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经典散文

生活变奏曲------蓉城行

发布时间:2021-08-29 19:56:50

  生活变奏曲————蓉城行

  人生像螺陀,在急速的旋转中……

  非常之时必有非常之事;大庆之年当有大庆之喜。在现代高速运动的社会中,各种自然的、政治的、金融的、社会的、人为的、正常或突发的事件,若潮水般向人类涌来。真让人有应接不暇,疲于奔命之感。现代传媒的发达及多渠道性,无疑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何况对一些重大事件的必要造势和合理渲染,那只是他们常用的习惯技法,算不上夸大其词或危言耸听。当然这会使原本处于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精神更加亢奋,情绪愈见冲动。促进了现代人生活中疲劳综合迸发症的普遍泛滥。

  今年是国家的六十大寿,举办的各种荣誉性会议和各种庆祝活动特别多。文化界的各种赛事更是层出不穷。各种请帖及约稿函,从年初起就隔三岔五的不断飞来。其发动之早,规模之大,气氛之热烈,实为为近年罕见。虽然心里还是很想去看看阅兵大典,但想到从准备、入场、等候到观看的全过程,至少在十个小时之上的劳累。尝过一次上国庆观礼台,看升旗典礼的味道后,心下总有些虚火,平生自由散漫惯了,最不适应有组织、有纪律的行动。生怕再去坚持不住,弄得来人前失礼。因此决计今年不参加任何赶热闹的活动,只给参加了的几个学会写了点应征稿件。何况今年我赶上的庆典特多,市里是设市七十周年;门诊是成立三十周年;家里长孙刚好十周岁。真是从小家到大家到国家都是喜庆重重。一波一波接踵而至,本就应接不暇。更因老美整起的全球性金融风暴,开年以来就甚嚣尘上,到处嚷得来沸沸扬扬。其实我们这些即不沿边,又不沿海的大盆地里的小盆地。再大的风暴走拢来也只是和风细,小老百姓原本没感到什么影响。殊不知反而造成了置业的大好机会,女儿瞒着我悄悄地跑到省城去按揭了一套居室,拿到龠匙去看房才给了我一个惊喜,而且短短几个月升值超十万。儿子更是大手笔,趁势收进了我们经营承包了多年的的门诊楼产权。完成了我几乎穷尽毕生精力,尚未能如愿以偿的大事。当然这一切的背后是无止无休的操劳,是一、两代人已经和正在支付的青春。人生就像螺陀,在各种事件的抽打中,急速的旋转着……

  尝试慢节奏

  我虽然觉悟得并不算迟,早早把担子移到了接班人身上。但行业和体制的特殊性,注定了我不可能像其他朋友一样,能远足山林,行歌于丘壑之间;或逍遥泽畔,垂钓于柳阴之下。或寻对手搏弈于凉亭;或邀诗友敲韵于暖阁。甚至兴来,游踪万里似闲云野鹤,放浪形骸于尘嚣之外。有如老农,虽已息肩歇锄,总还得在自家那一亩三分地里转转,照料一下生计营生。看着那么多同业的老哥老姐们,依然在埋头耕耘,我自然也不好意思置身事外。名还得挂,班仍得上,何况体制外本无俸禄,种点瓜果杂粮,也好裹腹。同时干下去,还可继续为共和国的税收作贡献,积攒一点利国、利民、利己的功业。日子便如老样子持续下来了。

  我的主要工作,和一年辛苦两时闲的教师恰好相反。特别忙碌的暑假,随着校门重新打开后,也相对平静了。老大已经给我计划安排了几个好差事,出席几个行业间的会议,除第一个是省厅级领导要出面的颁奖会。其他则是行业间很松散的联谊性的组合,事实上等于带薪休假。时间从九月中旬开始,到国庆前结束,也不再动车,按部就班的体验一下慢节奏生活。把原来只需要三个小时的事情,变成了一整天的任务。重新选择了在方园五百里的范围内,乘坐火车出行记录。这是自从高速路开通以来,早就废弃了的选择。

  女儿给我定的是上午十时,从我们这里路过的车次,行程约六小时。算上下车后的打的时间,一切都可以在正常的工作时间中完成。年青时我一坐车就喜欢看书,现在视力已远不如前,自然是没法再作这种选择。妻子是实干派,有这样的领导管理,当然也不会让我闲着。还不等车子慢慢的摇晃着走出我们自贡的地界,靠窗的台面上,已经摆满了各种我喜欢的零食和饮品。她现在的管理,已经是非常的专业化。自从儿女们成年后,先后摆脱了她的直接控制,她所有的领导才干,都施展到了我这唯一的“兵”头上。每一项措施总是绝对的及时和准确。我们就在这样挑挑选选的品味中,漫不经心的有一搭、无一搭的闲聊,数着一个个小站的站牌和着时光流逝。

  现代化的城市没法儿走

  年青时在省城待过,那时的皇城坝还没有折。主城区还保持着老样子。记忆最深的是,因为要迎接柬埔寨的落难国王西哈努克造访,把好些条老街的临街面,装修成两、三层的楼房样式。动员了一批画工,画得来鲜鲜亮亮的,很是美丽动人。来往其中,很长时间我也没有发现这个秘密。要不是有一次尿憋急了,那时没啥公厕,只好跑到小巷子后面的菜园子里去小解,才有了这惊天发现。以至其后很长时间,我对这个城市都心存忌惮。我出生在内江,正好居于成都和重庆之间,小时候常听人说:成都人的面子;重庆人的腚子(拳头)。想想老辈子的话,真还有些道理。从哪以后,只要是需要到到大城市办的事,大多数是往重庆跑。反正距离是一样的,宁肯以武会友,也不愿在虚假的场合中周旋。

