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经典散文

苦暑

发布时间:2024-07-07 06:31:10

  南方的盛夏,骄阳似火,气温常达三十七八度,甚至更高。这时的种田人也苦恼,但并不怨恨。如果又热又干,就会怨声载道了。因为只是炎热,不缺水灌溉,禾苗就长得特快,简直可以听到其拔节的声音,否则“三伏不热,五谷不结”。他们虽表面苦恼这炎热无度,但心中却为这一年的收获欢欣鼓舞。

  每到这“三伏天”,我也有一种说不出苦味,但也不敢去恨,不能违背这四时之气象。再苦也不及稼穑之艰辛,而他们犹望这骄阳的拔节。

  我条件有限,并无余裕。住在单位的家属房,顶层。冬天寒冷,四面进风;夏天闷热,是一个焖甑子。电风扇是无济于事的,感觉就像人家空调排气扇吹出的风,没有丝毫的清凉。很多次我也曾筹集资金装空调,可发现,旧房子,用电线路,带不起空调,而且房子密封性也不好。

  我别无好的消暑法子。所性就干脆模仿古代士大夫“夜闭关拥炉读禁书”,我就炎暑敞门赤膊读书习字,但他们有快乐:雪的美,炉的暖,禁书的妙不可言;我没有,只有苦。想不到的是翁森、朱熹他们的“四时读书乐”,夏季读书也有那么高雅的情趣,我也想努力去捕获。每天一大早,稍稍一动,我就汗如下,一身汗臭味,擦汗的毛巾都湿透,冲洗一次又一次,总想来一次金圣叹的“不亦快哉”。但天不如人意,汗水或沾湿我的书笺,或滴进我的砚盘中,不用注水蘸墨。

  这暑天读书习字,就如反穿着雨衣呆在温室观察自己培育的高新品种一般,难受又充满渴望。古人云:少年不读《水浒》,老年不读《三国》。是说少年人血气方刚,读了《水浒》,容易激发叛逆情绪,老年人饱经世故,读《三国》后,会变得阴险狡诈。而我人到中年,可以随性读书,品《三国》,煮《水浒》,泡《红楼》......拜孔子,寻李白,访笑笑生;不妨也窥周作人,睃胡兰成......心中自有主张,不论溽暑燎人,不问书出何处,犹如负笈入山采仙草,纵有苦厄,也冒然前行。

  学书习字最难。要心无旁骛,进入法贴的境界。可窗外“炎炎烈日似火烧”,葱树茏木,静立在强烈的日光之中炙烤,纹丝不动,连那蝉也在其中为它喝彩不已。我也要凝神定气,思其用笔之理,考虑点画的变化,空间的分割,情感的起伏跌宕。那苦闷不时冲刷着我会意之后的欣然自喜。

  其实,暑天再闷热,家人也还有喜欢的。

  我那十来岁的女儿就特热爱这夏天。她可以穿裙子,展示少女的风华;可以吃冰激凌,享受那焖烤之后的透心凉;最爱的还是游泳。每天下午,我们就会到附近的小河的水坝处,欢快畅游。那水坝把河水截住形成半天然的游泳池,上上下下的人,真像我们南方人正月初一煮汤圆,浮得浮,沉的沉,一片翻腾。有时甚至一个下午都泡在水中嬉戏,泡得一身的皮肤萎缩,指甲变软,嘴唇乌青,眼球紫红,也不肯上岸。那滋味,越热就越浓,这与水的亲密接触,与岸上的炙烤相比,如同周作人笔下的喝茶:“抵得十年尘梦”。

  我的母亲也酷爱这夏天。这个季节,只要身体方便,她老人家是一定要住乡下的。即使是“知了唧唧叫,石板都晒翘”,母亲也一样能感受乡村的阴凉与亲和。更让她体面的是我们儿女会带家人回去看望她,让村里的老少爷们知道她的一大家子儿女子孙。她也有不枉浮生一梦的感觉。

  夏日永昼,但也觉时间从书页间悄然滑过。晚间蒸热,加以又多蚊子,却颇觉难熬。我把床移到阳台上,想得一点自然之风,吹一吹心中烦闷。可得到却是蚊子与飞蛾的亲睐,一身都是星星点点的红斑,皮肤受尽这盛夏阳光与虫豸折难。我辗转反侧,萦绕耳际的满是一天喧嚣之后的天赖之声,我也与庄稼人一样窃喜:我不缺灵魂圣水,仿佛我那从苦暑中蜕皮拔节之声也融在其中。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