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放牛郎
唐代诗人吕严《牧童》诗中的放牛郎是如此的诗情画意。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饭饱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原野里绿草如茵、晚风吹拂;未见牧童人影,已闻笛声悠悠,时续时断,随风飘扬。
脑海里浮现的是人骑牛背,短笛横吹的模样。
文人笔下如此,民间的传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流传千年的七夕鹊桥相会主角之一,不就是一个小小放牛郎。
下乡后,第一次见到真实的放牛郎就没有那么浪漫了。
“考试考零分,下乡到农村,背把锄头铲田塍”。
然后是哈哈哈哈的一阵大笑。是他们给我的第一个见面礼。
歌声丝毫没有诗情,听后只有从心里泛起无奈和悲哀。
几个月后,我在自留地里种的番茄长得不错,几个果实已经开始青里泛红。眼看就要熟了,开始算计着什么时候能吃,甚至想过凉拌吃还是炒着吃。
没有想到的是有人下手就是快。
早上出工还像小灯笼挂在枝头的番茄,收工回来已经不翼而飞了。
中午吃饭时气呼呼的说起,邻居笑着说:“肯定是那些小鬼,说不定他们早就在盯上了。”
辛苦一场的果实自己还没有嚐嚐就填了别人的五贜庙,自然不开心。
但是邻居却告诉我村里的规矩,放牛郎只要不拿东西回家,吃一点是没有关系的。
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不为什么,就是一直以来的规矩,别说自留地里的,就是田里老鼠藏的东西他们都一清二楚,到时候掏出来烤着吃。”
后来才慢慢清楚,队里放牛的都是困难户。劳力少,小孩多,到年底一核算总是倒挂。
队里安排他们的小孩从8--9岁开始放牛,从小就能挣工分,帮家庭减轻些负担。
放牛看看潇洒,早晨骑在牛背上,晚上带着肚子吃得滚滚圆的牛回牛栏。顺便捎上牛晚上吃的青草。
风雨无阻,天天如此。
养牛百日,用牛一时。
到春耕和双抢时。放牛郎平时放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队里的收成。
这大约就是为什么有这样规矩的原因。
这些小孩和同龄人相比。
一个在课堂里书声朗朗,一个是伴着牛儿风里雨里。
他们永远也不会去遥指杏花村,也许从此不能读书识字。
也许这就是现实里放牛郎的命运!
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在不同的人的视角里有如此大的差异。
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小小放牛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