  这里究毕是我们的省城,很多事绕不开,大到打官司,小到要一个广告批文,只要是衙门办的事,还是得往这儿跑。所以大街小巷,东南西北还算是蛮熟的。只是现在随着城市小车的普及,附带着有一个单行道的普及,外加还有禁行道,特别区。明明只是过两个街口,拐个弯儿穿个巷就到的地方。现在坐车,要先上环路绕个街区,等上几个红绿灯,兜个圈子掉过头,如果遇上堵一下车,比走路慢多了。看看时间早,太阳好,又没啥行李,七弯八拐的转出火车站的出口后,便说走路去吧。我有一个同业老兄弟的小儿子就在站前的二环路上开了个诊所,前些年我偶或经此出远门,他还来接站的。按理这个会他也该参加的,想顺便去看一下,也好同往。

  年青时不到十分钟的路程,想不到我们居然走了半个多小时。车站附近的人车争流,不是一个简单的挤字可形容,也难怪,几十年下来城市扩大了几倍,人口更是成几何级数的增长。人的活动空间已经大大受限,那短短一截街,又恰好是公交总站所在地,熙熙攘攘如同赶场。过街等红绿灯就用了好几分钟。等到走拢,额上早已沁汗。现在年青一代的经营,不似我们先前的老套,事必躬亲。一般正常情况下,都是由属下的值班医生打理。得知我们到达后,便在电话上安排送我们去会议报到处。我说不远只几个街区,慢慢走过去。接待我们的年青医生,是通过关系曾到我那里来参加过考试的。自然不答应,坚持要打的。说:“老师现在的城里没法儿走,万一出点事就不好交待了”。我心下默然,也知道是一番好意,无话可驳他。只是心里有点自责,现代社会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早知如是莫若照往常一样,出站时就打个的士了事。看来习惯了紧张、高速的社会生活旋律之后,这慢节奏也一下学不来。

  东方特色

  现在有一个流行词“山寨版”;先前看过一个很火的湖南台节目叫“明星脸”;这些东西一问世,总难保不引来很大争议。特别是一批正统的道学之士,甚为不齿。其实这之前的盗版书,已经捧红了一批写手。风靡一时的超女,更是打造出了一群明星。这是我们的现实国情,老百姓自有是非标准。认真说来,这只是一个过程,在某种新生事物没得到官家认可前,或者在条件尚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因陋就简的搞了些摸仿。就一味的排斥、打压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不如从根本上找一下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或许能够促进社会更公正、更和谐的发展呢。

  当前名目繁多的各种协会、学会、社团和五花八门的民间组织究竟有好多,可能没有哪个人说得清,有经过民政注册的,有尚未获得正式认可的,有根本不企望被认可和承认,而事实上已经形成的团团。其实我要赶去参加的,就是一个半官方的民间社团组织会议。类似各地的商会,只是团体会员居多,级别高。主要领导大多是退居二线的省厅级首长,俗话说能通天的。上传下达特别快捷,其协调指导能力,远非通过正规渠道所及。且全是深谙行业内幕的精英,组织、凝聚力自不在话下。从新世纪成立以来,办了不少实事,行业中受惠者不在少数。实际管理者,是老领导,早年曾在我们门诊受人陷害,面临危机时主持公道。算得上有起死回生的大恩。自然因为他作为班底,出面组建,我们可以说是最早的铁杆拥护者。尽管从实力上说根本没有资格进入核心圈子,但有这个前提,所以从一开始,便也成为代表一个地方的主要成员。发展到现在这,这个问题组织早已成为了行业的中坚,为此当然更受大家看重了。其实我感觉这也很好,至少大家多了一个可以说话的地方,体现了我们的现实国情。

  又轮到了四年一度的表彰年会,因为甲流影响,延期的常务理事会也同步进行。本来以往的年会,都由各个城市的会员单位争取申办。以利在当地扩大影响,协调关系,促进交流发展。类似各地争办运动会,获取双赢。我们是创会成员,更是蝉联两届的常务理事单位,又再度评为先进,自是必须到会的。儿子向来低调,这种带大红花的场合,就把我推上了前台。真想不到人老了,风光的时候反而多起来了。

  报到地址在石人公园附近一个宾馆,很幽静,先前省厅属下招待所改制建成的。关系硬,人头熟,反正现在会议多,入住率也很不错的。我的方位感还不错,离原来的青龙场不远,的士没跑几分钟就到了。只是道路交错,新楼林立,如真是走路过来,我怕真还找不到路的。

  郑重更正:不是小秘是政委

  究毕在这个行业中,已经混乱了几十年了。面熟的、认识的、有来往的同行不少。虽然新陈代谢的速度在加剧,但不甘寂寞、依然活跃的老哥们也不少。从踏进宾馆的大门起,便犹如跨进了行业的俱乐部中。各种社交应酬纷至沓来,失去了自我。到像是只告知微笑着点头、握手、寒喧的傻冒。

  晚餐是自助餐,丰盛而不浪费,又卫生,这到是学习西方比较成功的会议伙食方法。饭后我们出门散步,熟悉一下周围怕环境。原来主办者选择地点还颇具匠心,宾馆位于因传说中牛郎织女曾经男耕女织,留下了金牛而得名的金牛区。在白果林和石人公园之间的磨底河边。当此牛年在以牛的精神而著称于世的福地,召开这次表彰总结大会。牛,代表勤勉、务实;金,代表富裕、昌盛;真可谓牛气冲天。也含有希望大家不待扬鞭自奋蹄,争取来年有个更大跨越的殷切祝愿吧。何况这里是也是进出成都北大门的快速通道,距连接成渝、宝成、成昆三条铁路的枢纽站不远,交通极其方便。适合从全省各地赶快来的会员,又在一、二环路之间,处于比较靠近市中心的位置。对本地的会员也有诸多便利,甚至可以回家住。显得更随和更人性化,也有别于正式的官方会议。我们沿着磨底河逆行,走在绿树阴阴的人行道路上,别有一番宁静的感觉。先前的溪河已经修建得很规则,有一家茶馆就开在这路边的林中,单从门口停下的那一溜顺的轿车看,就知其生意很兴隆。

