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记网

位置:日记 > 柔情日记

零乱的思绪

时间: 2010-07-02 10:39:20  分类: 柔情日志  天气:雪 
  

  零乱的思绪
  
  静水流深
  
  (一)我爱我家
  
  都说家乡好,上大学之前我却总是不以为然。我的家乡是个边陲小城,人口四五十万,地盘儿也不大,这些倒也无大碍,令我更为无忧虑的,是它那落后的经济现状,不知怎么的,它的经济发展总也赶不上趟儿,弄得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只剩下无语了。坦白地说,低收入低消费的生活水平对于我们好高骛远的“90后”来说太不值得一提,就这样,怀揣着闯荡天下的梦想,我暗下决心,要考出丹东,考出辽宁,考到北京、上海那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将来绝不回家乡找工作
  
  然而,高考过后,我像被浇了盆冷水似的,猛的清醒了,自知恋家,舍不得走太远,况且高考发挥的又不是很理想,虽然做井底之蛙做的憋屈,但还是比较认命地接受了在省内读大学的残酷现实
  
  上了大学,我对家乡的那种复杂情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难以忍受沈阳那爱变脸的天儿,于是开始想念家乡那舒适宜人的好天气;我讨厌人挤人那透不过气的感觉,于是开始怀念家乡作为小城所特有的宁静与安详;最受不了的是那尘土飞扬的路,和家乡那干净整洁的氛围比起来实在是天壤之别。就这样,不知不觉地,离开了家乡,却爱上了家乡。
  
  今日坐家乡的公交车,看到一位阿姨给刚打过点滴的老奶奶让座,在大城市里难得一见的让座情景就这样以原生态的方式展现在我眼前,感动的暖流涌上心头。在丹东,让座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儿,自然到都不值得一提。感叹,大城市飞速发展的经济,竟不能催生出人们的爱心与社会责任感,悲哉痛哉!
  
  我爱家乡,爱这里的一草一木,绿水青山,爱三三两两的行人悠闲自在地走过的小路,爱和我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们。
  
  (二)小农意识
  
  作为城里的孩子,我对乡村孩子心底总存有一丝偏见,好像他们生在农村就天生比我低一等;觉得他们好土,无论怎么打扮都摆脱不掉那股子乡村气,于是以一种不屑的甚至是鄙夷的眼神,昂起了头去看这帮出身贫寒的孩子。
  
  这种做派也时常让我感到惭愧,只因我一直以懂得尊重他人来标榜自己,尊重的前提是平等,扪心自问,我真的领悟了吗,我真的做到了吗?凭出身论地位是腐朽落后的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念,现在都21世纪了,讲的是人人生而平等啊,于是,倍感自责
  
  今日我坐在公交车上,看着窗外的风景,偶然间想到了这个问题,心生一问,我究竟瞧不起乡村孩子的什么地方?出乎意料地,脑子里蹦出几个字,小农意识,就是所谓的追求“一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目光短浅却闲适惬意的生活。呵呵,原来心里的偏见还有挺深的理论基础呢。
  
  静心细想,小农意识真的落后吗?他们只不过是不虚荣,不重视物质,不贪图享乐,他们只是想追求一种让自己舒适快乐的生活方式,一种舒服的姿态罢了,难道不追名逐利、不贪图物质享受就等同于落后吗?当代进城打工的年轻农民工们,许多都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取得成功,和他们比起来,我还是个分文不挣,靠父母养活的不成熟的孩子,我又有什么资格瞧不起他们?
  
  其实,如同很多男人那可怜的自尊心需要靠弱势女人来衬托一样,城里人面对乡下人时的那可怜的优越感,正是他们内心空虚和不自信的体现,如今都在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又有几人关注过城市人和乡村人在心理上的不平等的问题呢?
  
