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经典散文

铁匠炉

发布时间:2022-12-07 18:11:04

  铁匠炉

  赵富

  铁匠炉,又叫小红炉,是一种传统的手工业作坊。

  当年,你别它看很原始,很土气,很拙笨,但它却实实在在地为集体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在生产队的年代里,铁匠炉一般是一个小队上有一个,或一个大自然屯子有一个。不过,这还要看你的队上有没有铁匠的“人才”,否则,你就是一个大队也不定就有一个很象样的铁匠炉。

  铁匠炉生产的手工业产品,大都是队上和社员们日常用的东西。象农具的镰刀、锄头、二尺子、四尺挠子、刮锄板什么的,还有什么点点焊焊的零星活计等,而其它象犁铧等铸活是干不了的,连铁锹、泥抹子等,社员们都得到街上农具商店去购买。

  虽然生产形式落后,但铁匠炉的强项尤其最为突出和重要,就是给队上的马挂掌一项。干农活的马,每年要挂一茬马掌,要不原马掌是不扛磨的,一旦磨娄了马就不敢走道。而铁匠炉自个生产的铁马掌,马掌钉,又给自个队上的马挂掌,即经济,又实惠,且又很兴隆。每到春天季节,老板子就牵着马,排着队,等着铁匠喊号,很有秩序地等着给马挂掌。不要小瞧农民嘛,你不用规定排号,他们也都诚实地先来后到,这是他们历来的憨厚守则。

  我们屯子很大,一个大队就“二排四”一个自然屯,东西六里六长。流传很久的有句顺口溜说:二排四,一趟街(该),六里六长不断间。虽然屯子较大,但大队上并没有铁匠炉,只有在大队的所在地五队有个铁匠炉。这个五队有个“人才”,很拔尖,记得姓杨,即会铁匠,又会木匠,心灵手巧,受到人们的尊敬。杨木匠虽然家庭成分有点过,但人好手艺高技术硬,即使在那个年月有不断念的运动,也没有把他怎么着。后来我一但想起这人、这事,就同时想到那句老掉牙的俗语:打铁还得本身硬。

  记得小时候,一次我到供销社买本,正好路过铁匠炉,一股糊了巴屈的味飞过来,原来一些马正在挂马掌,我便看起热闹来。院子有个象双杠的木架桩,把马牵进里边,用绳子笼好,再把一个蹄吊起来,备铁匠修理和挂掌。铁匠炉亮开着大门,炉灶上火苗一窜一窜的,是烧的煤,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煤,因屯里从来没人烧煤;炉灶旁有个大木风箱,呼吃呼吃地来回拽着;铁匠师傅扎个大围裙,是凡布的,戴个长袖手套,也是凡布的,眼眼前卡个很大的墨镜,黑黑的;他手从炉上拿出烧得通红的长把铬铁,照着吊起的马掌一铬,铬得滋滋直冒烟,飘出一股糊了巴屈的味;然后,他用镰刀把马掌削平,又把铁马掌放平,又用马掌钉钉牢,最后再用镰刀把铁掌外边的原马掌边削净、削齐。这一连气的程序和动作只几分钟时间,技术贤熟,手脚麻利。此时,我一下想起一个很不谐调的故事,那天晚上在队院子看电影,影片中共产党员英勇不屈、在敌人烧红的铬铁下、胸口皮肤冒烟的情景,眼前冷不丁地变幻成杨铁匠烫马蹄的幻觉,让我心里一阵打寒颤,嘴里还一个劲地叨咕:还是老马坚强。

  我回乡务农是七十年代初,我们大队五队的铁匠炉很早就解体了,杨铁匠已经很大年龄,被调到公社的社办企业铁匠炉当师傅。这个铁匠炉较比五队的铁匠炉,其规模大了很多,其设备也先进了很多,其产品品种也增加很多,其隶属县乡企科,其工人为大集体编制。我有个同学在铁匠炉上班,本人长的就黑,再加之在炉前一烤,变得黑红黑红的,人称外号“小黑铁匠”。可这小子说个对象可又白又俊,因他是社办企业职工,身体好,有技术,赚现钱,这可是那个年代农村姑娘选对象的优先条件之一呀。

  又到了马挂掌季节,队长让我牵几匹马去公社铁匠炉。我见到了杨铁匠,我见到了同学“小黑铁匠”,一看便知他们是师徒关系。铁匠炉变化大了,小活用手锤,大活用电锤。挂掌的马掌不用铁的了,铁的冬天走油漆马路掌打滑,马易卡跟头,换成胶掌的,而胶掌一般是旧胶皮车带割制成的,即防滑又轻便,还抗磨。其工序和时间,与挂铁马掌差不多。我的同学“小黑铁匠”告诉我,挂马掌是有学问的,钉挂深了,扎着马蹄肉,马蹄就不敢着地,挂浅了还不抗踢,几天就会掉掌,所以要根据不同的马蹄不同情况而定,不能千般一律,这是要靠经验的。我看他挂着很透了,就夸他挂的很好。他却指着杨铁匠,说:“都是师傅教的好”。

  上些年回老家,看见我的同学“小黑铁匠”改行了,当了新的“地主”,种了很多地,几年就发了财。由此,我就一直在想,看来干哪一行都得自身硬,种地也得脑袋好使。“小黑铁匠”的转行,让我看到了一个适应环境、与时俱进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也不会落伍的。

  上段时间,我又听到北京的党和国家新领导人习近平就职演说中有句话:“打铁还得本身硬。”当我听到这朴实的语言、深刻的道理时,很是激动和亲切。随之,我又联想起很早以前铁匠炉的杨铁匠和我的同学“小黑铁匠”的往事,更觉得北京的这话说的坚实有力,有这样的求实精神,有这样的自身约束,也真是我们共和国之幸呀。

  当我写完本文的最后的一个文字、敲击标记日期时,时间便跳出来了一连串阿拉伯数字:2012-12-12。巧了,12、12、12,要爱、要爱、要爱。于是,我心中便涌出一份喜悦:铁匠炉,随之生产队解体了,而离我们且渐行渐远了。但“打铁的精神”,却在我们心中永驻。面前吉祥的数字串起来的峥嵘岁月,让我们对“打铁的精神”,要爱、要爱、要爱一生!

  2012-12-12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