  这是老成都很随意的那种,老虎灶、大铜壶、竹凉椅、盖碗茶。有别于大街上那些装修豪华的茶楼。真正的老茶客是不会去赶时髦,称那是生意场合。据专家考证,世界上有史以来的第一家茶馆就开在成都,俗话说“天下茶馆数四川,四川茶馆数成都”。时间至少已经有一千多年。在成都人的开门七件事里,茶是头等大事。传说主要是成都地方好,求生活容易,男人们闲散时间多。加上自我满足、自得其乐的盆地意识,到茶馆来主要并不是为了喝茶,而是邀朋会友,打发、消磨时间。衍生出了又一个四川特色“龙门阵”。天上地下、古往今来;世态百象、人生百味;家长里短地无话找话,什么都可吹。让日子混得快,快到察觉不出它流逝的痕迹。乃至忘记了岁月的存在,真可谓千年一日,一日千年。我给妻子说:要尝试慢节奏,到是好地方。可惜我们还有这福气去享受,晚上七点半的常务理事会还得去参加。

  近年听力下降很快,妻子得临时降尊纡贵去客串秘书,作会议记录。我们准时进入的小会议厅,到的人不多,内圈的会议桌前领导已就座,除外只稀疏的坐了几个理事,我也还算是积极分子。外圈的随从席上,也有二、三个人,我稍觉安心,并不是我一个人在搞特殊。我好多年没来出席这种会议了,除了两个主要领导,其他的都不熟悉。现今的人事变动太大,陆续又来了些人,总算也有曾谋过面的。主任开始择要介绍,轮到我时,有意打趣的说:这是某某的父亲,老太爷了。这次亲自来关心和赞助,大家欢迎。我只好说:老,不敢当,来学习、学习。有个不太熟识的,碰了一下我的肩膀,看了一下坐在我后排,正低头看文件的妻子。“老兄,好福气,还带有小密……”引得邻座几个轻声的窃笑。我只好郑重更正:“不是小秘是政委!”因为我借用的是重庆东方诗友聚会时对夫人的称呼,在成都尚不流行,反而引来哄堂大笑!只好按蓉城习惯,重新定位:“是老板哈!”主任也马上打圆场:“忘了介绍:是他爱人!”

  神游金沙

  天下的事,很难有十全十美的。本来计划内有很多事,要在这一次安排、会商,决定下一步的行程。但可能有突然的意外,改变了进程。我虽然感觉到了,但一般上面不宣布的事,我也懒得问。原计划两、三天很紧张的会议、讲座、交流、考察安排,大多不了了之。主要会议压缩在两个半天,下午看在药、械厂商的赞助费面子上,安排他们的推销宣传。我们属于基本上不卖药的少数单位,从不参加这类活动的,妻子便提议去转街。我说“有名的古蜀金沙遗址,离这就不太远,最初发现象牙和玉器残片的区域,就在磨底河南岸的金沙村。只要顺着这小河沟逆流而上,很快就到了。并顺手取过宾馆的旅游资料边翻边说:那可是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距今已三千多年前的宝贝。出土的各种金器、玉器、青铜器和象牙,野猪獠牙、鹿角和陶器等多得很。最珍贵的、有研究价值的文物,据说是考古队发掘出的十九具龟甲。据考证是占卜的龟卜甲。特别是有一块长达59厘米的,被认为是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大龟卜甲。根据龟壳的大小,往往代表了占卜者权势大小的规律看,表明这块甲骨的祭祀者有着极高的地位,很有可能是古蜀的国王。

  出土的大量金饰、金器则是金沙遗址引起轰动的主要原因,薄如蝉翼的金箔,被打造成形状各异、寓意不同的器形,包括金面具、金带、圆形、喇叭形、凤凰图案金饰等三十多件。而金面具与三星堆青铜面具在造型风格上十分相似,眼部镂空,充满了神秘感。这些金器,无论从用途上还是制作技艺上,都显现出和中国其他地区不同的文化内涵。最著名的是“太阳神鸟”一件圆环形金箔,它看起来像一张工艺精美的剪纸艺术品,采用镂空的表现形式,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为十二条弧形齿状芒饰,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外层由四只首尾相接的飞鸟构成,飞行方向与内层的旋转方向相反。整个中心图案很像一个喷射着光芒的太阳,专家根据其形态,命名为“太阳神鸟”。现在这鸟已是成都的一大标志。大家认为能使万物复苏的太阳,是古蜀先民崇拜的图腾。

  值得称道的还有玉器,金沙玉器多是用来祭祀的礼器,在《周礼》记载的六种祭祀玉器中,金沙就发现了五种。这里发现了玉琮、玉璋、玉剑、玉戈等四百余件。其中一件翡翠绿玉琮,高达二十二厘米。是迄今为止,四川地区发掘出的最大玉璧,大小超过了此前发现的国宝“翡翠绿玉琮”专家已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其他的石器、青铜器、象牙器和大量陶器。都再次证明了,成都平原早在商周时期,便有了非常辉煌的青铜文明。而且它不是孤立的,它与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有深刻的内在联系。中华文化应该是在多元一体的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中,发展起来的。

  可惜,我们睡醒午觉,已是二点。浏览了这些文字图片后,我想只用一、两个小时是看不了什么的,只好打消去参观的念头,留待以后有缘时。

  去石人公园

  这个公园就在我们住的宾馆附近,很隐蔽,这条小街树很密,不好辨别方向。我问一个小朋友,他指着街边一处被剪断了几根铁栏杆的围墙缺口:“从那里翻进去就是”。我问他“大门呢”?他顺着街道向前一指“走完这条街,就在口子上”。

  隔着敞绿的围墙,临街这面是浅丘,有一个小亭在丘顶。园内好像疏于管理,显得杂草丛生、杂树零乱,有点阴森森的感觉。夏天应该是一个很阴凉、幽静的所在。在这到处都显得人满为患的成都,显得的确有些另类。妻子说:啥子公园呵,还不如在河边走走清爽。这时一个推着儿童车的妇女接口说:你别看现在这个背时样子,以前刚修起那会儿,环境很好,到处都是绿油油的草坪,还有花圃,很远的人都喜欢跑到这里来耍。都是遭房老板败了的。我问:怎么会呢,政府不管吗?她有点气愤的说:那个说不管,有人放水嘛。原来这里很宽,有二、三万平方米,规划是我们小区的配套公共活动区域,二十年前承担给一个老板搞统一开发及相关配套建设。二、三年公园就整得很有样子了,周边小区也建成了。因有这公园,房子很好卖。后来一直由这家公司进行管理和经营,但环境却一天比一天糟糕,最近几年干脆就没人管了。花木和健身的铁器很多都遭偷了,惹得附近的居民都很起火。

