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醒五台山
华北屋脊!五台山!
不必提及年龄,那是遥远的遥远……
也许是造物主情有独钟,五座峰台,五朵莲花,注定是为佛所盛开……
丝绸古道,漫天尘烟,白马驮经天竺归来,奔驰的蹄声,惊醒了河洛,亦惊醒了五台酣睡沉寂的梦。
夕阳西坠,霞光泛金,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从洛阳白马寺风尘仆仆赶来,伫立在菩萨顶的空旷中,东观望海峰,云蒸雾罩,白云飘浮;南看锦锈峰,青峦碧翠,生机茸茸;西眺挂月峰,架云采月,奇中见险;北望叶斗峰,高耸挺立,直指蓝天;仰看翠岩峰,松如华盖,峻秀伟岸。东南西北中,五峰耸峙,气势非凡。
好一座圣山,云里雾里似曾相识,细看这五台山就是释迦牟尼修行的灵鹫山。此山此景,让两位僧人都同时感受到一股热流自腹中直冲天庭。佛祖说有数千万佛所,有恒河沙那么多的佛世界。跨越时间和空间、印度恒河与华夏震旦,五台山与灵鹫山,相识就在这一恍然之间。
一炷香,点燃了东汉的风,漫过南北两朝,抵达盛唐的台顶。从此,禅歌如穗,佛语惊心,檀香千炷,尽山庙宇,绕着灵鹫的神思,西域的梦境。文殊菩萨来了,带着东海的清凉石来了,佛手轻扬,从此清凉世界愈清凉!
一处明净的风景,需要你匆匆赶赴;一段似水的韶光,不能将之淡然辜负。就这样一路逶迤行走,行走在世间明媚的风光里,于历史纵深的长廊中,拾拣烟云散落的片段。走过水复又山重,看尽烟雨又落红,那峻峭的峰峦,清凉的五台就是此时要觅寻的影踪。在这万法天然的禅境中,灵魂的烟火明灭无穷,任由你携带怎样肆意磅礴的思绪而来,只要踏进这方叫五台的圣地,风云万端也会变得平静从容。五台山,我怀着一颗尘俗的叛逆之心来了……
【晨曦斑斓映东台】
东台是至美的,因为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东台是至静的,因为清晨的第一声佛钟……
当晨曦用时差点燃东台的每一座山头,每一处阴暗,彩霭齐山头,沉鱼落半腰,云深不知处,恍若仙境游。我的心开始涌起暖意,如初恋时第一次靠近恋人的肩膀,颤栗而惊慌,努力控制目光,赏视初阳移影每一处面东的山坡,驱赶着飞云流雾。一抹紫红色的朝晖,像绽开的红玫瑰,把飘荡着轻纱般薄雾的林荫映得通红。庙宇的殿堂楼阁渐渐地从纱帐里显现在金色的霞光里,如此安详宁静……沉寂的山岗,优美的曲线,微亮的天光,映着观瞻云海人群的身影,五台最美的风景,我心中绝美的画面。
信步闲庭,登上东台大殿,突感其辉煌致极,所有墨翰诗迹都因阳光而生辉,红色的佛柱,蓝色的底调,黄色的幡带,白色的雕刻……都镀上了贵气的金色。此时,五台第一声佛钟响起,霎时冲击耳鼓,震撼灵魂,悠扬的钟声在寂静的五台山回响,显得多么的悦耳。我竟无法在庞大的汉字库里找到最合适的词来描述。不是“当”,也不是“咚”,而是一个复合的声音,一种过渡的颤音。这清楚浑厚的钟声,充盈耳鼓,传向梵宇,散向四面八方……钟鼓道志,钟磬清心。我的心也随着钟声而颤动,而宁静,而深沉,而喜悦,而又生怕脚下沙砾与脚底的磨擦声,扰乱东台晨钟的节奏……钟声穿越云空,让睡着与醒着的人们,把所有的耳朵打开,把所有的心打开,把所有的隔膜与迷茫打开,把所有的记忆与憧憬打开,把所有的祝福与问候打开,把所有的快乐与真诚打开……
东台是令人留恋的,东台是需要记忆的,我想无论多少年,它所印刻的美丽都不会随年月老去,它所给予的温暖都不会在心底抹去。
【屋脊高耸擎北台】
对北台的敬畏,是因为它的3085米海拔,更因为它享有的“华北屋脊”的称号。
看着五台的山,想到了粗犷豪放的北方男人,坦然自若,肆意展露,无论才高八斗,还是力盖山河,总会毫不掩饰地让你直接地见识到,感受到,欣赏到。