  我想,我是该学学如何发自内心的去尊重每个人了。
  
  我想,再看到乡村人时,我的心里会多一缕阳光,少一丝阴暗吧。
  
  (真心希望不会伤害到来自乡村的朋友们的心,本文绝无恶意,只是想真诚地做一番自我剖析与检讨,我想我会逐渐学会发自内心地去尊重你们的)
  
  (三)就业与在读
  
  坐在公交上,我想起去沈途中遇见的那位学长,火车上我俩座位相对,寒暄几句竟得知他曾是辽大的学生,顿觉十分亲切,于是便像同学一样聊了起来。他长我十岁,工作都好几年了,已然没了学生模样,却说自己还是挺喜欢看书,听后我颇感欣慰,暗想,社会上还是有很多人崇尚文化的,中国社会并没有忘记文化,人们可能真的是太忙了,才会对文化积累时而重视时而忽视吧,我时常为此感到失落,没想到竟能在旅途中找到慰藉。
  
  转念一想,虽说他爱看书,可他说他只看些营销学之类的工具书,唉,原来还是为了长本领为了工作为了赚大钱啊,我刚轻松起来的心又沉了下去,有些迷茫读书学知识如果仅仅是为了谋生,我不知道文化在此过程中是否贬了值,恕我不敢苟同于文化积累的实用主义目的。在家这些日子,我看的是余秋雨的《山居笔记》和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偶尔还看看《堂吉诃德》,自知读过的书太少,于是谦恭地低下头,与好书为伴,和资深学者交友,以读名家名作世界名著为荣,至于读书是为了什么,我也说不清楚,我只是在享受阅读,享受那种心领神会的快乐与畅快淋漓的感动,读好书也让我对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感悟思考,这种态度可能就是我们这些尚未合格仍需发奋学习的知识青年和日日奋斗在生存第一线的社会青年的不同之处吧。
  
  不知我读书的同时,潜意识里是否藏有功利而浅薄的现实目的,如果有,那这篇文章还是先用来鞭策我自己吧。
  
  不知还要等多少年,国人才能不再因好大学有好学历将来有个好去处而痴心地去玩千万学子过独木游戏,不再因学历高赚钱多而盲目崇拜那些高尖端领域的人才,转而单纯地凭借着对文化的敬畏之心,以敬仰的目光,如饥似渴地去学习,享受文化积累交流与分享的过程,去真诚地仰视每一位文化人。我想,这种纯粹理性的文化观,要融合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体系中,对于中国的特殊国情来说,还任重而道远吧。
  
  (四)天伦之乐
  
  晚上吃过饭,我出门散步。走到路口,转过身,看到一对夫妇半蹲在小车两边儿逗婴儿玩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年轻的小两口时而给孩子掖掖被子,时而拿玩具讨孩子开心,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多么温馨的时刻,多么和谐的画面,我不禁驻足,凝视。
  
  我们常对老人说这样的祝福话:“祝您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晚年尽享天伦之乐。”说这话时,我们对天伦之乐的概念并不是那么明朗,可今日,当我面对这样一幅动人的生活图景的时候,我终于明白,我为什么那么恋家,那么珍惜家庭生活的那份温存。天伦之乐,就是普普通通的三口之家,白天,小两口为挣钱养家奋斗着,傍晚,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一家三口聚在一起,孩子小时,逗逗孩子,饭后抱着孩子出去散散步,尽情享受血浓于水的亲情带给我们的温暖与感动,孩子大了,一家人也可以借着晚餐时分,互相看看,抚摸抚摸,唠唠家常嗑儿,说些体己话儿,平凡人的生活就在亲情的浸润下变得不平凡。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比这种生活更令人陶醉与向往的?
  
  不觉中,我也开始勾勒我未来的生活图景。
  
  家,我永远最爱
  
  其实,在内心最深处,每个人都深爱着自己的家。
  
  6月26日有感而发
  
  结稿于7月1日
  
  

(责任编辑:绝恋红尘)

作者信息

九公主

昵称: 九公主
性别:女
去Ta空间看看

我要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0)

九公主的日记

柔情日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