  这时我们已经走进大门,是开放性的。表面看来还是很有些规模,主要部分也比较清爽,只是花木的确像很久无人修剪过,绿化带里杂草丛生,有些喧宾夺主的味道,林地上散落着枯枝败叶,不时有个把人从围墙的缺口里跨进跨出。这时正当是半下午,只有些邻近的老头老太带着孙儿、孙女在混时间。和我们一起进入的老大姐,一时也来了精神,远远就听人在招呼她“王主任”,我们才知道这老太大小起码也是个街官。不好沾她的光,便和她道别,径直向山上走去。

  登上山顶供人休息的凉亭,这里居高临下,满园景况尽收眼底。亭柱子上刻着很多名字,如同西游记中描写的“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字样。当然猴子书法,不免有些歪歪斜斜,螃蟹横爬的感觉。这里位置绝佳,向外能见过往的行人、车辆,世间百相。向内可遥观被高楼大厦和街道市尘困得紧紧的一弯剩绿。有点窘迫也有些许荒凉的感觉。靠河沿那一面,被现代化小区的高楼大厦完全隔绝,并装有豪华的防护栏。栏外碧草茵茵,花团锦簇,格外一番兴旺景象。回观园内小广场边那些显然已遭到,人为破坏的健身运动器材和残缺的配套设施。杂乱无章的花草、树木及屈指可数的寥寥游人。虽然从规模上还是能看出公园昔日的繁华,但如今反不如私家庭院,特别是高档小区和别墅群落。这是各地都能体会到的,或许这也是时代的进步,普遍居住环境变好后,公园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吧?

  至于这公园的得名,我问了几人都说不太清楚,好像是以前荒坟前立有石人。这在四川并不算稀奇事。听说金沙遗址也出土了跪立石像,而且是一丝不挂的,身上涂着朱砂,双手都被反缚在身后。不知和这有没有关联。我很喜欢它的幽静,让我们能很放松的消磨了一下午的光阴。

  又向新都行

  我算是近一、二十年参加会议,第一次作到了全始全终,住满了时间,吃完了会议伙食,混迹在最后的一批人中撤离的。原因除了是学习慢生活节奏外,也不想过于影响朋友的正常工作。新都是一个和我很有些缘分的地方,主要源于我对明朝时四川唯一的状元、大学者杨升庵的倾慕。

  记得几十年前第一次来新都,还在百废待兴的文革后期。我从彝山回到家里不久。当时对杨状元遭遇的那种流放的生活,体会得可以说深入骨髓。利用一次到成都办事的机会,专程来凭吊。那时生活低廉,城市还没开始大的扩张。记得只用了二十元钱,在成都火车北站,包了一辆自行车改装的三轮,俗称粑耳朵的那种。从川陕路慢慢摇到香城去。一路上田园景色很是清爽,风和日丽的有如一次郊游。那时的新都还像一个小镇,宝光寺和桂湖都在城边上,游人稀少。只桂湖卖了五角钱门票,是一座据说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典式园林,主体是一个窄长形的湖。以湖为中心,四周布景,沿湖庭院掩映、湖水相伴,楼台亭阁深入到湖中,典型的一池三岛式的传统园林格局,景观以植物见长,“六月荷花八月桂”是它独具的特色。处处曲径通幽,花木扶疏,显得小巧别致,环境特别幽雅。可惜那年月,人们还忌惮着封资修,除了郭沫若为桂湖题写的门联与园名牌匾,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文物可看。有几分苍凉,几分破败。开放的只有升庵祠和黄娥馆,对他们有一点极简略的介绍。只有满塘荷叶自顾自的顺着轮回连天接碧,桂园香树依然是守着岁序郁郁葱葱的长,层层叠叠的绿。记得当时有点感伤,写了一首小诗:

  “一代风流轶事传,眼前遗迹剩残垣。桂湖不改从前貌,为恋当年杨状元。”后来收入了苔花集中。

  第二次到新都,距今只八年。去参加全省口腔美容主诊医师的会试。有专车送去的,时间特紧。当时小儿媳已有孕上身,只抽暇去了趟宝光寺许愿求孙。大孙儿是我游武当时,求祖师爷得来的。家里说我有求必应,临行夫人便布置了这个任务,那时新都已经显得很有规模了。当时到绵阳的高速已经通车,安排的重点是游翠云廊、剑门关和皇泽寺一线。连新都的街道都没逛荡一下。

  第三次就是今年四月,参加《格律体新诗》编委会,在香城新岛休闲山庄,由晓曲主持召开的首届编委会议。及与《东方诗风》杂志社长万龙生、主编王端成,两网两刊共同协商:关于格律体新诗的建设和发展大计的联席会议。也顺便由妻子带小孙儿去宝光寺还愿。可我只是从成都的绕城高速直到新岛,醉了一台稗子酒,又原路撤回,算不上真到了新都。我想,这次应该是好好去歇上一天了。

  下榻高升店

  平心静气的说,只要有时间,心里不急,按照当地普通老百姓的基本行为准则生活。中国再大的城市,生活的成本,也并不会高得离谱的。当然如果你要超凡脱俗,哪怕只是一丁点儿,可能你就得付出沉重的代价了。

