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小镇冬天
走进冬天,小镇就笼罩在阳光的抚慰中了,寒冷的风低垂着,在七十二条半弄堂口留下了笨重的身影;懒洋洋的房屋司空见惯,只有屋檐上的麻雀在争论着谁最快乐;小河的水静止着,一块石子都不能波澜它的思想;香樟树又在做梦了吧,任何的梦境都与春天的绿色有关的——————。徜徉在小镇的大街小巷,总会有食物的醇香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诱惑着味蕾分不清东西南北,不由自主地就沦为了小镇的座上常客了。
红烧羊肉理所当然成了这里的第一道佳肴了,羊是杭嘉湖平原特有的湖羊,性情温顺,肉自然也不腥臊,从小在农家小院里长大,每户多不过养七八只羊,夏喂青草冬食稻草,属无污染绿色食品。整只的湖羊,切成巴掌大的肉块,放进大的铁锅里,加满水,用桑树根和香樟木起火,先猛火烧开,去汤中杂质,再加上盐、酱油、黄酒、红枣、萝卜、甘蔗梢等调料,用碗碟覆盖羊肉之上,改小火慢煨五六个小时,出锅时羊肉已是红润鲜亮,浓香四溢了,羊肉剔除骨头以斤论价,随顾客挑捡肥瘦。吃的时候撒一把新鲜的大蒜作引,其肉可谓肥而不腻,酥烂有型,吃后舌间余香,浑身热烫,羊肉是冬季里滋阴壮阳老少咸宜的补品。
米酒是大自然赋于给小镇冬天的另一份美味,取自本地十一月份才成熟的糯稻,碾米淘净蒸熟,待凉透后加入适量酒曲拌匀,放进干净的容器里一层层压实,冬天的的温度低,酒曲发酵的一段时间里,等候也变成了一种快乐的味道。等糯米饭散发出浓郁的酒香,再加入凉开水,一坛自酿的米酒就做成了,这样的米酒不酸不涩,不苦不辣,带着微微的甜意,容易上口。倘若是在风雪交加的夜晚,喝上几碗滚烫的米酒,微醺中,你就能品尝到秋天的金黄和春天欢快的笑声了。
打年糕是小镇冬天最热闹的事了,当丰收从四面的村庄汇集拢来,逐渐成为了腊月里的一件大事。糯米是年糕必须的材料,女人们负责将挂着笑容的糯米淘净蒸熟成饭,男人们则将冬天穿成了一件褂子,挥舞着木制的大榔头,在石臼中把米饭一遍遍地击打,随着米粒慢慢碾碎凝团,所需要打击的力气也越来越大,所以,打年糕是件力气活儿,但这并不妨碍打年糕的进程,咚咚的响声会幸福地荡漾开来,一直延续到农历春节。刚打好的年糕晶莹剔透,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凉透后,用立春以前的河水浸泡着,可以贮藏很长的时间。想吃时将年糕切做块状放进粥里;或切成片状,起油锅爆炒,放肉丝韭黄;或将年糕炒后放桂花和糖,全都是粘粘的乡土味道。
鸡黄肉无疑是最温暖的家常菜了,说它家常,最主要是用料很平常,肥的瘦的肉都可以入菜,将肉切成手指大小的粒子,另用容器放面粉,打入鸡蛋,放少许黄酒和盐,调匀成鸡蛋面糊,再放进准备好的肉粒搅拌。说它温暖,便是在自家的厨房里,这时的屋外已是北风呼啸的时节,熬一大锅菜油,一筷筷放入粘满面糊的肉粒,鸡黄肉便会在沸腾的油锅里不停地唱着歌,直到唱得浑身金黄松脆,捞取待用。另起一锅,清水烧开,放进鸡黄肉烧透,放进少许小青菜,加进调料就可以出锅了,这盘鸡黄肉具有荤素兼宜、色彩鲜艳的特点,包裹着的瘦肉焦香四溢,肥肉则一咬嘴里就开出一朵油滋滋的花来。
小镇的冬天是宁静的,宁静得都只剩下浓浓的感情了。流连在小镇的大街小巷,随时随地都会捡到食物的香气和吆喝,每一缕飘逸的香气,每一句吆喝的声音,也都能做成一道美味的佳肴,在记忆和怀念的舌尖上徘徊着,从而打上小镇冬天深深的烙印了————-。
201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