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淡若水(真正的朋友)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选自《庄子·山木》醴:甜酒
如题,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之间的交往是淡然如水,小人之间的交往甘甜如蜜。君子间的交往虽然平淡,却会在你困难的时候如亲人般伸手援助,而小人之间的交往虽然甘甜,但会在你需要帮助时,或许与你绝交........
何谓君子之交?君子指的是品行端正,有共同道德观,人生价值观的朋友。何谓小人之交?指的是为了某种利益,为达到某种目的相交的朋友。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如水般澄清,如水般纯净,如水般柔和。君子的交往,是彼此人格的赞同和欣赏,是纯粹的吸引。没有功利之心,没有得失之感。是矣虽清淡如水,却日渐亲近。
小人之交,是为达到某种目的,出于某种利益的交往,存在功利之心,常因利益的增加而亲近,因利益的消失而分离,故虽甘若醴,却疏远分离。
我们不妨脱离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理解这两句话,它可能不是说哪种朋友要得,哪种朋友要不得;或者,哪种友情高尚,哪种友情卑劣。中国古人早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胸怀,现代西方文明也有“博爱”的境界,无非是说大家相互之间都应该是朋友。然而,天下的众人千奇百态,建立在一种规则、一种标准、一种形式下的友谊使大家都成为朋友是不大可能了。我相信,一个人的性格以及他的经历、地位及文化影响可以造就他的交友原则,结识朋友的类型也有一定的倾向。但是,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谁都有很多类型不同种的朋友,我们可以和他们分别用不同的方式保持和发展着友谊,在不同的境界中平等互利。人能够具有这种能力,是人的内心世界天生的多元化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人不可能只要情感不要利益,只要智慧不要健康,只要开心不要安全,只要忠诚不要原则,只要名利不要尊严,只要逻辑不要道德。因为要想得到就得付出,要想得到不同就得付出不同,这里的两句话讲的正是这个道理:精神上的朋友要付出精神努力,感情上的朋友要付出感情上的努力,物质利益上的朋友要付出物质上的努力,切不可张冠李戴、不分青红、盲目投入。
“君子之交淡若水”,是中国人长期以来推崇的理想交友境界;甚至奉为交友的准则,舍此莫取。“纯洁而伟大的友谊”被捧上了天,仿佛美神维纳斯一样理想和完美。确实,诸如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刘/关/张的义交,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己之遇,确实堪称”淡若水”的”君子之交”。无论富也罢,穷也罢,都能够同甘共苦,心灵交通,道貌岸然义相砥,为了朋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这种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毕竟很少.固然”人间自有真情在”,但视友情至高无上,努力达到”君子之交”的境界,为此甚至抛去前程富贵,这样的人为数毕竟甚少,以典型代替一般,以理想的特例代替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毕竟太片面无力了些。
这样一说,是不是有点否定了”君子之交淡若水”呢?不是的.”君子之交淡若水”的积极意义,主要休现有两个方面!
首先,”君子之交淡若水”是一种理想的交友境界,它鼓励人们在交友中朝着这个方面去努力,这样,虽然达不到那种境界,但毕竟使友情更纯洁一些;也如同虽然进不了花园;便通过努力接近了花园,可以嗅到鱼花的芳香,可以看到出墙的艳枝,在一定程度上可使身心得到熏陶和愉悦,总比胶在追名逐利中,不择手段地互相利用要好的多。
其次,”君子之交淡若水”,也可以指导人们在朋友交往中要注意的相互关系的”度”,这个”度”如果不适当,就会变成扼杀友情的绳索。”君子之交淡若水”是与”小人交甘若醴”相对而言的。群子之交,朋友这间有个适当的距离,但心灵相印,紧密地贴在一起,小人之交,常常胶在一起,密切无间,但心灵上互相隔膜,难以沟通。君子之交,对朋友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小人之间,说朋友想听的话,做朋友想做的事。
一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似蜜,转眼成仇人。”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君子的一个标准。
朋友不是亲情,但是,交友也有不同,有君子之交,有小人之交。君子之交,重感情,讲志向,论道义。平时,只有理想的交流,思想的探讨,情感的融通,互相勉励,互相切磋,取长补短,经常有不同的意见,互相辩驳,互相批评。看似平淡,却加深了感情的培养,到了关键时候,与亲情一样可贵,不会互相抛弃,会互相保护。小人之交,与此相反,开始特别热情,送贵礼,请贵宴,说话经常投其所好,见善溢其美,见恶增其过,很少实事求是。这种交往似乎十分甜蜜,但到危急时候,各顾自己,不管对方。这种朋友古代称为“酒肉朋友”,有酒有肉,就是朋友,一旦没有酒肉,就不是朋友。有的说这是“狐朋狗友”。
朋友需要的是诚信。交朋友不仅要看他是怎么说的,更要看他关键时刻是怎么做的,看一个人的行为,主要注意大节。有的只注意细枝末节,鸡毛蒜皮,这不算真正认识人。如何分清大小节,那就需要自己的修养。自己没有水平,想认识别人,还是有困难的。当然也还有时间的问题,暂时见面,一见如故,也有好的,还有一句“日久见人心”,不是空话。