  我们错开城市交通的高峰期上路,乘公交到北门汽车站,转搭到新都的专线客车,即平安顺利,也不拥挤,总共用了不过二斤汽油钱。只是短短二十来公里,绕来转去的却几乎费了半天时间,才到达新都的汽车站。这也正是我需要达到的效果,因为知道当天晓曲还在上班。作为一个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总有很多需要处理的事情,迟一点去,至少他已经忙过了。我到候车时歇定后,才用手机和他联系。这城不大,只几分钟就看到他的座驾停在站前街边,还配有专职的司机,不失独挡一面的大将风度。我妻子和他也是早在九七的东方诗风重庆之旅,就见过并参加了万盛青年镇采风和黑山谷的游览。又曾在新岛山庄共进晚餐,熟识的人自然少了客套。很快就把我们送到了他们单位的特约宾馆,他和司机争着把我们简单的行李送到客房,说明稍等一下来接我们去吃午饭,便赶回去上班了。

  我也得以认真的打量和品味,装修得十分豪华的客房和厅堂。这是一家配有歌城、酒楼、餐厅、和各种综合服务设施的星级宾馆。门外有停车场,配有自动门,进出有序,来客车可直入门厅上下,显出其档次和气派。尽管楼层不高,但和主城街道协调,或许因其毗邻著名佛教圣地宝光寺,当地政府采取了限高措施。它就处在宝光大道上,出门不过百余公尺,便可进入佛门。名字取得很新潮,叫流花,很耳熟,好像在其他地方也见过,不知是不是时髦的连锁店?

  这企业打的文化牌很令人折服,守着宝光寺,突出的却是杨状元。并自诩是杨家当年经营的“高升店”之嫡系传人,从介绍上看这店简直就是在当年的原址上不断改建的。反正没人来认真考证,只要有个姓杨的老板,就可以这样吹。我心里到很相信这是真的,不然在这寸土寸金的大堂之中,何以专辟一小厅供奉着状元公的蜡像,衬以那阙脍炙人口的临江仙词,滚滚长江如扑面而来。让人深切的感受到一种文化的熏陶。瞻仰着风流倜傥的状元郎,心里不由得了几句:下榻高升店,喜逢杨状元。流花歌入梦,贝叶经驱烦。桂苑香云郁,宝光佛雨喧。高吟东逝水,相约醉桃源。

  重游桂湖

  今日的新都,新、老桂湖交相斗艳,在隋、唐时代的古城墙下携手,共迎游人。据说将进一步把宝光寺和桂湖这一片整合,包装为“宝光桂湖旅游区”给新游客带来更大的惊喜,也让老游客深切体会到时代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巨大进步。我们午餐后在晓曲的陪同下,从后面的新桂湖进入的。记得几十年前这一大片还是农田。现在是一个数倍于升庵桂湖的大湖,依然种植的是荷花,现在虽然欣赏不到凌波仙子出浴的美姿,却仍然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盛景。主人下午要上班,我对这一带原本有很深的记忆,便提议请他先去忙,晚上再会合。顺着湖畔的柳阴,慢慢向前踱去。

  这新湖是大手笔,先前看着满街跑的三轮车上,挂的桂湖标志广告,是一个仿古的楼亭,我还有些疑惑,什么时候冒出这么个玩意了?心中曾想该不是被自作聪明者改得全目全非了吧。现在才知道那是新桂湖公园的广告。这个公园现在是开放性的,听说还拟扩展充实,今后要变成新都最大的市政公园,“桂湖森林广场”。让人不得不从心里叹服新都人的博大胸怀,和巧妙处理古迹保护与时代进步的关系。真可谓雅俗共赏,自由选择,各得其乐。

  我们顺着湖沿绕过观稼亭后,看到了现在的正门,是很巍峨的城门楼式建筑,斜对着广阔的大道,侧面是已有规模的花木广场。大门上披红挂彩,原来正好赶上了一年一度的新都桂花节。同时举办有馆藏文物珍品展、杨升庵生平陈列展、桂花盆景、桂湖微雕艺术、名人游桂湖的图片等异彩纷呈的系列展览。真让我有择日不如闯日,运气好就遇得到的感觉。现在的门票是三十元,令人感慨万端的是几十年后重来,如今已进入买半票的行列了。

  园内几千株、数十种桂花已经绽放,金桂、银桂、丹桂、柴桂、四季桂等五大传统类品种全有,主要以银桂居多。我们顺着湖边桂花林下弯曲幽静的小径,先沿湖一圈。或近或远的观赏了修葺一新的“桂湖八景”据说都是完全按原有建筑的风貌、尺寸、结构和材料等进行修复,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精心打造的。以前的正门和升庵祠、黄娥馆、杨柳楼、澄心阁、绿漪亭依然如故,传说中状元夫妇手植的紫藤,和先前一样的纠结缠绵,这株明代紫藤也是我国现存最大、最老的一株,已经成了象征永恒爱情的圣物。

  桂园经过这些年的培植,更是郁郁葱葱,一簇簇、一串串、小米般大的金珠银珠,挂满技头,点缀在绿叶之间,忽地香风拂过,纷纷扬扬的桂花雨洒落到了头上、颈内。痒痒的滋味令人陶醉。待闻够了馥郁的芳香,我们登上了观稼楼小坐。这里居高临下,园内园外景色尽收眼底。在城墙上前行,我忽然也有了微斋先生在大连乘船的体会,他那时牵住了两个海;我这时正携手着两个湖。一念至此,吟出了首十言四步的十四行诗:漫步在新都的古城墙上,携手着两个湖同叙家常。仿佛行走在时空的缝隙,古与今新与旧同沐秋光。两个湖一个名两番景象,老桂湖翠云笼幽雅端庄。岁月在这里随文物积淀,记南亭锁明清静静收藏。新桂湖规模大碧水蓝天,敞开怀迎游客湖面开朗;满载着对未来美好希望。一个城两个湖一个心愿,展示出老香城魅力芬芳;体现出新香城进步开放。

