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本框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所学习的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决定性环节, 在《经济生活》全书中承接第一单元的“消费”,并引出为何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及如何发展的问题,与后面几单元内容一脉相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非常重要。学习本框还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工作中心,增强学生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工作热情。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及如何发展生产力;能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
②能力目标:本框重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3.教学重点、难点
①重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确立理由:学生只有正确把握这对关系,才能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什么是发展生产力、我们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基本问题。
重点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及要求
确立理由:让学生了解这一知识,有利于他们了解国情,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增强爱国情感及民族责任感。
②难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确立理由:生产与消费的概念比较抽象,对其关系不易理解。
关于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将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具体说明。
4.教材的处理
① 充分利用书上的漫画,坚持“一图多用”的原则。理由是:这样既直观,又体现例子典型性、精练性。
② 有选择性地利用书中的5个探究活动。由学生自己阅读材料,进行讨论,并能联系初中已学知识,提炼观点。理由是: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懂得知识迁移,使教学更具启发性。
二、 说教法
常言道“教无定法”,这更是新课改形势下不变的真理。针对本框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将采用如下方法:
1.探究讨论法
理由:这体现新课改精神,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案例分析法
理由:用案例更加通俗易懂,利于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3.多媒体演示法
理由:利用多媒体设备,能更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视听效果,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三、 说学生
总体上,高一年学生面临“初高中知识及学法的转折”,尤其要注重初高中知识及学法的共性与个性。同时,学生素质整体上呈现“两头尖、中间大”的多层次特点,要求因材施教。
具体地说,学生学习了第一单元有关消费的知识,对消费的作用有初步了解,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问题他们在初三也初步接触过,但对生产和消费的辨证关系的几个层面、如何发展生产力等问题他们并未深入了解,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四、 说学法
教与学是相通的,教师的教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如下学法:
1.案例分析法
理由: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有效阅读法
理由:这是为了克服以前那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不科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巧妙记忆、巧妙阅读。
3.知识迁移法
理由:初高中知识联系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
五、 说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活 动 内 容 引 出 话 题 使 用 手 段 预 期 效 果
教师:
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商品和服务的图片 人们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从何而来? 幻灯片
现场实物(课桌、多媒体设备、风扇等) 让学生能够巩固已学的消费类型的知识;初步懂得消费不是由主观决定,而是由客观物质状况决定。做到“温故而知新”。
学生小结:(略)
教师总结:商品和服务不能凭空想象,必须通过生产创造出来。
学生:分类说明
2. 实施教学任务一:
活 动 内 容 引 出 话 题 使 用 手 段 预 期 效 果
学生:
多角度解读标题“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第一目内容) 幻灯片
(展示漫画、图片) a.通过漫画的讨论分析及几组相关问题的解决,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启发式教学,激活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得出正确结论,掌握“生产决定消费”的观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的。
b.通过形象比喻及相关图片的展示,调动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讨论分析:(略)
教师提问:
① 漫画“今非昔比”中,坐拥江山和美人的皇帝为何坐不上飞机、吹不了空调?
(为得出“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 在出行方面,皇帝只能坐马车,,现代普通人却能坐上飞机,说明了什么问题?
(为得出“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 飞机比马车快得多,高档得多,说明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得益于什么?
(为得出“生产决定消费是质量和水平”)
④ 假设莱特兄弟没有发明飞机,人们会不会有飞上蓝天的冲动或向往?这种向往能否实现?
(为得出“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教师:侧重于标题的逻辑关系
学生思考解答:(略)
附加:回答①后,教师给出形象比喻:种瓜→得瓜→吃瓜。
回答②后,展示一组说明消费方式变化的对比图片。
回答③后,展示漫画“济公新传”。
教师总结: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师生共同分析探究活动2: “以上消费观念,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什么联系?” 学生小结:(略) c.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探究活动的问题,可以巩固知识点的学习。
教师总结:
生产力水平落后,消费水平低,说明生产决定消费。
3. 实施教学任务二:
活 动 内 容 引 出 话 题 使 用 手 段 预 期 效 果
学生:
解读探究活动3:(见p33)
“消费对生产有什么影响?”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幻灯片
(展示文字材料) 通过对文字材料的分析,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总结能力,学会分析案例,掌握“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的观点,再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学生分析:(略)
教师总结:(演绎法)
①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如:人们消费黑白电视时,希望能看彩色图象,刺激生产者调整生产,并实现升级)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新的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如:彩电消费成为热点时,带动了彩电业的发展)
③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因为生产离不开人的作用,要发挥人的生产作用就必须让其进行消费,提高各方面素质)
教师:
参与学生的讨论分析
4. 实施教学任务三
活 动 内 容 引 出 话 题 使 用 手 段 预 期 效 果
教师提问:
从整个社会来看,是否生产出的产品一次性提供给人们消费,这个过程就简单地停止了呢? “社会再生产”的概念及其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 幻灯片
(展示问题、图示) 通过图示,可以将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记忆深刻。
学生小结:(略)
教师总结: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是决定性环节,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分配和交换是桥梁和纽带。(这组关系用图示表示)
学生思考
5. 实施教学任务四
活 动 内 容 引 出 话 题 使 用 手 段 预 期 效 果
(根据“生产决定消费”观点)教师
提问:
要想提高消费水平该怎么办? 大力发展生产力
(第二目内容) 幻灯片(展示图片、 播放视频) a.通过学生的有效阅读,学会挖掘分析问题的角度,归纳知识点,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并能用政治语言分析问题,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把握知识间的联系,掌握“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及要求”,突出这一重点。
b.小组抢答、视频播放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视听效果,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感受“快乐式学习”。
教师提示: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及要求
学生阅读抢答: (略)
教师归纳:
① 必要性: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
b.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决定
c.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d.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② 如何发展(要求):
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应服从服务于该中心。
b.通过改革,调整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培养人才,尊重知识。(播放视频,联系初中所学知识)
a.学生讨论并解读思考探究活动5:(p35)
b.实施小组抢答
6. 课堂小结(用图示方式展现)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大力发展生产力
(要求)
生产 消费
设计意图:直观明了,高度概括。
7. 课后作业:探究活动4(参见教材p34)
(要求:让学生搜集材料,进行必要调查,以小论文形式展现)
六、 说板书设计
一、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原因/必要性
(2)如何发展/要求
(板书设计追求结构清晰,内容明确)