总之,交友是复杂的问题,我认为最需要的是保持自己的真诚,坚持自己的原则。古代儒家语言就是:信与义。
那么,什么样的朋友才是有益的朋友呢?孔子说,“益者三友”,有益的朋友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
“友直”,是说以正直、直爽的人为朋友。这样的朋友会直率地指出你的缺点和不足,帮助你改正。遇到事情不会遮遮掩掩,为人坦荡,有着开阔的胸怀。这样的朋友,不会回避彼此之间的分歧和不同,不会因为交情而放弃各自的理想。
“友谅”,谅不是原谅,而是“理解”、“懂得”的意思,就是说,交友要交真正的知己。
“友多闻”,是说与有知识的人交朋友,自己可以从中得到教益。古时候信息渠道不发达,从朋友处学习是重要的获得信息的途径,所以孔子主张与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虽然今天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但仍然要善于向朋友学习。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很“多闻”,但各自关注的领域都不一样,多从朋友那里学习、请教,多了解自己的圈子之外的动向,知道别人都在干什么、想什么,对于个人的发展进步是很有好处的。但是,“友多闻”可不是鼓励东家长、西家短,传播小道消息、鸡毛蒜皮,甚至飞短流长、窥探隐私。多闻,“闻”的应该是知识,是道理,是信息,是有益之事。
孔子还提出了三种有害的朋友:“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友便辟”,指的是只会奉承人说好话的人。这样的人,永远顺着你的意思说话,从来不提出建议和反对意见,你说什么他都同意,仿佛你说的正是他心里所想的。“不错、很好”是这类朋友的口头禅。懂得鼓励朋友、肯定朋友本来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但是这种鼓励、肯定应该建立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上。
“友善柔”,指的是当面说好话,背后捅刀子的那种人。他们当面跟你套近乎,亲兄热弟,好不热闹,背后却把你当成他的一个棋子,在他私利的棋盘上移来挪去,必要的时候即使牺牲朋友也在所不惜。
有一个成语“口蜜腹剑”,说的是唐朝宰相李林甫。有一次,他装作很诚恳的样子对同僚李适之说:“听说华山出产大量黄金,要是开采出来,可是一笔大大的财富啊,可惜皇上还不知道”,暗示李适之报告皇帝。李适之信以为真,连忙跑去建议唐玄宗快点开采,玄宗一听很高兴,立刻把李林甫找来商议,李林甫却说:“这件事我早知道了,但是华山是帝王‘风水’集中的地方,怎么可以随便开采呢?别人劝您开采,一定别有用心!”玄宗一听,深以为然,从此更加宠信李林甫,对李适之却渐渐疏远了。
“友便佞”,指的是夸夸其谈、伶牙俐齿的人。这样的人说起话来没有他不懂的,干起事来却没有他办成的。说的比唱的都好听,可惜也仅仅是说说而已。
漫步人生路,朋友多了路好走,多一个朋友就多了一条路。没有必要巴结谁,也从来不小瞧谁;只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应该做的事情。与人为善,广结善缘。缘来惜缘,缘去随缘。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更要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做回忆。缘是天意,份是人为,把握好那份情感,你就会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朗朗晴天。
“君子之交淡如水”。友情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朴素、最平凡的感情,也是最浪漫、最坚实、最永恒的情感。你可以没有爱情,但是你绝不能没有友情,一旦没有了友情,生活就不会有悦耳的和音。
听歌是陶醉,生活是面对,体会是了解,幸福是昂贵,拥有是感谢,背叛是欺骗,爱你是心愿,平凡是永远。
“君子之交淡如水”。自爱以见人之崇高,自立以树人之尊严,自学以长人之才华,自信以扬人之精神,自励以磨人之意志,自强以显人之个性,自谋以图人之发展,自奋以成人之大业。
只要友情依旧,天涯海角也会再相会,愿和朋友们一起享受春的清新,夏的炙烈,秋的成熟,冬的纯真。
许多人可能不同意把这段感情仅仅定位为“友情”,但是只分有些人,正如弘一大师说:“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有时间的炼化,真情的砝码,是哪一种感情又有什么关系呢?君子之交,看似含蓄清淡,实则纯粹醇厚,很多人一生都难以觅见。一切已经不可复现,不论是海莲、弗兰克、书店还是这场邂逅,但借着书,所有经历都被栩栩如生地保存,在不止一个国家的无数书迷心目中,获得长青的生命和永在的温暖。
或许君子之交淡如水,淡是淡淡的爱,淡淡的牵挂,淡淡的惆怅。淡是一种合理的尺度,是一种合适的距离。若即若离,若有若无,让人回味无穷。
其淡如水,不娇情,不做作,不刻意。是彼此的欣赏,互相的尊重,深深地理解,无私的支持。在需要的时候给对方一张微笑的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双向困难伸出来的手。朋友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这也符合生活常规.马路上车辆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否则会互相顶撞;朋友之间整天孟不离焦,焦不离孟,必然也会产生矛盾与磨擦.从而会伤害到友情.
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智慧。
虽淡如水,却足矣温暖一生!
(责任编辑: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