  升庵祠下好吟诗

  俗话说:人以文名,地以人名。我想再补充一句:文以官名。就很全面,也很符合实际了。纵观传世的文字,真还没有几个是白丁留下的。我辈写写画画朋友唱和,唯自娱也娱人而已。这园子作为状元公的府邸,也才能流传至今。这次因有专门的陈列展览,得以对此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原来在隋末唐初之时就由一个天然的水塘形成了园林,原名是古典诗词中有提及的“南亭”。后来曾为“新都驿”。杨家在当地是望族,世代官宦之家。其父杨廷和是大学士,辅政多年位极人臣。杨慎出身名门,自幼警敏,少年就能诗善文。入京后以赋黄叶诗,得当时文坛泰斗李东阳欣赏,收为门下弟子。二十四岁,便中了状元,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可能就在这杨家鼎盛之时,状元重建家园并改名为桂湖,曾亲自种荷植桂,形成夏秋两季粉荷凌波,桂蕊飘香的特色。

  我这次去最大的收获,是有了对其妻黄娥的认识。本来是门当户对、才郎才女的完美结合,过分的甜蜜、幸福却似乎遭了天妒!夫吟妇唱,意醉情迷的日子仅短短几年。杨慎因“议大礼”案,遭受廷杖打得皮开肉绽,体无完肤后被谪戍云南。从此开始长达三十年参商相望,天各一方的离别。两个大文学家生活的不幸,却换来文学史的兴盛。才女以《寄外》诗闻名当世,更工于散曲,当时已有《杨升庵夫人词曲》、《杨夫人乐府》等刊本。因风格缠绵悲切,有“曲中李易安”之美誉。当然杨慎到云南后,曾在各地游历、讲学、收徒,和后世推崇的“杨门七子”相互酬唱。写下了大量的云南山水诗词和杂文。其多姿多彩的民族习俗、风土人情,组成了一幅西南地区多民族共居的风俗画长卷。特别是他流放后的诗作,贴近民众,反映人生世态;抒发忧愤,诉说民间疾苦。含蓄蕴籍,自然流丽,独树一帜。对改变当地的风气,推动边疆诗文的繁盛。更是永垂青史,功昭日月。

  走出升庵祠,歇于祠后凉亭,真令人百感交集。伟人一生尚且坎坷如此,我辈安敢过于奢望,人生贵在知足,珍惜岁月、随缘安命为上。因得绝句三首:

  一:桂湖桂苑桂香开,闻道状元亲手栽。应是蟾宫灵异种,分枝散叶尽英材。

  二:琴瑟和谐何处寻,黄娥杨慎结同心。可怜连理古藤在,犹待故人月下吟。

  三:荷叶莲蓬初返黄,故园桂子又飘香。状元虽去遗芳远,今日蜀中多栋梁。

  吟后有点余兴未了,妻子正在看介绍资料,上面的景点名称都印的红色,连着一读也很有诗味。便选了几个略作编排,戏成:金秋游桂湖一律:

  古园探胜访幽池,不意正逢花节时。白洁留情香世界,翠莲遗爱升庵祠

  天然图画好成影,丛桂留人促题诗。观稼台前风景异,摩天大厦展新姿

  其中“香世界”“升庵祠”“天然图画”“丛桂留人”“观稼台”均为园中主要景点名。“白洁”是为对“翠莲”原用的是“银桂”后因避“丛桂留人”中的“桂”字,改用“银桂类”中一种名品“白洁”代替。

  新都博物馆有点冷

  说来好笑“馆藏文物珍品展”竟然门可罗雀。我是询问了工作人员,才找到地方。原来就在老大门一侧的奎星楼,经过修缮改建的新都博物馆内。立有游人接待中心的小牌子,因此一般人都没注意,加上底层只是游客接待、售票、导游服务台、和立了台触摸屏的查询台。有的游人即或伸头望上两眼,见没啥看头,也就转身走了。我在触摸屏上点击,是一些关于旅游、餐饮、宾馆、历史、文化的信息。知道二楼有个历史性的综合陈列,三楼有书画、名人等专题陈列。便径直上了二楼,妻子一向不喜欢看这些,而且按她的说法:这些坟堆堆里面刨出来的东西,沾有秽气,应该有些忌讳。也就懒得陪我,干脆走到外面紫藤架下,歇着等我去了。

  楼上的基本陈列以古蜀、汉唐、明清为主线,这是新都历史上最为辉煌、最具代表性的几个时期。“古蜀名都”部分,不但见证着新都悠久的历史,更证明了其早期在蜀中的地位。“汉风唐韵”展示了繁荣的经济文化和丰厚的人文积淀。特别是“人文明清”因这园子当时本身就是杨家的,桂湖从明代以后即成为纪念杨升庵的处所。当然也是收藏状元公文物资料最丰富的地方。如果把放在升庵祠的一并算上,加上杨夫人单作一个专题也很吸引人的。别看这仅仅是个区县级的综合性博物馆,其藏品的丰富,一点也不比很多大博物馆逊色。什么古老的“巴蜀图语”铜印、先秦的钱币、铜镜、战国的兵器、汉代的石棺、说唱俑、画像砖、唐代佛头、明朝字画、清代宫廷壁画、其它、石器、土陶、瓷器、玉器,几乎应有尽有。只可惜参观的人除我外,只有一对夫妻。等到我们走上三楼,时间已接近下午五点,只有一个中年的女性管理员,早已把门掩了,看样子是想锁门下班。见我们走来,满脸的不高兴。只好又把门推开,让我们入内。然后翘起小嘴靠在椅子上养神。

  可能是因为举办展览,三楼字画挂得太满。前面大多是当代、当地的“名人”字画,题为“新都画语”。虽然五颜六色的让人满眼生春,但我一瞧就明白了,大多是趁机挤进来的。只略一浏览,便直奔里面内壁挂的藏品,和玻柜中陈列的精品去了。这一个系列题为“翰墨新都”。收了些明代才子的字画,也有近代名家张大千的墨竹。当时光线不太好,那女游客便去要求管理员开灯。谁知硬梆梆一句“看不见呵”!“就是看不清楚”!“我也没办法,开关坏了”!“啥子态度呵”!“有意见,可以找领导提!”女游客被彻底激怒了,“好,你等着!”拉上她男人就气冲冲的下楼了。