从东台可以隐约仰见北台之颠,高耸入云,一条裙带式的波纹路非常清晰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直通北台。看着那条天路,我突然间觉得自已如若可以徒步至北台顶,那是一种怎样的幸福。想像在那条精致的天路上,可以轻袖漫舞,如仙人样挥洒自如地轮回向高处移,而后饱览每一座山峰的形态,且可极目众山小,这是何等乐事!很多人对幸福所注释的含义确实不一,而我觉得可以凭着自己的双脚去丈量北台之巅,用平和虔诚的朝圣心去感悟神灵的佛语,是种常人没有的幸福。所以每每看到从北台下来车辆里的佛徒向我问好,向我挥手示意时,我的笑容是自信而灿烂的,也许他们在为我们对佛的诚意而感动,而我却在为自己的信念而自豪。活着是一种责任,行走是一种方式。一个人选择怎样的方式行走,并非是自由的,只有心智异禀,四肢健全的人才会选择这种徒步的方式,很多不选择这种方式行走的人,也许永远无法理解那种无形的执著和坚持,其实途步是一种自我的抗争与挑战,是一个脚步与心灵磨合的过程。
从东台下,在清凉胜地牌坊左拐,就是向北台攀升的道路。通向北台的路,青石以砖切状铺设,虽系人为所至,少自然天成,也没有古老和记忆,但其粗砺泛青的原始拼花,颇具古朴典雅之风,于是在踏上它的那一刻,我已开始喜欢它,打量它,触摸它。喜欢有时是种莫名的冲动,如伏絷在心底的魔兽,窜腾出来时连自己都毫无防备,喜欢任何事物,有时确实没有任何理由。也许我只喜欢北台路面的缝隙间切,那种可以让青石伸缩自由的微距;也许我只喜欢登山杖敲击路面时发出的静而幽远的回声;也许我只喜欢站上路面就可以清晰看到鹅色山丘中杂草手舞足蹈的俏皮模样;也许我只喜欢它可以让我到达北台顶峰……
路面不宽,可容双车交换,路边有厚实的安全水泥礅,如若走累,不必相扶相持,可以或靠或坐在水泥礅上,因路为上坡下崖的缘故,所以靠着它,可以避免凛冽无比的山风侵袭;坐着它,更是可以俯瞰群峰崖壁的磅礴气势,平视可见山脉褐色脊梁的逶迤起伏,仰视自然能见到却很难到达的北台顶峰。
北台之旅,我没有崩溃,一路上我心与佛相合。佛告诉我,能走路,特别是可以用自己的脚走路,是一种福份,是上天的恩赐,必须珍惜且珍惜所有与你同行的人;佛还说,人生没有回头路,一出生就得面临死亡,所以面对一切磨难,必须坦然以处之;佛还说,每条路都有尽头,如若那路没有了尽头,那就选择与青山同龄,与长河同岁,与天同高,与地共枕吧。佛是这样说的,而我也是这样想的。我们是凡人,在叩不开佛门的俗世里,只能对所有与佛相关的图腾物仰视。我们是俗人,在放不下红尘里荣耀时,只能站在空门之外徘徊。北台是需要仰视的,无论是在踏上它,还是离开它的任何时候……
【雕梁画栋秀中台】
从北台到中台的路,不算太长,以平缓下坡为主,因为北台高度为五台之最,随着海拔的下降,自然下行为主。
在下行途中,沿途总能看到一些佛教徒用心堆积起来的大小玛呢堆,那些不说话的石头,装满了佛徒们美好的愿望和祈盼。看着那些大小不一无声无语的石块,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是否这空旷的天地能容下这些美好的祈盼?是否佛常会来玛呢堆里听人们诉说人间疾苦和心愿?是否那些堆积了玛呢堆的人,还走在来时的路上惦记自己的所求?所有空寂的魂灵,总愿意寄希望于别样的物体。人是空灵的生物,进化是必然规律,而追求纯朴,回归自然却也是事实。自从盘古开天地以来,炎黄子孙就创造了许多精美的神话,来表达了人们对德行的执著,对原始美的渴望。在我眼中,这些垒积起来的玛呢堆,已因为佛徒的诚意而富有灵性了,它们已不是石头,而是佛徒们种下的梦想。他们用虔诚感动佛意,他们渴盼着有一天,法量无边的佛会把那些他们的梦想变成现实。我也相信,总有一天,那些石头真的会开花,就开在佛徒们的心里。
中台,是华丽的,无论其外表还是内在都绚烂无比。繁密的山林总是适合隐藏幽静的庙宇古刹,你徜徉在其间,恍惚的意境让你分不清是云雾还是烟火。穿过枫林,迈过云梯,一座座殿宇楼台坐落在白云深处,让你看完此处的气象万千,又看彼处的风物超然。历经几千年的五台山,寓藏的古刹也极为深厚显赫。那百座寺庙悠然散淡地镶嵌在五台山,使五台风景充盈着禅意的芬芳,每一座寺庙被无数高僧的故事丰润着,他们用世情超越个人境遇,借佛法普度天下苍生。走进不同的庙宇,无论是灵性摇曳的青灯,还是韵味深长的经卷,它们都含蓄又洁净地存在,菩提可以丈量人生百态,明镜可以照见世间疾苦。佛法本是一种超凡意境,倘若你悟懂了其间的精深绝妙,在人生如流的风景里,他可以让已经老去的再度年轻,让不能回头的再度重来。
