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致远
宁静致远
朋友敬邀百岁书法大家袁晓圆先生为我题“宁静致远”一幅书画,我倍加珍惜,走到哪里都带到哪里,但事实上对这四个字深层内涵的理解,在思想上却是又浅又遥远。“静”和“远”是相对的关系,所以应该是思想的宁静养育行为的高远,应该是尊重崇高的境界体现。
在进步与浮躁已经达到了及至的今天,没钱的要钱、有钱的要官、没名的要名、有名的还要更多,就是不要文化、不要高贵,所以,人们似乎真的要回归一下心灵的平和与自然了,否则,无论怎样的生活都是苦海。欲望是无边的深渊,完美是永恒的距离,到底幸福与快乐在哪里?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在每个人的心里。
读到语言文学大师周有光先生的一段文字,我似乎如梦方醒地徘徊在“宁静致远”的方舟上。他说:“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这是陋室,只要我唯物主义地快乐自寻。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书桌不平更怪我伏案太勤。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书橱兼做菜厨,菜有书香。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音乐,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文章。使尽吃奶力气,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散步观光。仰望云天,宇宙是我的屋顶。遨游郊外,田野是我的花房。笑谈高干的特殊化。同情农民的自由化。安于老九的贫困化”。谁都可以读懂这段文字,然而其中气势磅礴的胸怀、高瞻远瞩的眼界、静放光芒的灵魂,哲学态度的取舍,应是修炼得道的大手笔、大家风范了。
我慢慢地思索着这段箴言,发现自己追随了多年的这种意境,其实是在一无所知的欣赏着根本就不懂什么是“静”和“远”的迷茫之中,只是自作聪明假装清高罢了。
周老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他的幸福与快乐,其价值观更是浩瀚海洋上平静的一张帆。这样的超脱与远大,足以驾驭自我精神家园里息事宁人,静随其变的神韵。
“树欲静而风不止”的静,在警示着人们为了活着的意义和责任,要时刻准备着去迎接各种各样的考验,其“静”是“动”的预备和思考。
我们是否在道德和责任的无限风光中看到了应该学效的一处景点,以此共给生命滋养。富贵和高贵不是一回事,富贵只代表金钱,高贵是涵养。
“宁静致远”的人生可谓安宁的静逸,静逸的安宁,此乃大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