  我心里暗自好笑,这不让她如愿以偿吗?便依然自顾自的欣赏下去。不料两分钟后,麻烦找到了我的头上,那女门官坐不住了,慢慢的从挂着字画的长廊进入内厅,一开始还只是贼眉鼠眼的远远窥探,后来干脆近距离的监视。手里摇着一串钥匙,两眼满含怨毒的情绪,我们就在这样无烟无火的冷战中对恃。一直拖到我计划中的撤离时间,可惜好好一段心情完全被她破坏了。以至我开始怀疑这里面的很多珍贵文物可能全是赝品,摆来做样子的。真正的藏品,应该是藏匿着的。否则有谁能放心,让一个对工作这样没热情的人来管理?本来在那样恶劣的光线下,我不愿呆得太久,早就想走。因想发挥一点余热,教育一下这种尸位素餐的脚色,学会站好最后一班岗。

  酒楼围炉话沧桑

  人的一生往往就是这样的奇妙,常常会因某一个机缘,或者说一个忽然的动念,闯入一个全新的环境,感受一下自己平时全然不一样的生活节律。从而达到调节心理情绪,阻遏倦怠叠加的恶性循环。放飞灵感、增添乐趣、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所以有句名言称:生命在于运动。

  晓曲按时来接我们去赴宴,正式为我们接风洗尘。并说他夫人也要出席,还约了千山月来同聚。我一向的处世原则是客随主便,由于他爱人还未下班,且又顺道,便一同步行去接她。早知道他夫人也是同我们一样,在医疗行业工作,但未询及具体情况。正好去参观一下省城近郊区县医院的状况。便也兴致勃勃的跟随晓曲,走进了新都区院的大门。这医院位于小城的内街,相对干线大道显得安静了许多。这条街应该已经有些年月,总体布局上体现出当时的城建思路。普遍楼层不高,医院和周围很协调,保留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基层医院的设计格局。门前有浅浅的院墙,立院门,门诊楼前有能停车的小院子。当然内行一看就知道这医院在当地的价值,其资格之老,不是现在一些修得庄重气派,装饰极尽豪华的现代医院可比的。

  余夫人供职的急诊科,在院内一侧,可能是利用围墙占地增设的。连医院的内门都不必进。这个科目管理最严,就是到时间,也得完成了交接纪录才能走人。本来这一切都很正常,但有一个细节,让我感到管理太过火。护士的白色工作服上,印有一串鲜红的编号,行业有编号,原本不足为奇。但他们竟然是印在背上,且每一个数字都很大,像背着个车牌号。管理者的初衷,或许为了方便监督,但凡事一过头就麻烦,谁穿上这身衣服,都会有一种压力。往往会起副作用,同时也不雅观,活像电影里囚服的编号,文明一点不行吗?

  去的酒楼是晓曲单位的,虽然现在独立核算。对他这主要管理者,照样是恭敬有加。我们被安排在二楼的雅间,喝着酒,慢慢闲聊,等着小谭。妇女们在一起少不了家长里短,有的是龙门阵摆。我和晓曲正在就当时论坛的分裂状况,统一认识看法,研究必要的应对措施,这是我到新都的主要目的。我们因对格律体新诗的共同爱好,在九七东方诗风之旅就认识了。他入门比我早,我开始转入这方面研究时,他早已在创作和理论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当他在成都举棋创立专业论坛时,我自然成了网站的早期拥戴者和管理员之一。平心而论,我也认可他这个旗手。他不但具备相应的才干,更主要的是他具有为自己的爱好献身的精神。当他认定了前进的方向后,便以楔而不舍的精神、饱满的热情、像对待自己的事业一样认真投入。不单是精力上,更多是资金上。晓曲只是高级管理者,并非大款。且上有老、下有小,正值人生负担最重阶段。没有点牺牲精神和胸怀气度的人,是办不到的。而且他从不声张,只是默默奉献。就这一点,我也是自愧不如的,因此成了我心底感佩的中年朋友之一。

  两年前,他苦心经营了几年的一个论坛,在几经风雨后,终于也以现代诗人的名称,站稳了脚跟。我们的初衷是扩大交流面,除了多一个传播普及格律体新诗的阵地外,也便于向专业网发现、输送人才。通过近两年的努力,进入兴盛期,并以成功出版正规诗选达到一个高峰。我鉴于目前的工作和精力,正准备趁着大好形势,交班退伍。不期网络比现实更富变化,几乎一夜之间分崩离析,影子论坛应运而生,口舌不断。究其根源,除管理层因体制内、外人员,管理思路不同的矛盾外,高层管理人员太多、太杂更是主因。长期的权力过份分散,导致主管的决断权旁落。任何一个实体或虚拟的团体,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时,必定走向失败是自然规律。

  宁君在谈兴正浓时也赶来了,除了北京的幽幽隔得太远,等于是开了一个管理层会议。他们在一个城市,小谭又是当地作协领导,容易沟通,难得的是相互了解。便于协调。通过了这一次历史的经验教训,相信调整好方向后,现代诗人这块网络园地,会很快恢复青春的活力,重新再度走向辉煌。

  去宝光寺数罗汉

  妻子崇尚佛教,平生供奉观音。我是举双手赞成妇女修菩萨道的。按妻子多年礼佛的领悟,不是真正的家庭主妇,还没有资格修持呢。想想也是,修菩萨道首先要有爱心,发普渡众生的誓愿。第一要心慈,难怪有人说,没有生儿育女、当过母亲的算不上真正的女人。由此更能说明母爱的纯粹,这便是入菩萨道的基础。一旦入道即或成不了大菩萨救赎众人;至少做个小菩萨可以普渡一家人。且修持要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方能进入禅定,最终达到圆满的地步。有了菩萨心肠,就会愉快的应对每天繁琐、辛苦、忙碌、枯燥的家务、工作、学习、相夫教子、尊老爱幼等正常生活。否则你必定感到苦闷,烦恼,似乎这是女人与生俱来的苦难,永远得不到解脱。最终为了所谓的个性解脱,坠入魔道。不是自弃,便被人弃,成为人生路上的失败者。

