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车
时间: 2015-05-09 12:01:12
分类: 随感日志
天气:晴天
拖车不是车。
我想,人们之所以给它冠以车的名字,是因为无论怎样去说,它也算得上一种运输工具罢了。
拖车有着绝对局限性。也许只有在我们北中原,在黄沙遍地的我的家乡,我的先祖们才聪明地创造出了这样一种既简便而又实用的东西来。这种车在山峦叠伏,道路崎岖的山区,是根本无法使用的。
它的下面是两根厚实的两头翘微微起的枣木方条 ,以这两根方条做底,分别辅以别的木头,做成一个正方形的框子,这就是拖车。后来上学学物理时,我们物理老师就拿拖车下面那两根两头翘的车底木,给我们讲力学的原理,说是减轻摩擦力。
拖车的最大用途是:大把儿们(赶牲口的人)赶着生产队的牛下地犁地时,在拖车上放犁子和耙。先放耙,再把犁子压在耙上。骡子和马之类的大牲口是不拉拖车的,只有慢腾腾的牛才拉,所以,就有了一句:“老牛拉拖车——慢上加慢”的歇后语。
我对拖车有着极其深刻的印象,因为我小时候做过无数次的拖车。那时,我父亲是大把儿,他在生产队里的主要工作就是在每天的中午赶着牛犁地。那时我还没上学,每天中午,我都会坐着我爹赶着三头老黄牛拉的拖车去地里玩儿。和我一起玩的小伙伴们,每当看着我坐在拖车上得意的样子,都会眼馋地望着我,很是羡慕。他们当中有好多人央求我,想坐一次拖车,但始终没能如愿,因为我爹害怕队长吵。。。三十多年后,当我第一次走过机舱的悬梯登飞机时,我就突然想起了小时候做过的拖车,心情有着一样地莫名激动。
拖车很稳。那时的路全是土路,且路上尽是厚厚黄沙,牛在沙路上不紧不慢地走,拖车也悄没声息地向前滑行,甚至悄静的连点沙沙声都没有。下晌回家时,父亲常常会吧犁地犁出来的树根、茅草根拾起来,装进箩头里,放在拖车上捎回家。
参加工作后,我曾问过我父亲,拖车是从什么时候有的?父亲说:不知道。他说:从他记事起,就有拖车。我又问比我父亲年纪大的老人,他们的回答和我父亲一样。
在人们的眼里,拖车一直是慢和落后的象征。上高中是,我们班主任搞学习竞赛,在教室的学习栏里,别出心裁地把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分为飞机、火车、汽车、拖车四类,并画了逼真的图像,学习最差的就坐拖车上。大队里搞生产竞赛也是,大街里的黑板报上,被村中学美术老师画了飞机火车汽车拖车的图像,那个生产队第一名坐飞机,最后一名坐拖车。
拖车的消失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家家户户先是买了大三轴架子车,后来又有了小汽马车,拖车算是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正式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再说,责任制后,家家就喂养一个牲口,一个牲口是拉不动一个拖车的。
我的乡亲们对拖车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每每回到乡下老家,和我的叔叔大爷吗唠嗑,说到过去的时日,总是感慨不已。一次,和一齐跟我父亲一样做过大把儿的人聊天,无意中说到了拖车,一位老人说:那个时候还是穷啊,哪有这会儿的三马子、四轮,想想那拖车也是拖着咱一个生产队里人的吃喝,一个队里人的命啊!
我想,人们之所以给它冠以车的名字,是因为无论怎样去说,它也算得上一种运输工具罢了。
拖车有着绝对局限性。也许只有在我们北中原,在黄沙遍地的我的家乡,我的先祖们才聪明地创造出了这样一种既简便而又实用的东西来。这种车在山峦叠伏,道路崎岖的山区,是根本无法使用的。
它的下面是两根厚实的两头翘微微起的枣木方条 ,以这两根方条做底,分别辅以别的木头,做成一个正方形的框子,这就是拖车。后来上学学物理时,我们物理老师就拿拖车下面那两根两头翘的车底木,给我们讲力学的原理,说是减轻摩擦力。
拖车的最大用途是:大把儿们(赶牲口的人)赶着生产队的牛下地犁地时,在拖车上放犁子和耙。先放耙,再把犁子压在耙上。骡子和马之类的大牲口是不拉拖车的,只有慢腾腾的牛才拉,所以,就有了一句:“老牛拉拖车——慢上加慢”的歇后语。
我对拖车有着极其深刻的印象,因为我小时候做过无数次的拖车。那时,我父亲是大把儿,他在生产队里的主要工作就是在每天的中午赶着牛犁地。那时我还没上学,每天中午,我都会坐着我爹赶着三头老黄牛拉的拖车去地里玩儿。和我一起玩的小伙伴们,每当看着我坐在拖车上得意的样子,都会眼馋地望着我,很是羡慕。他们当中有好多人央求我,想坐一次拖车,但始终没能如愿,因为我爹害怕队长吵。。。三十多年后,当我第一次走过机舱的悬梯登飞机时,我就突然想起了小时候做过的拖车,心情有着一样地莫名激动。
拖车很稳。那时的路全是土路,且路上尽是厚厚黄沙,牛在沙路上不紧不慢地走,拖车也悄没声息地向前滑行,甚至悄静的连点沙沙声都没有。下晌回家时,父亲常常会吧犁地犁出来的树根、茅草根拾起来,装进箩头里,放在拖车上捎回家。
参加工作后,我曾问过我父亲,拖车是从什么时候有的?父亲说:不知道。他说:从他记事起,就有拖车。我又问比我父亲年纪大的老人,他们的回答和我父亲一样。
在人们的眼里,拖车一直是慢和落后的象征。上高中是,我们班主任搞学习竞赛,在教室的学习栏里,别出心裁地把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分为飞机、火车、汽车、拖车四类,并画了逼真的图像,学习最差的就坐拖车上。大队里搞生产竞赛也是,大街里的黑板报上,被村中学美术老师画了飞机火车汽车拖车的图像,那个生产队第一名坐飞机,最后一名坐拖车。
拖车的消失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家家户户先是买了大三轴架子车,后来又有了小汽马车,拖车算是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正式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再说,责任制后,家家就喂养一个牲口,一个牲口是拉不动一个拖车的。
我的乡亲们对拖车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每每回到乡下老家,和我的叔叔大爷吗唠嗑,说到过去的时日,总是感慨不已。一次,和一齐跟我父亲一样做过大把儿的人聊天,无意中说到了拖车,一位老人说:那个时候还是穷啊,哪有这会儿的三马子、四轮,想想那拖车也是拖着咱一个生产队里人的吃喝,一个队里人的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