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写人散文

你就站在远处

发布时间:2019-08-24 10:29:18

  回想起来,生命中称呼对方“哥哥”的,就只有他一个。

  在父母双方的家族里,我是长女,这样也天经地义地要应该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与义务,一直以来按照父母的要求照顾弟弟;学习要好,要当弟弟的榜样;要学会做家务,因为你是姐姐。

  这样的话,听多了,自然就养成了习惯,无论在哪里,都俨然大姐姐的态势。

  哥哥叫远峰,认识他大约在1990年,他比我年长三岁。他的母亲是我弟弟小学时的班主任,弟弟是个顽皮而聪明的孩子,常需要去老师那补课,这样去的次数多了,我们两家人也就自然走得近了。

  哥哥和我的弟弟是十足的“难兄难弟”,两人个头差不多,只是一个瘦,一个胖,当然胖的那个是我弟——众所周知顽皮的“肥仔”,哥哥的模样俊秀,很有点刘德华的味道,据说读书时候就已经受众多女生的喜欢。兄弟俩常常一起出去玩、吃饭、打游戏、踢足球,所有男孩玩的东西,两个人都一起玩过。

  平时这两兄弟一起玩,我很少参与。偶尔看看他们玩的游戏,也知道他们去哪儿玩,但从没有一起出外活动。( 文章阅读网:www.telnote.cn )

  后来,我和哥哥念同一所大学,他在中文系,我在数学系。因为知道我一直喜欢文学,哥哥和我谈过许多关于文学的话题:我们不仅谈古典文学,他还推荐我看老鬼的《血色黄昏》、贾平凹《废都》,还有莫言、张贤亮的作品,这些都是当年文坛的新星之作,冲击在当年的文学浪尖中。这让我的眼里又打开了一扇窗。他让我系统读了《中国文学史》,还专门买来王力的《语言修辞学》送给我,让我打好文字的基本功。他因为专业的原因,担任《广州青年报》的记者,他鼓励我投稿,这样我大学期间第一篇文章《随想》,也被登在青年报的一角。

  大学毕业后,我们各自忙碌于自己的事业,很少再触及这个“文学梦”。

  2004年6月28日,他只身赴西藏工作,身后留下了年迈的父母、妻子和幼女张望的眼神。这样就是三年。而我在这三年间,去了上海进修,后来移民到了加拿大。彼此的联系也就仅仅限于电话和网络,每次回国,他都要宴请我和家人,他说喜欢两家人在一起的热闹。

  哥哥的文如其人,十分清秀。

  第一次读他的《离别-爱》,是08年他的空间里,当时的感受没有此刻那么深,或许是彼时生活的忙碌,或许没有看到图片,或许内心的成长还没有足以读懂这样的情感

  今天,眼前一张张静谧的照片,蕴含着内心的澎湃。在这样宽广的大自然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颗颗微不足道的尘埃,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样肥沃的土地上学会慢慢成长……

  这是怎样一个生命的状态?我不禁问自己。这三年的青春时光,就在这样高原地区渡过了,短暂而意义。

  此刻,缓缓的音乐,窗外的阳光和树影,键盘间我的指痕,还有书桌上,那个极具中国特色的笔筒,是哥哥那一年陪我去北京路书店时买下的……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