪正是在那一时期形成的。
用今天流行的玩笑话说:鲁迅的童年有阴影!
所以,只要有机会,鲁迅就拼命地逃离故乡。
留学日本,鲁迅迈出了“逃离”的重要一步。
二
1902年2月,22岁的鲁迅进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之后去往仙台学医。鲁迅在日本的岁月也不比在故乡强多少,当时甲午战争结束没多久,日本人对中国人的鄙视与欺凌非常普遍,鲁迅在这样的处境中显得孤独而痛苦。
所幸还有那位藤野先生,鲁迅的作品让我们认识了这位和蔼的导师,他对于鲁迅的鼓励与关怀让其他的日本学生极为不满,他们见鲁迅考出好成绩,便疑心是藤野先生对鲁迅泄露考题。鲁迅在文章中愤怒的写到: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而与此同时,又发生了著名的“幻灯片事件”。
人们历来都将这次事件看作是鲁迅弃医从文的导火索———在看到国内同胞被杀,周围满是看热闹的麻木的中国人时,鲁迅的心情变得复杂,痛心、愤怒、失望。鲁迅终于选择离开日本,踏上归国的路途。
由此,一个本是要成为医生的人,开始转变为人们精神的疗伤者,当然这治疗的过程,本身也极是孤独。
鲁迅的孤独一开始来自家庭,这是他从小感受到的。在回到祖国之后,鲁迅也并不能感受到家国故土的温暖,国家不过是一个放大了的“鲁镇”,蜷缩在阴暗的角落,兀自沉默,然后在沉默中死亡。
鲁迅也是要准备这么“死去”的。那时的他,每日浑浑噩噩,上班之余就是抄抄碑文消磨时间。鲁迅喜欢孤独,或者说是刻意营造孤独,将自己隐匿于阴暗的世界里,鲁迅觉得安心。
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孤独。
1917年8月,著名学者钱玄同拜访鲁迅,鲁迅在他的《呐喊》序言当中记述了这次谈话。简单说来,钱玄同希望鲁迅为《新青年》杂志“做点文章”,但鲁迅却提出了自己的“铁屋子”理论: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不久就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人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吗?
钱玄同听后答复鲁迅:“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钱玄同给了鲁迅希望,鲁迅便给了中国希望。
从《狂人日记》开始,鲁迅带领国人一起体味孤独与苍凉,鲁迅是文化战士,文化之于鲁迅是他最有力的武器,他用自己辛辣的笔触去戳穿人性,直抵人心。
鲁迅的文字犀利,冷峻,他甚至屡次用冷漠的态度去设计自己笔下人物的命运,冷眼瞧着他们堕落,死去,乃至毁灭。鲁迅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因此他刻意制造悲剧,制造孤独的氛围,他笔下的人物,每一个,都是最真实的社会产物。读鲁迅的作品,你会疑心自己就在那文中卖力表演。
现代文学最伟大的作家,我因此首推鲁迅。
三
相信很多人都见过鲁迅那张最著名的照片,短发,白衣,八字胡,精干朴素,还有,冷峻的眼神。
就这张照片来看,历史学家顾颉刚称鲁迅“尖酸刻薄”,虽是一家之言,却可能有几分依据。
从生至死,鲁迅一直处在争议和攻击中,他把别人剖析了个遍,却也要承受别人的责问。“横眉冷对千夫指”,他选择清醒,注定孤独。
他的清醒,让人觉得刻薄,让人觉得冷酷。他习惯在黑夜中伏案,以阴沉严肃的面孔嘲讽人间百态;他的孤独,又让人觉得神秘,让人觉得高傲,不识时务。他坚守在反抗黑暗的前线,像划破夜空的闪电,犀利而快意。
他心甘情愿做这样的人,以自己的孤独唤起国民的觉醒。
但今天,鲁迅似乎连这孤独都不容保留,更多的人愿意拿他拗口的文法当作抛弃他的借口;更多的人愿意围绕他和朱安夫人的感情大做文章。鲁迅的孤独,变得奇怪的热闹起来。
在这种热闹中,鲁迅开始走下神坛。有人叫好,言称早该如此。但我想说,鲁迅从未希望登上神坛,我们对鲁迅的过度消费,过度解读才让他变得高高在上,让大众敬而远之,让学生们望而生畏。
这决非一个斗士所愿,真正的斗士,宁愿被人平和的看待,从容的端详。鲁迅大胆的描绘社会的面貌,捕捉民众的情绪,用自己的笔杆提醒人们所犯下的错误。而这些提醒,一直都在,有些人选择忽略,是因为害怕。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去世,万人自发送葬。他的灵柩上盖着一面旗帜,写着三个大字——“民族魂”!他一生的孤独,换来这样的评价,令人欣慰。
但如今的我们,真的读懂他了吗?
我唯愿人们永远记得他,记得那伟大的孤独,诚如记得现代文学史上那些所有可敬的面容。
最后,借用鲁迅的话: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二零一四年八月二十四日
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