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说课稿范文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的第二节,下面我主要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效果预设五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设计理念:
1.贯彻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开放式的地理课程。
2.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内在动机。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认识省内区域的一个特例,主要是认识西双版纳的旅游特色。而其旅游特色又与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密不可分,所以本节课侧重对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解,它是地理科学地域性和综合性的体现,既能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地理的基本思路,具有因地制宜发展本地经济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学习下一章《认识跨省区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对以后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结合本章的教学要求和本课的具体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
1.读图分析说出西双版纳的位置特点及优势。
2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3.了解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
4.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迅速崛起的原因,说出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从区域的资源入手,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自然、人文)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得出该区域的总体特征,然后确定其经济发展方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西双版纳独特的资源环境认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特色文化的热爱之情;
2.通过了解西双版纳的旅游发展状况,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加深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
(三)教学重点:
1.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
2.西双版纳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四)教学难点:分析西双版纳的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三、教法学法
1、学生分析
经过近两年的地理学习,学生已具备一些基本地理知识,对我国自然地理状况已经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思路,具有一定的使用地图及其他资源获取地理信息、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并且基本可以将自己学习体会、看法表达出来并与别人交流。西双版纳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区,旅游资源丰富,学生们为之向往,充满高涨的学习热情,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
2、教法分析: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课改理念的指导,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启发式教学法、设计活动教学法、创设情境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合作创新学习的平台,启发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新知,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最终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3、学法分析:
“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会学生发现真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变“师讲生受”的学习方式为探究式的、参与式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从而完成知识的传递过程,进而产生理性的升华。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读图分析法、 小组讨论法和角色扮演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篇:
以“西双版纳特色风光”视频导入,目的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美的同时激发他们学习西双版纳区域特色的动机。
(二)探究篇: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大板块:我们来感受——请你欣赏;我们来品读——慧眼识图;我们来分析——合作交流。
1、我们来感受——欣赏记忆
这一板块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来感受西双版纳丰富的旅游资源,设计如下:
活动一:欣赏图片。
自动播放一组西双版纳的植物、动物和民族风情的图片,目的是让学生欣赏西双版纳美的同时,感受西双版纳丰富的旅游资源。
活动二:欣赏视频。
了解的泼水节。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走进版纳,感受傣家的泼水节,如同身临其境。
2、我们来品读——慧眼识图
品读一:气候图。
展示西双版纳“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让学生同桌互助分析西双版纳的气候特征,并根据特征确定气候类型。
品读二:位置图。
展示西双版纳位置图,并根据问题提纲自主完成西双版纳位置的学习。
思维拓展:西双版纳为什么会成为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这一问题稍难,教师给学生提供“夏季风”图,让学生从图中得出结论。
此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释、分析实际问题。
品读三: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图。
展示傣家竹楼、孔雀舞和竹筒饭等的文化景观图,让学生分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我们来分析——合作交流
活动一:版纳访谈。
谈谈你对“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理解。
要求:主持人采访分别扮演西双版纳政府官员、商人、学生、宾馆服务员、今日橄榄坝的傣家人五位同学,来谈谈西双版纳是如何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本区其他行业经济发展的?
活动二:把脉诊断,出谋献策。
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完成:
(1)西双版纳旅游业下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我为西双版纳旅游业献计献策。
探究环节是这节课的中心内容,我以活动的方式设置了三个板块,每个板块都提供了必要的文字、示意图等学习资源,还有明确的学习要求及具体的问题设置,以便学生在一定的方法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形式进行创造性的、高质量的学习。
(三)收获篇:
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我”学到了什么?(所学、所思、所感)。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一方面是对本节课学习效果的反馈,另一方面是对本节知识的一个归纳整合,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四)拓展篇:
让学生为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写一则宣传广告,课下办一张宣传板报。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可以发展学生学习能力、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
五、效果预设: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主权还给学生,提倡探究式学习。
本节课引领学生收集大量的西双版纳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方面的图片、资料,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学习掌握了西双版纳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培养了学生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做到了面向全体,人人参与,调动了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强了直观性,增大了教学容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