中台大雄宝殿前的大前台,竟空旷得会让人有想三步九叩的冲动,雄壮两词相用也不为之过,且亭台雕栏玉砌,古塔怪状灵异,殿堂朱漆红柱,巾幡色彩斑斓,佛钟厚重亮泽,佛像披珠带霞……我不由自主地向佛祈求千年夙愿,如若有千年轮回之说,就求佛让我还成今生这样的男子,愿千年后仍能笔墨含情,琴声当歌,留守高山涧水间,与世无争,在天地葱绿中独留一抹幽香。轻垒石块,赋之灵魂,让它就在中台佛前站上几百年,诉我心语,尽我心意,随我心愿吧。
【清修禅心寄西台】
西台,没有东台的辉煌,没有北台的气势,没有中台的华美,西台只有清修的僧人,清贫如洗的禅食堂,西台只有陈旧破烂在寒风中抖擞的禅房,但是西台是最让我留恋,最让我无法忘怀的地方。
西台是清寂的,苦寒的。踏上西台顶,心特别的静。西台质朴平实,与浮躁无关。庄重的白塔,西台最高点,白塔边上经幡在静空下飘舞翻飞,我冲动得想听经幡吟诵经文。站在那里,静得都不知道是风在动,幡在动,还是自己的心在动?在西台,哪怕一个人躺在巾幡飘然的玛呢堆边,也不会寂寞。在西台,哪怕一个人站在山崖削落的风口很久,也不会孤单。西台是个让我不由自主喜欢的地方,它让我变得异常灵动。
在通往西台的路上碰到一个磕等身长头的和尚,他提着竹篮,竹篮中有矿泉水、烟火等物,衣服补丁累累,光脚,脚趾已磨破,缠着纱布。他每走三步磕一个等身长头,起身时,额头和鼻子上的灰尘便扑簌簌往下掉,旁边商店的人喊:这是个苦行僧,请供养他!和尚说,谢谢,不要,不要。路人听了,益发起恭敬心,纷纷给他竹篮中投币。他是我在五台山见到的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僧人,也是五台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西台,没有让我失望,它让我懂得清修是一种静态的生活,一种不被打扰几近静止的生存的方式,所有在清修的人,他们都是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红尘纷争似乎与他们无关。在他们心里只要心是暖的,不穿衣也会暖的。我豁然明白了:这不是一个人的五台,这是众生的五台;这不是一个人的归宿,是众生的归宿。
【别情依依辞南台】
站在南台,回望五台山,当年煌煌的盛唐在历史苍烟中消散。于帝王杯中看消瘦的江山,一种醒世的苍凉滑落在你的心间。尽管如今的五台山,没有大唐的繁盛,可依旧山寺林立,僧侣如云。在这山清水凉的风景中,禅思的烛火一直在摇曳,佛前的经呗一直在聆唱,并不会因为朝代的更替而无声熄灭,亦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骤然疲惫。只要你带着心来,就可以看到,那么多的庙宇在老去的竹风里骨肉丰盈,那么多的香火在清凉的光阴里粲然熠熠。生命原本就是此消彼长,当你抬眉远眺,群山之间那轮冉冉升起的红日,已然再现盛世辉煌,王者风流。
五台山的奇峰灵崖随处皆是,有意无意间,总能与这些峰峦邂逅,自然的奇丽会将你的思想漂洗得风姿万种。仿佛每一处峰回路转,就是一道柳暗花明,那明净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底蕴,深刻的佛学禅理,又将你的心境滋养得通透温润。更有五峰如五根擎天巨柱拔地而起,巍峨耸立,峰顶平坦如台,五台之名也因此由来。置身五顶胜境,看烟光凝翠,明霞似锦,看雾霭浮云,峰峦坠月,让你临高处而不知寒凉,处幻境而不觉虚渺。因为每一片打身边经过的云彩,每一缕拂过衣襟的清风,都在告诉你,你在五台,你在大佛的脚下,你曾经错过的故事都被寄存在流淌的光阴里。你来到五台,站在顶峰,从云聚到云散,从花开到花合,直至烟霞染醉了黄昏,明月照亮了夜空,迷离的梦依然醒着。
是谁,让梦境,有着空灵的明净;让梦境,有着禅意的清醒。又是谁,让得到,有着闲雅的淡定,让失去,有着智性的平和。五台山,会给你灵魂栖息,却不会将你生命囚禁,你以过客的方式走来,同样会以过客的方式离去。没有多情的纠缠,无须温暖的感动,只是一段禅佛的光阴,在人生花开的陌上,梦醒了,清凉,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