  去宝光寺这座始建于东汉的千年古刹进香,妻是很虔诚的。特别是罗汉堂,她印象很深,上次带小孙儿去还愿回来,她就告诉我:“殿中五百罗汉像塑得很传神,当中供的那尊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起码有二丈高。四个脸面向四方、是最大的,她们数了一、二次,都没数清究竟有多少支手”。“其实,你应该注意看她手中的那些法宝,里面就有抹布、扫帚、拖把、锅、盆、碗、盏……全是你们用得着的”。我当时曾开玩笑的回答,这次她要拉我去验证一下呢。

  宝光寺作为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刹名寺,并非浪得虚名。不仅因规模大、主要是宝贝多。不单有佛门至宝:唐代舍利宝塔、梁代玉佛、石雕舍利塔、元代金银粉写的《华严经》,更有“寺中三宝”之称的舍利子、优昙花、贝叶经。

  在这个佛教禅宗的大丛林内,珍藏的大量国宝,才是最令人瞩目的。不但内容丰富而且数量大,有代表性的如蜀汉章武铜鼎、唐代显庆陶塔,历代名家手笔真迹是寺藏的大宗,当然一般香客游人是难以得见的。据说有宋微宗、慈禧、竹禅、徐悲鸿、张大千、康有为、赵熙、谢无量等古今书画家上千人的传世真品,全是价值连城的稀世之宝。宝光寺则拜这些宝贝所赐,在史无前例的红羊劫中,成为全国唯一未遭破坏的名刹。当然这绝非是护法韦驮有好大的功力,而是周恩来曾亲自鉴赏过这些国家级文物。总理亲自派了一个团的兵力来驻守,香城这个聚宝盆才得以安然无恙。建此无量功德,为后人留下一批宝贵财富。使之成为海内、外佛教界人士和众多信徒的朝拜圣地。也是国内、外香客游人前来观光、旅游的活动场所。

  还有一个很特别之处是山门内,除供有法神、金刚力士外,还供奉杨状元父子像。大概他们升为土地神了,这也是我国儒佛道交融,互相渗透的一个例证。至于老百姓来上香和游览,则大多要去数罗汉,这也是游宝光寺的一个乐趣,而且还很有讲究。据说是以踏进门槛的第一步为依据,若为左脚,便从左数起;如为右脚,便从右脚数起。数到与自己年龄数字相同的那尊罗汉,便以他形态的善恶美丑来判断自己的福分和流年气运。当然也有其他规矩,比如说男左女右法、盲数法等,总之花样很多,常常是随心而定,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就算有个别较真的人,要把数到的编号,拿去换成对应的卡片。那上面的偈语,往往也是模棱两可,最多忧喜参半,无伤大雅的。有我这个看相先生作陪,妻子数到的值年罗汉,当然就是宝像庄严,妙不可言的福相了。我也因此一行,得到一首“在宝光寺数罗汉”的八行诗:早慕名独逃浩劫的新都宝光//数罗汉情趣盎然的赐福祈祥//分得清表情各异辩北肥南瘦//看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满堂。数过了天仙神佛的庄严宝相//数过了魔鬼精怪的狰狞凶狂//阅遍了大千世界识心灵百态//塑喜怒哀乐忧思恐众生万象。

  读一点佛经,更珍惜生命、更懂得生活……

  宝光寺虽然说起来占地超十万平方米,有一塔五殿十六院的宏大布局。真正的香客依次从山门殿、天王殿、舍利塔、七佛殿、大雄殿、藏经楼礼拜着去,也得半天时间,更别说去罗汉堂。但可供过路客游览的地方却不多,珍宝是珍藏着的,非我辈能观赏。虽然有宽大的林园可供小憩,当天偏遇洒着佛雨,淅淅疏疏也能湿衣。我踌躇在檐下,等妻子去做她的功课。却见一法师,正在一间净室内,为信众解经说法。人不多,大多数为妇女,但都极虔诚。内里还有放满佛经的书架和坐凳,像是阅读室。我喜其安静,便入室随意取下一本经书阅读,正好听到“读一点佛经,更珍惜生命、更懂得生活……”这句话。心中似有所悟,但似乎又更见糊涂。只感到书上有一长串的南无……在延续,也没能再听清大师说的话了,就在那痴痴的坐着,直到妻子来寻我去吃素斋。

  下午雨停了,晓曲送我们去成都。他是真正的捷才,刚出新都地界,就写成了一首送别诗,因车上还有搭便车的另一个友人,便用短信发到了我的手机上。这种现代的通讯手段,的确起到了刺激诗人灵感,促进现场书面交流的作用。我当时也勉为其难的凑了四句作答,回来后才续成一首五律,同时写了一律给小谭。一并收入此文:

  赠晓曲:渠县佼佼子,香城方面军。酷酷交流久,窝窝踩动勤。*桂苑生花笔,盐都古树云。何时重把盏,更与细论文。(*酷酷即QQ汉音名)。

  寄谭宁君:新岛初相识,千山月早闻。*有为当有位,从教也从文。儒雅风标在,谦和气质欣。香城丹桂盛,再度会宁君。(*千山月为其先前网名)

  女婿早已把车开到他们在成都的新居候着,他正在置办现在流行的镶板拼装家具。同时带来了确切的消息,原来计划的行业会议、海峡两岸互动考察等活动。果然不出我先前所料,是因我们这学科的翘楚,业界的实力班头。在去青岛参加预备会议时一醉成仙,遽然辞世的突然意外,改变了进程。闻此噩耗,心中实在有些伤感。猛然想起大师:更珍惜生命、更懂得生活……真是所言非虚,我辈陷于名缰利锁、劳碌奔波,未待觉了而浮生将尽。那里是一个头呢?不禁感而作歌以悼:烟台山下品佳醇,君是蓬莱月殿臣。方信死生真有约,阴晴圆缺岂由人。一生自强好胜的我,这样悲凉的句子委实写得极少,或许我真的得改变一下生活的态度了。记起才在宝光读过的一联:“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这副早已脍炙人口,天下禅林多有悬挂的佛联,更像当头棒喝的佛家偈语!我早已到了该放松心态,淡然处之的时候。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